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生長緩慢 缺氧 甚至鹼中毒死亡,都是水體PH值惹的禍

我們都知道,養殖水體PH過高,會造成魚類鹼中毒,過低也會造成生長緩慢缺氧等問題,所以水質PH值的把控也就至關重要了。

那麼如何判斷水質情況呢?

魚類生長緩慢 缺氧 甚至鹼中毒死亡,都是水體PH值惹的禍

我國漁業水質標準,pH 淡水6.5-8.5,海水7.0-8.5。pH值的日正常變化範圍為1~2,若超出此範圍,表明此水體有異常情況。

通常pH值低於4.4,魚類死亡率可達7%~20%,低於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於10.4,死亡率可達20%~89%,pH高於10.6時,可引起全部死亡。

魚類鹼中毒症狀

① 體色明顯發白,狂遊亂竄;

②體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絲;

③鰓蓋腐蝕損傷、鰓部大量分泌凝結物;

④水體存在許多死藻和瀕死的藻細胞。

若是對蝦易發生黑鰓病,繼而演變為爛鰓病、黃鰓病和紅鰓病,致使呼吸機能發生障礙,窒息死亡。

魚類生長緩慢 缺氧 甚至鹼中毒死亡,都是水體PH值惹的禍

pH值低於6.5時的症狀

降低載氧能力,引起魚組織內缺氧、造成缺氧症狀,儘管水體中溶氧量正常,魚也有浮頭現象,pH值過低新陳代謝強度降低,減少攝食量,生長緩慢,也會引起魚鰓組織凝血性壞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發炎等。

魚類生長緩慢 缺氧 甚至鹼中毒死亡,都是水體PH值惹的禍

水體PH值條件方法

如果水體ph值大於9.0,可適量使用有機酸進行處理,降低水體ph值。可以使用腐植酸鈉2-4斤/畝化水潑灑,暫時性適度抑制光合作用(用量不可過多)。之後可以加入芽孢桿菌與過磷酸鈣調節水體ph值。

如果ph值小於9.0,可使用乳酸菌和光合細菌來控制水體ph值,全程注意溶解氧的控制。如果使用消毒劑儘量使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不可使用生石灰。

如果ph值過低,可以全程使用芽孢桿菌與光合細菌調節水體ph值。消毒劑儘量使用生石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