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家长明明知道给孩子补课效果不好,还是要送孩子去补课呢?

考拉的亲哥哥


许多家长明明知道给孩子补课效果不好,还是要送孩子去补课,这是典型的花钱买心安的心理。此时,补课提高成绩不是目的,钱花出去似乎可以心安理得。

补课确实成就了一些人,成绩有明显提高。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补课的直接后果是成绩下降。许多家长也都知道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还要送孩子补课呢?

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别人补课了,我如果没有这样补课,我会不会因此而落后别人呢?于是,你补课,我也一定要补课,不补仿佛吃亏了。不管有没有效果,你补得,我也应该补。这其实是一种跟风补课,并不明白补课的意义,也不清楚孩子到底需要补什么。这种补课真的是白花钱,只是看着邻居、同事、亲戚给孩子补课,就赶紧给孩子补课,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

希望通过补课提高学习成绩,希望孩子超过别人家的孩子。这是有明确目的的补课,对需要补什么也很清晰。这种目的性、目标性、针对性很强的补课行为,应该是很有效果的。有人只针对作文水平的提升,找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补课。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作文意见,严格训练,短时期内就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如果针对性不强,面面俱到,所有内容重新补习一遍,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其实最好的补课就是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主动问老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最好的补课。家长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经的课堂不好好学习,指望课后补课“点石成金”,那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何况,现在全国上下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那些以赚钱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又有多少是真正了解高考、中考的,送孩子去这样的地方补课,不是白花钱又是什么?如果只是想花钱买心安,不说也罢。


看点看教育


补课也要到专业机构去补,我儿五年级,从没补过课,学习可以,上个月英语月考,考了72分,英语老师找我训话,说你儿那么聪明,这个月考英语成绩太差等等!那两天,我坐不住了,多方打听给我儿找了个英语培训机构,周六,周日,下午上一节课,我儿在那儿上了8节课,这次期中考试英语90分,成绩又上来了,我儿排了全班第七名!和我儿一个班的男同学,每天放学都去补课班写作业,作业中不会的英语,补课班老师再给教,这次期中英语成绩考了48分,我的天!我认为,该补则补,可不要乱找补课老师去补,千万别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WSZyAMS100


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被补习班绑架的思维模式。孩子长期以补习班为拐杖,虽然成绩没有多大提高。但这种长期以补习班为拐杖的模式会导致很多父母产生一种心理模式:孩子上着补习班成绩尚如此,不上补习班成绩会不会更差?

我家孩子5年级下曾经上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数学外语辅导班,上了一个学期后感觉效果一般被我果断停掉,6年级改为在家自学,我监督的模式。当时做这个决定是倍加惶惑的,也有一种深深地恐惧:不上辅导班孩子成绩会不会有更大的下滑?直到阶段性考试结束,发现孩子成绩在稳步提高这种惶惑才彻底消除。



第二,孩子学习自觉性差+失效的父母权威。周末孩子不补习班干什么?睡懒觉,打游戏,玩手机,各种让父母看不惯的懒散与无为,这种颓废的状态与父母的高期望,高焦虑之间势必会发生严重的矛盾。也因此,周末往往是父母子女冲突最严重的密集爆发时期。与其跟孩子因为学习整日生不完的闲气,不如做甩手掌柜,花点钱把孩子交给辅导班了事。不管孩子坐在辅导班能否听得进去,总比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强吧。



第三,被市场裹挟下的盲目跟风心理,这种家长,容易被辅导班的全“弯道超车”,“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宣传标语所打动,再加上孩子周围的同龄人大多都是辅导班模式,别的孩子都报我的孩子不报岂不输在了起跑线?这种心理下,报辅导班就成了不二的选择。

第四,侥幸心理。虽然孩子成绩很难见气色,但万一孩子某天突然遇到一个特别好的老师学习上突然开了窍呢,为了这万分之一的几率,家长也要赌一下。

第五,家长知识时间有限,陪伴辅导孩子力有不逮,只好花钱买服务,让辅导班代行父母职责,这也是上辅导班的一种动机。另外,有的家长即便有能力有时间辅导,但往往很容易陷入“不谈学习母慈儿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的状态,这种情形下,为保持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辅导班就成了不二选择。



综上,辅导班其实满足的不仅仅是学习辅导,成绩提高功能,辅导班在某种意义上还有陪伴,管教,代行父母职责等一系列功能。这样多重动机下的辅导班行为,就很容易理解了。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同事家的孩子。同事家的女儿今年高三,马上就要高考了,但是目前这个孩子还在市里的一家补习机构上课,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补习费用数万元。


我问同事:“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去补习机构?”同事的回答是:“怕孩子以后埋怨家长。”


同事家的这个女儿,初高中学习成绩不太好,高三最后阶段,同事把女儿送进了市里的补习机构,想给女儿的高考助力。而同事的初心竟是怕女儿将来埋怨家长。也就是说怕将来女儿说父母没有花钱给她上补习机构。


但是孩子的成绩不好,考上本科可能还是问题。其实和之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直接的关系,父母当初要求不严格,最后为了女儿将来不埋怨,花高价给孩子上补习班。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买个心理安慰。



1、心里安慰


很多家长心里很明白,即使花钱把孩子送进了补习班,孩子的成绩也不会有什么起色。但是,既然生下了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花钱买个心理安慰这个时候就是很多家长的想法,不管进入补习班以后成绩如何,但是将来说起来,不会让孩子说家长舍不得花钱。


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从小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到最后自己花钱求助补习机构,想花钱买个心理安慰罢了。


2、侥幸心理


还有一部分家长是存在侥幸心理,总是被补习机构天花乱坠的宣传搞得晕头转向,大把的钱撒给了补习机构。家长们总是想:“万一孩子在培训机构得到“真经”,可以考上比较理想的大学呢?”


如果是成绩很好的学生,去补习班可以拔高成绩,这样做也是有所收获。但是那些平时就不够努力的孩子,对于家长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侥幸心理。“万一能够提高几分呢?”



家长为孩子的将来负责,就要在孩子的平时学习中,培养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一味求救于补习机构。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孩子的教育也没有重走的路,点滴做起,做个合格的家长比花钱求助补习机构要有价值得多!


余争的世界


从去年下半年,给孩子改作业天天吵架开始,先生也怕我天天骂孩子骂出问题,所以让我给孩子报了晚托作业班,报班还有另一原因,就是孩子的作业很多我都辅导不了。报班后,虽然孩子每天写作业的速度和效率提高了,可是这次月考成绩还是很不理想。我和大宝分析检讨了很久,又在自我身上找原因及学习方法,相互监督和学习,期待大宝的改变。

去年有新闻报道,父母为孩子花了过十几万的补课费,孩子才考了两百多分的新闻。这样很容易就让我们进入一个误区,给孩子补课是没有用的。不过盲目的给孩子补课,在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下补课,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的情况下补课,这些情况下给孩子报班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孩子成绩不好,和老师同学有很大原因,和学习方法有很大原因,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原因等等,在你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下,盲目给孩子补课,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

我朋友的孩子,成绩一直班上前三名,他们就在孩子补课,大部分的假日和周末都在学习,关键是孩子自己要求去的,孩子爱学习,学习的东西很更好的吸收,这样的补课效果是非常值得的。

有些家长知道给孩子补课不好,为什么还要送去呢?

也许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我朋友小丽每天晚上八点才下班,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写作业,他就给孩子报了晚班,放学后孩子继续去上课。有些家长给孩子报班,也许图个心安,你成绩不好,我给你补课了,以后你再考不好,也不好怪我们做的不够好等等。

做为一个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引导孩子学会处理问题,成绩不好,是什么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为了孩子,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头条育儿作者,如有别字,多多包容。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有免费实用的亲子课程,有需要的请关注私

王书霞19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遇到一个老师,能让学生开窍呢。

我有一个学生,调皮捣蛋到人见人恶的地步。每次上课欺负别的同学,发出异响,就是不好好听课。让写作文,坐在那一直唠叼:我不会。

编了一个童话故事《我不会先生》教育他。现在他写一篇作文比谁都快,尽管经常出现重大失误,但用劲的方向对了,再不是“我不会”先生了,变成了“我全会”先生。

这不,一节课坐那,拿一本书认真地看着,也顾不得骚扰别人了。



素颜写美文


确实,很多家长明明知道给孩子补课不好,还是要送孩子去补课。我在给学生补课的时候,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一直在补课,一直成绩差,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好过。有的学生我明确说自己没有把握提升孩子的成绩,家长还是让我来补。其中的道理也非常简单。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一、从众心理

补课已成剧场效应,十分疯狂。不管学习好差都在补课。很多家长认为,学霸补课更多,作为一般学生怎么不补课?学习差的更得补课。这样的从众心理,导致补课效果不好还得补课。

事实也是,学霸的补课非常多,学习内容也是比普通学生3倍以上。学渣补习一本基础教材就困难重重,对于学霸则是一带而过,很快进入培优、杯赛奥数的补习。这样大家都在补课,补不好的学生效果确实很差,因为补课不是个人的行为,要比别的同学好才有效果。所以,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家长会认为不仅要补课,而且还要更多的补课。只有超越别人才能看到进步。只要有时间却没有去补课,看人家都在补课,都会觉得自己很吃亏,怕落后再也追不上。

是的,很多家长忙于给孩子补课,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我在给学生补课的时候,发现不少学生学得太累了,上课没精打采,很容易走神。没办法!大家都是这么补课的。而且,补课班也会引导家长疯狂补课,不然是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成绩的!想不想要考名校?想不想要拿第一?那就必须这么去补课,因为那些学霸就是这么补课成就的。承受不起这样高的补课压力,做不完这么多作业,那就别想名校的事情了!

补课成就了很多学霸,这样的成功例子激发家长能全力去补课,不管结果怎么样,都值得去补。只是,家长们很难看到补课背后的危害!这也是教育部门严格管理补课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忙于工作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只有交给专业的补课机构。虽然,补课很久也看不到成绩的提升,还是会让孩子补课。这样会比较放心,不然孩子不好管理。

家长事情很多,让孩子去补课是非常放心,对于学习也是最佳的选择。

三、对孩子尽力而为

虽然补习效果不好,但是已经给孩子补课了。这样尽力给孩子补课,心理会好受许多。学习不好,也不能怪家长了。孩子,父母已经给你最好的条件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能够好一点或者带来一点希望都可以付出巨额补课费的。



四、担心不补会更差

大家都知道从小学到高中,整体情况,学生的成绩是越来越低的,对于排名也会随着竞争的激烈以及期望值太高都不会理想。

在这样疯狂补课还是很难有成效,岂敢不补课?后面学习越来越重要,补课一刻都停不下来,十分担心孩子一旦不补课,成绩会很糟糕,特别是已经在努力补课,成绩却在下滑的学生家长。

补课已成为家长帮助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还是普遍现象。如果补课都没有效果,家长也别无他法,只有补课一条道。还有以上四条理由,也让家长妥妥的送孩子去补课。


以上个人经验和见解,不到之处还望多多指教,欢迎交流评论。


徽乡小居


为什么许多家长明明知道给孩子补课效果不好,还是要送孩子去补课呢?如果补课效果不好,家长要不要送孩子去补课?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是,为何有这么一些家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三个:

(一)危机感和跟风心态在“作祟”。

“同一个班级的XX都去补课了,我家的孩子如果不去补课的话,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十有八九,危机感和跟风心态在“作祟”的家长所占的比重更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完全把补课费当成“身外之物”,于是他们很可能“饥不择食慌不择师”,只要有补课的机会,这些家长宁可多花再多的钱也不愿意错过让孩子“弯道超车”的机会。


(二)育儿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短板”的家长。

这种家长对老师的职能太过依赖,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只要孩子交钱补课了,学校的老师肯定会为孩子负责;只要补课了,孩子的各个方面必定向上向善,完全不需要家长操心。

但是,他们完全不知道,缺乏家长参与的教育是残缺的,只是靠老师“单打独斗”的教育肯定会出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其给孩子补课,不如家长自己给孩子补习惯。如果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话,就算补再多的课,孩子也不会让家长省心。这些家长,把老师的作用无限放大,而把家长自己的作用忽略不计,那么这些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补课的“牺牲品”。


(三)上班连转轴,没空管孩子。

一些家长的每一天都非常忙碌,用“上班连转轴,忙得像陀螺”来形容这些家长,一点也不为过。哪怕这些家长的孩子不想补课,甚至连平时上课都心不在焉,可这些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态度上有所转变,学习成绩上有所提高。但是,这种家长的孩子在补课的时候,和其他主动参与补课的孩子相比,在补课效率上有着云泥之别。这是为什么?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那就是,“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而那些在上课的时候都魂不守舍的孩子,在补课的时候肯定是一个“油盐不进”之人,也算得上是一种学习上“装睡”,对上课和补课非常反感的学生。


以上三种情况的家长,其实拿钱给孩子补课,十有八九花的会是冤枉钱,很难让补课费发挥出较高的“性价比”。作为一名从教17年的教师,我觉得补课对一些想要进步的孩子而言,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那些压根儿就不想学的孩子而言,家长要做的不是每个小时花多少钱请哪个级别的名师去给孩子补课,而应该想法设法扭转孩子的学习态度,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多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管教方法,这些方法在我之前的文章中都有涉及到,篇幅都比较长,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随手往前翻翻看。


微雨润苗


为什么补课效果不好?

正常来说,只要补习了,或者说只要去学习了,孩子的成绩就应该会有所变化才对,但是学生参加了补课却没有效果,甚至成绩不升反降的情况也是偶有发生的。到底原因出在了哪呢?

我大概总结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吧:

1、基础太差,需要补一段时间

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小学的时候,倡导的是什么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少学习多玩耍,他们喊的口号比较多的是成绩不重要、身体更重要……但是这部分家长都会有一大部分家长在孩子上了高年级之后,会比其他家长更极端的对待孩子们的学习——因为往往这种家长,他们的孩子学习基础会比较差,而到那个时候差距明显分开之后,扎痛他的。

换句话说就是有一大批家长,他们不是不重视孩子的成绩,而是因为种种原因主观的客观的,比如说自己就是懒不想帮助孩子去提高他们的学业等等。由于错过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最佳时期,导致孩子的成绩始终不高,但是距离,中考或者有的地方有择校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开始着急了。

但是这个时候给孩子去补课的话,你就会面对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甚至于学习兴趣都会比较差。所以这个时期的补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际上是在还债。你得先把过去欠下的债还上了之后,才有可能让学生追上现在的进度。否则的话,过去基础都不好,怎么能够把现在的学好呢?如果都是这样,大家就不用从一年级开始读了,直接读高年级就行了,对吧?

但是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那就是家长认为花上钱了,孩子去上课了,那么他们的成绩就应该很快的提高才对。正常人稍微想一想就会知道这种愿望想要实现,除非孩子是个天才,否则根本不可能的。

2、学习态度、兴趣太差压根不愿意学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孩子不断基础比较差,而且根本就不愿意学,但是家长又不甘心孩子早早的就决定了自己只能走职业教育路线,所以是家长给孩子报了学习班,而孩子对这些班是非常排斥的。

原因也不难理解,第一点就是基础太差,跟不上补习班,第二点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压根就不愿意学,所以你找最好的老师他也不愿意听。第三点就是长期的散养已经导致孩子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了。

所谓覆水难收,也不过如此。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学生,如果不是受到什么刺激的话,基本上也就这样了,是不太可能有所改变了。

3、补课班内容不适合自己情况,见效不明显

既然上的是一个“班”,那就必然意味着这个班上还有其他人,而每一个人的学习薄弱环节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往往会选择的方式是从头到尾的补一遍,也就是再学一遍。

但是对于不同的孩子而言,他们对待每一项学习内容其实是不一样的需求。有些地方一补,他们就觉得自己懂了,然后就不听了,有些地方他们听的有点费劲,但是传统的学习习惯就让他们习惯性的把问题留下了。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的补课实际上只是让会的再会一下,让不会的还是不会而已。

想通过“补习班”来提高孩子的成绩,在我看来,只有两类人可以做得到:一是成绩好的去提优的,二是成绩中等以及中等偏上的。至于那些成绩差的,想要提高成绩,我个人是不太建议上“班”的!真到了这个程度,最好的还是找家教吧——当然如果孩子不想学,那你找神仙也不行。

效果不好为什么还要上?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是他们的孩子!

如果换成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家长也一定会跟那些人说,既然没有效果,何必浪费钱,浪费时间呢!

但是现在这件事情发生在他自己孩子身上,这些道理对他们来说就没有用了。对这部分家长来说,他们宁愿花更多的钱,也希望孩子在未来有个更大的保障。

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之下,别说机会只有1%,哪怕只有1/1000,他们也愿意花钱去尝试。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说:“辛辛苦苦挣钱还不是为了孩子吗?”

但是比较遗憾的现实往往是这样的:孩子最需要打基础、养习惯的时候你不去关注孩子,等孩子大了,你也知道成绩重要再回来关注孩子学习的时候,那肯定会困难重重的。

学习不努力能有好成绩?

这个道理是如此的简单,可是为什么无论是网上还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总是试图让别人也不要去努力呢?

我认为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他们自己也知道学习应该努力,不努力的话学习肯定不会太好,但是他们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努力或者说,不想自己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出来,但是他们也不希望别的孩子去学,否则的话自己孩子不就又落下了吗?

因此我个人特别反感那些整天自己不学也不想让别人学的人,因为他们嘴里的所有道理,其实都是在试图掩盖他们那颗丑恶的心。

当然现实也是啪啪打脸的,因为更多的努力中的人们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坚持是对的,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家长明知道送孩子去补课效果不好,为什么还是送孩子去补课呢?——因为家长们都存在着以下的几点心理因素。

一、家长都有一种炫耀心理,他们要求孩子事事争第一,永远要走在别的同学前面。只有这样才觉得在亲戚朋友、同事以及其他家长面前有面子,只有这样才可以与他们高谈阔论。他们认为所谓的补课不好,只是放纵孩子的谬论,根本不会照着这个思想去实行的。

二、家长都有一种攀比的心理,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别人家的孩子补课了,就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也应该补课,这样才能不被别的小朋友比下去。还有的家长是觉得给孩子补课可以让孩子对那些知识点有点印象,这样上学的时候再学这些内容可能会轻松一些。

三、家长都有一种焦虑心理,在他们看来,下一代的孩子会越来越苦,他们不再有土地能够维持生计,现如今,只能依靠他们的才能去为之拼搏。既然如此,教育输入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孩子能够比其他孩子学习得更早,那他们受到的教育必然也就更多,他们也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成才。现在的孩子之间竞争太激烈了,谁都不愿意让孩子被淘汰。

四、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太高,明知道给孩子补课效果不好,但还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他们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了。把孩子送去补课,虽然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但至少他们在努力的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他们有时候也是为了让自己心安,把孩子送去补课,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习,在接受教育。

五、还有一小部分家长是因为孩子太调皮了,假期在家太磨人了,所以很多家长为了省心才给孩子报了补习班,让孩子一天有点事做。

六、还有一小部分家长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沉迷游戏,不要把心思都花在玩儿上,送自己的孩子去教室里坐着补课,听老师讲课,改变一些孩子的坏习惯,让自己的孩子从补课中得到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即使补课没有效果,他们也觉得是值得的。

父母做的也是良苦用心,他们知道剥夺孩子玩的时间,但也是没办法,他们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给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希望孩子以后过苦日子,做父母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帮到你。我是书海拾掇,欢迎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