“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惊蛰已过

田间地头逐渐有了热度

3月20日

在浦城县登俊村

记者看到——

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已经蓄满了水

但却又比一般的水田水位要深

这是怎么回事?

“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正在田边忙碌的是来自浙江浦江的张年江、张志坚两兄弟。“我们在浦城这边建立了‘虾稻共生’养殖基地,探索种养结合的新模式。依托管厝乡良好的生态环境,运用生态银行理念,让一片田地可以产生一份甚至是多份收益。”张年江在浙江从事青虾、黄角鱼等水产养殖十多年,一次偶然机会来到管厝游玩,被这里的绿水青山吸引,决定把自己的水产生意“搬”到管厝来。“管厝的水质特别好,加上土地平整,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十分适合从事青虾的养殖。”张年江说,“和乡村两级交流以后,也觉得他们‘生态银行’的理念很好,所以我们也根据乡村两级的实际情况,对我们的养殖模式进行了调整,才有了现在‘虾稻共生’的景象。”


“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乡党委副书记郑川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强村富民,关键在于点绿成‘金’,盘活村内自然资源,才能增财创收。”在了解到张年江有意来管厝投资后,乡村两级马上“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根据政府搭台、农户参与、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生态银行”的发展思路,推出“稻虾共生”项目,并从村民手中共计流转耕地400余亩,流转期限15年;同时同步引进张年江、张志坚两兄弟至管厝乡登俊村成立“浦城县福罗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稻虾共生”产业。企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机制,运用“生态银行”理念,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把出产的水稻和淡水虾直接对接福建、浙江等地的农贸超市,拓宽销售渠道。

“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稻+虾”模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试行,今年开始全面铺开,目前登俊村的400亩水田里已经放进2000万尾虾苗。“田里一年可以养两茬虾,6月底第一茬抓完,第二茬年底抓完,再加上中间种植一季生态水稻,一片地可以产出约1万3千元,是单纯种地的10倍左右。”张年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流转土地每年要给村民每亩地700元钱,公司每年还会给村里租金总额的10%作为管理服务费帮助村财增收,加上每年要支出的约40万元村民雇工收入,“稻虾共生”除了收入的多元化,带来的收益也是多元化的,村民、村财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增收,土地效益被不断扩大。

“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种植过程中,张年江也有意外收获。“稻虾是相互促进的。稻田可以帮助虾苗遮阳避暑,养虾则可以肥田,加上我们种植过程全程生态绿色,不打农药,施用有机肥,使得水田变成了一个生态的循环系统。”张年江说,除了虾和水稻,每亩田现在还可以“额外”抓到100多斤的泥鳅,每斤可以卖到28元左右。“我们还在稻田周边间歇种植了约200棵黄桃树,这样有鱼虾、有水稻、有水果。”


“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稻虾”田里说丰年,浦城老乡笑开颜

现在,已经有不少看到“稻+虾”模式好处的村民想要加入到种养行列中来。“公司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产出的产品也会统一收购。相信我们的‘虾稻共生’模式可以让登俊村实现企业发展、村民增收、村财壮大的三赢局面。”


(袁野 邱春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