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價值,會因低估而回歸麼?

以史為鏡,可以知得失。《證券時報》2009年11月16日,有篇短文《B股:中國股市最後一個投資窪地》。

「報告」價值,會因低估而回歸麼?

最後一段如下:“B股是中國股市最後一個投資窪地。儘管A股市場2007年以來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但B股市場卻少有人關注,因而造成了價格低迷,成交量清淡的局面,所以不少B股價值被低估。同股不同價的現象比較普遍,

例如,按2009年11月13日收市價,南玻A股17.84元,而南玻B股卻只有8.99港元;長安汽車15.25元,而長安B卻只有7.70港元;價差達約一倍。與此同時,一批業績良好、前景光明的B股公司,也因為市場的低迷而被價值低估,

例如,杭汽輪B今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達到1.0571元,業績有兩位數的增長,但其市盈率只有11倍。

因此,可以說,B股就是中國股市的最後一個窪地。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強和國際熱錢的不斷流入,都將最終推動B股價值迴歸。

”文中,作者舉了當時B股中價值窪地的3個例子,分別是南玻B、長安B、杭汽輪B。不妨來看看2009年 - 2018年近十年來,3只B股的走勢(前復權):

南玻B:2009年11月至2018年11月,區間漲幅-9.63%。慘烈。

「報告」價值,會因低估而回歸麼?

長安B:2009年11月至2018年11月,區間漲幅29.14%。也比較慘,但至少錄得正收益。

「報告」價值,會因低估而回歸麼?

杭汽輪B:2009年11月至2018年11月,區間漲幅-1.87%。慘烈。

「報告」價值,會因低估而回歸麼?

作者的判斷“B股就是中國股市的最後一個窪地”,是一個靜態估值,沒有問題。但未來價值是否能順利迴歸,僅由當前的靜態估值是無法完全決定的,因為企業的“價值”本身也在動態變化中。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一家低估的公司,隨著時間流逝,也許會迎來價值的迴歸,也許迎來的是價值的毀滅。貴的可能會更貴、賤的可能會更賤。僅僅因為低估而買入,並執著地心懷“價值終將回歸”的心態長期持有一家公司,不靠譜。長期來看,一家公司未來的價格取決於未來的盈利能力,或者說是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而未來很難預測,甚至可以說不可預測(我對“保守估計xxx公司明年業績增長至少有15%”這種推斷一直持保留意見,但類似的推斷和預測已經成了研報中約定俗成的套路了),這大概就是投資的奧妙和關鍵所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