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脚踝肿了,还可以继续运动吗?

程氏三小姐


您好!请关注“怀贤健康”!怀贤健康集合三甲医院骨科专家,在线为您解答各类骨科疑问及指导,让您健身的同时享受运动的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中,经常碰到脚踝扭伤的问题,如果在运动之后脚踝肿了,很可能是在运动的时候用力过大导致的韧带拉伤或者是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表现是肿、痛,严重可以影响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脚踝肿胀期间,不建议大幅度活动,例如跑、跳、上下楼梯负重。以下为你详细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脚肿胀后急性期需要注意哪些?

1、休息

在受伤后一定要注意多休息,要避免继续负重或行走。

2、切忌按摩

切忌自己或者同伴,在伤痛局部手法按揉。

3、冰敷

在扭伤24小时内,一定冰敷防止出血、减轻肿胀。放置扭伤部位隔着毛巾冰敷(不可直接冰块冰敷,冻伤皮肤),敷20分钟左右间隔两小时反复。

4、局部固定

多对肿胀较为明显的踝关节扭伤,可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对减轻局部水肿具有一定疗效。(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认会引起包裹外以远肢体的肿 胀 、缺血)。

5、抬高患肢

在休息时,脚下垫一个枕头,使得患肢高于心脏平面 10cm 左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及疼痛。

脚踝肿胀恢复期要注意什么?

1、避免负重

要拿拐杖帮忙走路,受伤的脚可完全不着地,或在不痛的范围内略着地支撑体重。

2、局部热敷

一般受伤后72小时之后,疼痛和肿胀已经趋于稳定,可以采取热敷来扩张血管,消散淤血。(急性期切忌热敷)

3、合适的鞋子

穿合适的软底的平底鞋,特别是女性切忌穿带根的鞋子,以免加重损伤。

怀贤健康提醒你:您也说了运动10天后,才出现的肿胀,如果您想更全面的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局部肿胀,建议您去医院做一个核磁共振,可以明确的看到软组织受损或者其他情况。

祝您早日恢复健康。请关注“怀贤健康”,怀贤健康集合三甲医院骨科专家,在线为您解答各类骨科疑问及运动指导,让您健身的同时享受运动的快乐。


怀贤健康


您好,这种情况不建议继续运动了。

运动后出现肿胀是身体给您出现了损伤的信号。当局部组织受损之后,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炎症因子、白细胞等在损伤部位堆积,导致损伤部位的“吸水性”增强,一段时间后水分也聚集过来,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肿胀。

那么既然这种损伤是因为运动造成的,就说明如果我们之前进行的运动强度超出了踝关节的承受能力,所以如果我们继续进行同样的运动,必然会导致损伤的加重。

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建议您遵循PRICE原则。

P(Protection)保护:运动伤害发生时,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护受伤的部位,避免受伤部位二次受伤或负重。同时向周围人群求助,帮助将您转移到运动场地外的安全地带。

R(Rest)休息:在受伤后进行充分的休息能够保护肌肉、跟腱和其他组织,防止伤势恶化。此外,休息是运动伤害复原所必需的也是首要的步骤,休息不仅指受伤后立即停止活动,同时也指在恢复期内拒绝从事激烈的活动。如果是运动员则更应停止训练,因为任何微小的运动伤害如果不进行休息和治疗都可能导致大范围恶化。

I(Ice)冰敷:冰敷时常用冰袋、碎冰,甚至可用毛巾包裹一袋冷冻豌豆来为伤处“制冷”,另外还有制冷效果更强烈的冰按摩法。冰敷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止痛作用、并使血管收缩、减缓受伤部位血液流通而达到消肿作用。冰敷时切勿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皮肤表面(冰按摩等非静止冰敷除外),单次冰敷时常不得超过20分钟,冰敷时间过长可能损伤皮肤或导致冻伤。最佳冰敷方法是每敷15分钟后将冰袋拿开,让皮肤充分回暖后再进行下次冰敷。

C(Compression)加压:加压通常在受伤后进行,持续24至48小时候。加压可以帮助减小肿胀,并通过对四肢施压增大组织压力进而减少内出血。同时加压还可以减缓伤口发炎并减少组织液渗出。


E(Elevation)抬高:最有效的抬高方式是使受伤部位高于心脏,上肢伤害可以借助垫子或吊腕带实现抬高,对于下肢伤害而言应尽量使受伤区域高于臀部。应在受伤后的第一个48小时内将受伤部位抬高,持续时间应越长越佳。


于老师运动康复


运动过量或者运动前没有适当的热身运动,又或者是因为运动过程中动作不专业不正确导致的踝关节肿痛,建议最好多休息,防止二次受伤,加重病情。

如果运动完之后脚踝肿胀还伴有疼痛的话,就考虑是否为脚踝扭伤或者骨折。踝关节受伤会出现淤青现象,扭伤部位不剧烈疼痛,还可以用力。而骨折是局部疼痛激烈,会发出骨头断裂的声音。分清自己是属于哪种情况,才能正确地专业治疗。

受伤后,首先判断自己伤势的轻重程度,如果伤势轻可以自己用冰敷,消除周围的淤青,减少疼痛感。

经过上述措施处理后,休息几天后,脚踝不痛了才可以继续运动。脚踝是重要的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平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好以下防护工作。第一、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运动,运动量不要过大,要根据自身情况定制运动计划。第二、避免长时间站立。第三、穿合适舒服的鞋子。第四、如果腿部受伤,一定不要剧烈运动,还要做好康复训练。

指导专家:曾参军(头条号:足踝专家曾参军),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专长:3D打印骨科精准微创治疗,足踝畸形矫形、足踝伤病、大段骨缺损等的治疗和矫形。


医联媒体


运动后脚踝肿了,首先要分析一下,这次脚踝的肿胀是急性扭伤造成的,还是曾经脚踝的旧伤在这次运动后复发了,从而导致肿胀。分析完原因后,就可以WKZH: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肿胀的肢体,要伤后立即冰敷,并且休息,必要的时候需要加压包扎,然后建议将脚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8英寸。这会增加血液回流,但不会显着减少富氧血液流入足部。其他减少脚踝肿胀的方法包括:通过锻炼增加肌肉活动、避免长时间站在一个位置、饮用大量的水,特别是在极端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穿着支持性的鞋袜。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防止肿胀的脚踝,每次锻炼前后都要经常热身和恢复活动,以保持身体的状态及时调节。避免穿着限制性服装,如脚踝周围有弹性的袜子。如果参加运动,可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并最终导致脚踝肿胀。穿着保护性和支持性的鞋子可以减少脚踝肿胀的可能性。

在脚踝还在肿胀的时期,是不建议继续运动的,继续运动可能会加重脚踝的受伤程度,最好等到伤病恢复后,再循序渐进的参加到运动中来。


科学运动与健康


不建议持续运动,最好找一下肿胀原因,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还要看你运动是否过量,如果是前者你需要找到原因再去解除,后者就休息回来后再减少运动量,无论哪种,保踝护踝建议锻炼一下比目鱼肌!


健康新语


当你运动后,一定要去感知身体,感知到它是舒服还是痛,还是累,还是什么,这些信号告诉你,你的身体如何,你的运动量如何,你是否造成了运动伤。

别小瞧肿,别小瞧轻微的疼痛,当身体发现这样的信号,已经在告诉你,你的运动出现了问题。

是需要及时去就医,就调整的。

尤其是脚或是膝盖是最容易受伤的,有些损伤症状轻但带来的后果有时却很严重。所以建议及时就医,确保无事,休息好后再去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