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為什麼敢懟曹操?看了這塊碑文你就知道了!他老爹不簡單!

眾所周知,孔融和曹操不對付。但仔細一想,曹操是大漢丞相,權傾天下,孔融又有什麼資本和曹操掰腕子呢?直到我知道了孔融的父親孔宙。

過於低調

在今天,孔融人盡皆知。但是他的父親孔宙,如果不是練書法的,恐怕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了。在很多關於孔融的故事裡,孔宙都被一筆帶過。甚至大多數情況下,會被冠以“孔融的父親”五個字。

孔融為什麼敢懟曹操?看了這塊碑文你就知道了!他老爹不簡單!

孔融

但是,孔宙的身份,卻不簡單。

1.他是孔子的十九世孫

2.他是個學問家,也是名士

3.他的官當的不小,人脈比較廣

這三條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條。

沒有科舉以前,“名士”這個名頭,是非常管用的。有了這個稱號,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取社會地位以及財富。但名士的門檻可不低。有學問是必須的,人品道德素質也是缺一不可的。

而名士和名士之間,也有差距。

像馬融、鄭玄、杜密這種,叫天下名士。各郡的孝廉,是”市級“名士。孔宙則是不上不下,算是”省級”名士。

孔融為什麼敢懟曹操?看了這塊碑文你就知道了!他老爹不簡單!

那這個又是怎麼劃分的呢?無他,靠的就是“知名度”!

古代的交通和信息傳播非常的不方便,想把這個知名度打出去,讓自己的名聲不在是侷限於一地,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總不可能人人都像孔子一樣,去周遊列國。既然不能主動出擊,那就只能“守株待兔”了。

而守株待兔,也是有技巧的。像碰到一個人就使勁宣傳自己,那是不現實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收學生!

士子在得到名士的關係網的同時,也替名士擴大了影響力。

比如說馬融和鄭玄。本來馬融的影響力,也就在關中那塊。到了關東,杜密領先他五條街。但是他的學生鄭玄,替他在關東打出了名頭。讓他迅速成為了天下間數一數二的名士。

孔融為什麼敢懟曹操?看了這塊碑文你就知道了!他老爹不簡單!

鄭玄

孔宙也照搬了這種傳統的模式,雖然他的“知名度”遠不如馬融、鄭玄,但輻射範圍也非常的廣,門生眾多

在今天,關於孔融的故事中,除了“孔融讓梨”之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這個故事的背景,非常的耐人尋味。

因為這個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叫李膺。當時李膺不但是天下名士,還擔任著要職(司隸校尉,位比三公)。在這次往來中,孔融不但交好了李膺,還手懟了當時在李膺家做客的太中大夫陳韙。那一年,孔融才十歲。

孔融為什麼敢懟曹操?看了這塊碑文你就知道了!他老爹不簡單!

小時了了

由此可見,孔宙留給孔融的人際關係網,到底有多龐大。但孔宙真正留給孔融最寶貴的,則是一塊碑(《孔宙碑》)。

在這塊碑的正面(陽),平平無奇,寫的盡是些歌功頌德的話語。在描寫孔宙生平經歷的同時,把他誇的天上少有,地上全無:

祗傅五教,尊賢養老,躬忠恕以及人,兼禹湯之己,故能興......永矢不刊,億載揚聲。

然而真正的重頭戲,卻在碑的背面(陰)

那上面,刻著孔宙來自鉅鹿、泰山、北海、下邳、東平等十個郡43位門生故吏的名字。為了進一步確定相互之間的聯繫,在孔宙去世之前,就已經採名山嘉石,早早的立好了。

孔融為什麼敢懟曹操?看了這塊碑文你就知道了!他老爹不簡單!

孔宙碑

這43位門生故吏,都被牢牢的和孔家綁在了一起。他們又各自有著各自的家族、門生、故舊以及在地方的影響力。孔融敢懟曹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支持。

曹操也投鼠忌器,沒有直接對孔融下手。直到孔融發表了他驚人的“不孝”言論,讓曹操佔據了大義上的優勢,才得以料理了他。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