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利润下滑16%:公司业绩受奔驰拖累,欲裁1万人,大家怎么看?

东震木


奔驰汽车是豪华车的代名词,在我国口碑不错,是一些富豪的标志性座驾。可是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和中国的疲软汽车市场,本次也是不能幸免。

财报显示,戴姆勒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为21.5亿欧元,同比2018年下滑了9%,为了应对利润下滑,奔驰开始缩减开支,那就是准备裁员万人。

疲软的国内市场影响奔驰汽车销量

奔驰汽车目前在国内有合资汽车厂家那就是成立于1983年的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另外就是直接进口的奔驰原装车。两者之间价格有所不同。中国是奔驰汽车最大市场,在中国销量占据奔驰整个销售的28%,国产奔驰车的利润非常高,整个奔驰公司单车利润是为2812欧元(约合人民币为22026元),而北汽奔驰每卖出一辆国产奔驰轿车的毛利润为8.89万元,毛利是其全球总毛利的三倍多,一辆车的利润都比一辆车的售价高。

中国汽车在过去销量一直维持高增长,进入18年年中出现了拐点,9月份以后开始明显下滑,全年汽车销量同比下跌6%。2019年1-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507.8万台,零售同比累计下降10.5%,可见乘用车市场销量依然疲软的很。

整个市场疲软,奔驰汽车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奔驰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仅下滑3%,还是远低于整个市场的销量下滑的,说明奔驰汽车的口碑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有这样的业绩还是难能可贵的。有人把奔驰业绩不如市场预期归咎于奔驰4S店维权事件,这恐怕不是十分客观,毕竟维权事件对于一季报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要影响也是二季报的事情。

奔驰销量下滑还是与大环境有关,一个是经济持续下滑,市场开始出现赚钱难现象,其次是极高的房价影响到居民的消费能力,只能价格以求,寻找更加实惠的车型,降低整个开支水平。

影响奔驰销量下滑主要是国际市场

一季度奔驰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仅下滑3%,是可控的,要低于其在全球的销量下滑7%,影响奔驰销量下滑主要是美国市场。下滑9%是中国市场下滑的3倍。欧洲市场下滑4%也超过中国市场。更加说明奔驰一季度下滑与奔驰维权事件不存在绝对的关联度。

戴姆勒方面表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下降原因是寿命周期效应和车型变化导致销量的变化。从车型看,奔驰C车型下滑最明显。

奔驰店大欺客形象亟待改变

女研究生坐在奔驰引擎盖上维权闹得是满城风雨,让奔驰形象大大受损,这多少影响到未来奔驰的销售,但影响多大需要进一步观察。

汽车购置最大担忧就是售后服务,奔驰品牌深得人心,可是高利润、高销量和大品牌的服务有的时候也会不尽如人意,豪车品牌更需要细致的服务和高素质的售后保障,毕竟豪车可选择余地更大。

专门从事客户满意度调研的J.D.POWER出具的2017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中,奥迪位居第一位,亚、季军分别是保时捷和路虎,而奔驰则仅仅达到平均水准的三星成绩,排在第六位。显然,在售后满意度这块,奔驰已经在BBA中处于落后位置。一个豪华车品牌售后服务居然位列第六位,这是差强人意的,如果未来奔驰不吸取教训,品牌形象就会继续恶化,影响购车者的心理,就比较麻烦了。


杜坤维


戴姆勒利润下滑16%,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是根本原因。一辆车多开一两年没有问题,经济下滑时很多人会选择延迟购车计划。


就国内来说,66万奔驰漏油事件堪比打了10个亿的广告,可惜是负面的。如果不是西安女车主维权事件,短短时间内不会冒出那么多奔驰质量问题曝光。我们在反思为什么维权如此之难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奔驰质量也许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汽车作为一种零件众多制造复杂的工业品,有一定概率出现问题实属正常,但是决定品牌信誉的不仅仅是质量,还有售后服务。


一直以来,多家国际知名汽车品牌都内外有别,国外大规模召回,但是在我国市场要不没有动作,要么简单更换一个零件,消费者很难享受到同等待遇。这固然是市场不规范,管理水平落后与惩罚机制不健全的因素,厂商对于我国消费者的选择性歧视也是重要原因。


戴姆勒旗下奔驰汽车第一季度营收为21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590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为12.9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44.6亿元,同比下滑37%。


奔驰汽车全球第一季度销量55万辆,下滑7%,在我国市场表现尚属优秀,仅下降3%。但是可以预期的将来,66万奔驰漏油事件的影响至少还会持续数月时间,还存在一定下浮空间。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汽车销量下滑是正常表现,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善。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高库存带来的资金链压力等等,奔驰2019年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裁员也许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选择。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一旦电池技术获得突破,汽车市场降发生巨大变化。


财智成功观察到如今的公路上,十之七八都是合资车进口车,国产汽车占比极低。奔驰漏油事件是一个契机,希望国产车能修炼内功,不仅要做好发动机,还要在隔音、安全性、车漆等细节上多下功夫,尽快突破,不要过度依赖国外品牌合作。汽油时代我们大大落后了,新能源时代要抓住机会,实现赶超。


只有把品质做好了,才能成为品牌,才能获得更高的溢价和利润,这才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关键。


财智成功


戴姆勒,这是奔驰的母公司,对于业绩下滑和裁员的情况是:


一,戴姆勒和奔驰的自身问题。


任何一家企业,如果业绩出现问题,与自己都是有原因的。戴姆勒和奔驰在最近几年的汽车行业竞争市场里面,存在着产品定位缺点,一些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还存在着价格定位过高,经济下滑之后消费者对奔驰车的购买力下滑。另外,相比宝马品牌,奔驰在营销和宣传方面,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弱势。

二,全球经济的走弱。


所有行业和企业都是在全球经济的土壤里面,当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好。可是,最近几年,全球的经济都在下滑,除了美国经济在复苏。经济不好,企业和员工的收入也会下滑,引发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同时,中国的汽车销售也在下滑,汽车保有量已经非常饱和,购买新车的增量不足。


因此,对汽车股票以及传统汽车产业链的股票,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



雄风投资


无论戴姆勒,还是其他外国汽车企业,他们的整体销量增速都在下滑。标致雪铁龙合并,吉利收沃尔沃,菲亚特要被收购,还有铃木国产化,其实汽车行业早就不在景气,戴姆勒这类高端品牌业绩下降也是早晚的事。

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一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潜在购买力高;二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潜在购买啦向现实消费转换快速。所以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有国际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办厂,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能力,直接影响到这些国际汽车品牌的战略规划。

但是我认为目前传统汽车行业已经不是朝阳产业,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接近饱和,这是我个人判断。我们不能以美国的标准来判断中国还有多少增长空间。美国平均一家拥有几辆车,在中国根本达不到。中国有各种客观的限制,包括环境限制:汽车尾气污染。道路限制:拥堵导致的出行时间成本考虑。资源限制: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这些限制别说一家几辆,一户一辆都达不到。所以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放缓就不可避免。

第二,国产品牌崛起。虽然在技术层面上于国外企业还有差距,但这个距离已经很小啦,而国产品牌凭借低廉的价格,漂亮的外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对国外汽车品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第三,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新能源车一定是未来汽车行业主流,无论是对环境影响,还是出行成本都具有明显优势,新能源车补贴使得在汽车消费成本与传统燃油汽车价差缩小,而且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车制造成本会越来越低。这也会对传统燃油汽车构成影响。技术的不断更新是趋势,只有适应了这种趋势的企业才不会被淘汰。


忽悠接着忽悠1332


靠数据说话。内地汽车销量正在下滑,戴姆勒只是随着大势一起往下跌罢了




小炜聊二手车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受到了打击 未来也不会增量的 提前裁员从公司角度来讲是预见了寒冬


远航依旧


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公司不能适应市场的,是公司自身,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不能适应中国文明造成的。


村民三强


资本从来都是追求利润,不会考虑人情,


资本商学院


1.新能源车战略落后,没有形成增长点。

2.过分依赖传统渠道,成本大。

3.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慢,线上体验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