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散戶拿什麼跑贏機構?

機構投資者的弱點

1/4、學霸都掌握不好的辦法?

作為一個宣揚“價值投資”理念的個人投資者,我遇到最多的一個疑問就是:

“你說價值投資者的收益來源於對公司成長的研究,請問,為什麼很多基金同樣跑不贏指數,機構那麼強的研究和操盤實力,業績也不過如此,你憑什麼認為自己能賺錢呢?

或者換一種說法:

“為什麼那些研究能力很強的機構會在100多買樂視,500多賣茅臺?如果你說這些機構不是價值投資者,那為什麼他們要放棄價值投資呢?”

不得不說,這個疑問是很有道理的——學霸都掌握不好的辦法,你讓學渣去學?

想要相信個人投資者也能通過價值投資賺錢,必須瞭解機構投資在價值投資上的天生缺陷。

此外,價值投資者能賺的錢,很大一部分來自成長性很好的白馬股,而白馬又是機構重倉股,也是機構的“明牌”,想要拿到好的買點和賣點,你也必須瞭解機構的“出牌規則”。

2/4、研究的過程比研究的結果更重要

機構與個人投資者有兩個最大的區別。第一個:機構是“研投分離”,做研究的人和實際進行投資的人,不是一撥人,常常分屬兩家公司;而個人投資者是“研投合一”。

“研投分離”的模式是:研究分析機構是賣方,提供個股、行業、策略和宏觀經濟的“研究服務”;而各類公募私募基金、保險、社保、QFII是買方。

“研投分離”有它的好處,研究和投資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能力,大資金要多行業配置,基金經理不可能所有行業都懂,必須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研究。

但“研投分離”卻有四個最大的問題:

第一、研究員很難準確傳遞看法

投資不是蓋樓,建築師可以用一張帶著各種技術指標的圖紙,去約束施工單位的行為。研究機構的分析報告中,

像“行業地位”“競爭狀況”“產品供需關係”“原材料的供求關係”“產能增速”“渠道控制力”“定價權”“品牌偏好”等等相同影響估值的因素,既無法量化,也無法用精準的文字去表達。

這就導致分析師心裡的感覺是“不錯”,寫出來的是“優秀”,而基金經理理解到的是“非常優秀”。

第二、投資機構缺乏感性認識

研究的過程比研究的結果更重要,研究過程中會有很多邏輯、假設和條件,最終都隱藏在分析報告之中,或者乾脆不露面。

投資者如果沒有親歷研究過程,只是簡單的抄作業,當這些假設條件發生變化的時候,投資者就會發生刻舟求劍的悲劇。

第三、對研究結果缺乏信心

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會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景進行模擬,以尋求股價的安全邊際。

投資者如果沒有親歷研究過程,沒有在大腦中進行反覆推演,對一隻股票的未來就不會有堅定的信心,就很容易受到股價走勢的影響,出現類似500塊賣茅臺的情況。這點上,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是一樣的。

價值投資,散戶拿什麼跑贏機構?

第四、研究者與投資者的利益不一致

研究者即使看到了一家公司被市場忽略的優勢,也常常表達得很謹慎,以免自己看錯了,被同行恥笑,被客戶懷疑;而且,他們即使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某個股票上犯錯了,只要其他機構也在推,常常會選擇繼續推薦,以保持研究的權威性。

這些都是研究者與投資者的利益脫鉤,不承擔風險造成的。

雖然投資機構會用與行業研究員進行一對一的實時聯繫的方法來保持溝通的準確性;行業研究員也會在發佈研究報告之前,提前通知關係較好的投資機構,讓其獲得時間優勢,但這些都無法徹底解決投研分離的弊端。

機構的弱點就是個人投資者的機會,其核心正是:只研究自己非常熟悉的行業,並且憑著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感覺,獨立做出投資決策。

個人投資者雖然沒有機構那麼專業而強大的研究能力,但是我們可以把研究的精力集中在某一兩個自己特別熟悉的行業,

在十個行業上各賺20%,跟在一個行業上賺20%,收益是一樣的。

當我們把自己的主要決策限制在一兩個行業時,我們可以選擇其中最具長期成長優勢的龍頭公司,把倉位分成長期持有的基本倉位和中期滾動操作的倉位,並通過長期的大量的跟蹤研究去彌補研究實力上的不足。

這樣,雖然我們的研究未必很專業,但這些研究的過程的全部信息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良好的投資心態,對股價的安全邊際有清醒的認識,能夠敏銳地發現公司業績的邊際變化所引起的股價變動的臨界點,最重要的是——能夠判斷市場的走勢中,哪一些是無效的雜音,哪些是有意義的信息。

3/4、機構沒有獨立的決策權

相比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另一個更大的劣勢在於:錢不是投資機構的,不管是私募公募信託甚至國家隊,因此他們並不擁有完全的、獨立的決策權。

如果有一個機會,在未來三到五年是非常確定的,但在最近一年卻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投資者都不會去介入去承受浮虧,他們總是會想再等一等,最好等到最低點或者右側的位置再買入。

這個習慣,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是一樣的,個人投資者是因為投資理念不夠成熟,而機構無法忍受浮虧的原因在於:這筆錢真正的主人無法忍受浮虧。

以公募基金為例,“基民”總是傾向於買入前一段時間漲幅比較大的基金,拋出漲幅落後的基金(儘管這種做法常常是錯誤的)。在這種心態下,基金經理人即使對手中持有的股票長期看好,也不得不騰出相當多的倉位去追逐短期的熱點,保持排名不落後,從而背離價值投資的初衷。

還有,市場經歷長期下跌之後,開始回升到一定程度。基金經理即使看好後市,仍然會選擇降低倉位。因為“基民”在忍受了一段時間的套牢後,一旦回到成本附近,就會急著贖回,進成贖回潮。

此外,公募基金有股票持倉的最低限制,這就導致了牛市高位時,即使基金經理認為市場上所有股票都高估了,也無法賣出。

私募基金經理沒有排名的困惑,卻有絕對收益的擔憂,他們的投資合約上都會規定20%左右的清盤線,去年很多私募正是死在10月份超預期的最後一跌上。

為了避免“慘案”,在某些極端下跌的市場,基金經理即使覺得目前已處於很低的位置,而且倉位也很低了,為了考慮投資人的感受,仍然會繼續選擇低位斬倉。

這裡又要說到巴菲特了,巴菲特之所以能在長期跑不贏大盤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堅持他的投資策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的資本來源於保險公司的浮存金,沒有贖回壓力。此外,由於他是價值投資的旗手,積累了鉅額的信用,也很少有投資者會懷疑他的決策。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人都曾是草根投資者,當初個人投資收益非常牛,可一旦掌管大資金,業績就變得平庸。

個人在總體研究水平上是比不上機構的,只有承認這一點,你才能學會利用機構的弱點,尋找最佳買賣點,比如說:

1、很多個股會遭遇非實質性利空,如果對公司有足夠的研究,都明白利空不會影響業績和估值。但

機構基於“回撤管理”或排名管理,必須要進行“反身性思考”:

多家持倉機構中只要有一家調倉,就會導致股價非理性下跌,囚徒困境之下,其他機構只能選擇搶先出貨,結果是股價在非實質性的利空下,連續下跌。

而這正是個人投資者最佳的買入點。

2、公募基金在牛市中為了保持排名,不得不參與被市場大幅炒高的熱點板塊,在熊市中為了保持排名,不得不抱團在某一兩個行業上。

而這正是個人投資者需要避免的事。

3、當某個行業長期被市場冷落時,研究機構會放棄對這個行業的跟蹤(新財富評比取消後更是如此),投資機構會放棄配置,可一旦這個行業起來,他們會因缺乏研究而手足無措。

而個人投資者可以始終保持對自己熟悉的行業的研究跟蹤,即使它不在市場熱點。

4、機構為了控制短期回撤,常常要放棄很多機會,而個人投資者如果研究得透徹,完全可以

利用自己“忍受浮虧”的能力,博更大的業績反轉機會。

4/4、散戶的最大優勢:自由的決策權

有一段時間,我同時做港美股,後來發現港股和美股中的個人投資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存在感,就放棄了。

因為一個市場上的投資者越成熟,股價也越趨於理性,那麼你的收益就越是隻能從公司的成長中獲得,還不如去買指數基金。

唯獨我大A股,因為投資者的不理性,才能產生“超額阿爾法收益”。

個人投資者的不理性,是投資理念不成熟,是可以學習進步的;但機構投資者的非理性決策,並不是基金經理的不理性,而是最終投資人的不理性,這是天生的制度缺陷,是利益不對稱的產物,是“信託責任”的負產品,幾乎沒有改變的可能。

散戶出身的明星基金經理馮柳曾說過一個

“輕研究重選擇”的觀點,意思是不要去追求在研究得比別人深,比別人透,而是善於總結別人的研究成果去做選擇題,把握好方向,提高決策質量。

個人投資者的弱點通常在研究的廣度上,但優勢是“有自由的決策權”,既可以利用時間的積累創造研究深度,也可以忍受長時間的浮虧,這才是個人投資者長期超越機構業績的唯二法寶。

價值投資,散戶拿什麼跑贏機構?

價值投資,散戶拿什麼跑贏機構?

首發於“思想鋼印(ID:sxgy9999)”微信公眾號,講述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