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一線老師,以你現在的工資水平,在你的工作地工作幾年可以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呢?

I一生忠橙I


這個問題看來要火,兩個痛點,老師工資和房價!我想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各個地方還是會有很大差異的。座標,江西撫州,一個五線城市。我,一介草民,鄉下老師一個,也來談談工資和房價的比例問題。



首先看看工資,從網上調查來看,江西老師工資在全國不算高的,但也不會很低,中等水平吧。我,教齡20年,中小學一級,這個職稱的工資水平也算是當地老師水平的中等偏上了。打卡工資4100元(包括百分之三十績效和三百元每月的鄉鎮補貼);每學期結束髮放百分之三十績效工資,一年大概六千;還有邊遠山區津貼,年終發放6000元。這樣算來,一年到手的工資五萬多。


再來看看房價,雖然撫州是個五線城市,但是房價並不低。自從碧桂園,恆大等一線房企入駐以來,房價便雞毛飛上了天,眼巴巴從五千一平到七千,八千,現在最高的地段房價已經達到一萬二一平米,比較偏遠的地方也突破七千每平米。折中算一下,普通地段,八千五左右一平方。100平方就是85萬。這樣算來,不吃不喝,所有工資一分不少都存著,需要17年工資才能買一套房。

但是,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基本的生活消費還是要的,孩子上學,供養老人,家庭開銷,每個月省了又省,三千塊是要開支的了,這樣一來,每年就只能存下兩萬塊左右。要存夠首付都要十幾年,如果想要全款的話,需要四十幾年。當然,這一切都是最好的預算,房價不漲,無病無災。有的人可能要問了,那怎麼老師基本都在縣城買了房呢?這倒是事實,但是怎麼買的?傾全家之力,背上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房貸,過著表面還算光鮮,其實入不敷出的生活。


周老師的工作室


說到房子這事,我想起一個同事,那真是一把辛酸淚啊!

結婚的時候,男方也沒錢,他們租房結婚了。過了兩年,還不容易買了一個二手頂樓,後來離婚了,女方帶著孩子住在破舊的房子裡,到了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還有母女倆的哭泣。

孩子快上高中了,她就打算在高中附近買一個房子,看中了一個小面積的,最少18萬,當時她手裡連5萬都沒有,於是開始籌錢,結果錢還沒籌到,房子就已經賣了。她沒辦法,就在高中附近租了三年房。

孩子上大學了,她又回到破舊的頂樓,希望能等待拆遷,到現在也沒有消息。

這個女老師現在掙5000多,我們這裡房價也是5000多,如果買100平米的房子,需要50多 萬,再算裝修費和家電20 萬。按照現在的工資,一年掙6萬,需要12年不吃不喝時間,而且工資以前是從一千兩千三千慢慢的漲,漲不過房價,工資買房真的太艱難了。

我的女同事到現在還沒有買房,因為她還在供孩子上大學,不敢花錢,怕孩子將來讀研讀博費用高。

這就是目前普通教師的生活狀況。

我現在工資6000多,如果買100平米的房子,需要70萬,需要十年不吃不喝,有很艱難。過上富足的生活是我的願望,朋友們,說說你的買房情況吧!


中考政治劉老師


我是貴州某縣城高中教師,2016參加工作,打卡工資3700左右;班主任一個月600,一年有9個月;年底績效9000。一共58800。這裡房租5000一年,吃酒錢一家200,特殊的多點。生活費雜七雜八,好好存錢一年可以存3萬左右。房價4000左右毛胚房,總價400000,裝修15萬,全款17年就差不多可以了。不過可以貸款,首付0.3也就12萬,聽說裝修也可以貸款,加上維修基金和上稅,15萬差不多了,也就是5年。貸款40萬左右,20年還清,一個月還2200,裝修貸只能在銀行帶,三五年還清,所以買房後的三年,基本上不能花錢。總體還是可以的,反正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易水斷橋魂


粗略算了一下,頭一次發現我竟然那麼厲害,如果只看工資和當地房價,我簡直應該幸福感爆棚。

座標河南豫東某貧困縣,但屬於教育大縣。全省前五的省重點高中,從教八年,職稱還只是中教二級(簡直還是個渣渣)。

如果只算國家發給我的工資,每個月是2300+,不過我們學校還偷偷的發一部分績效和課時費,也有2000+,高考獎高一高二10000+,高三時20000+,公積金200+太少,就不算了,平時有一些考試監考改卷的補助,加起來一年7-8W吧。

我們縣房價就按4000算吧。一百平的房子,總計40W,如果不吃不喝,五六年就可以了。

當然,算上消費的話,在縣城花一半留一半,十年可以買下一套100平的房子。

事實上,我們學校好多老師都是雙職工,這樣的話兩個老師的工資一個攢起來,一個花掉,合兩人之力,五年一套房子問題不大。

不過,我以前回答過自己的工資,這個應該不具有代表性,好像我們縣其他學校的工資沒有這麼高。在這裡只供交流,如果有同行尤其是前輩們覺得同處一地,我這個工資一定是吹牛,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最後再多嘴說幾句,拿同樣多的工資,說五年的工資等於一套100平的住房,和說自己月薪6000,總覺得幸福感完全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參照物的問題了吧。畢竟在小縣城,100平的房子並沒有什麼值得說道的,幾里外的農村,哪家住房不是兩層打底,200平起步呢)


金牌小書童


說說我自己吧。大四實習,去了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下面一個鄉鎮初中,太窮了。畢業後,進了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一個城區高中,工資當時拿到手不到3000,當時的新房價格也差不多這個價格。但是因為家裡沒有什麼經濟支持,我估計幹十年也付不起首付。果斷辭職來了廣東。先珠海做了一年銷售,由於不能長袖善舞,還是教師更單純。先在機構做了一年,一個月拿到手5000多,幹了半年進了民辦學校。學校拿到手一個月差不多7000左右,包吃住,然後自己想著早日能縣城付得起首付娶得起媳婦,週末基本是用來機構或者自己代課了,常年無休,差不多幹了三年。沒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然後在15年底,廣州老城區荔灣西村首付了一個62平的老破小。當時房價還比較低,我記得看了幾個樓盤,蘿崗的實地常春藤1.2萬左右,現在3萬左右了。這幾年房子漲幅太大。然後現在心裡平和了很多,不再想著房子了。現在太貴了,買不起了。先安心做好工作吧!我覺得吧,既然選擇了做老師,就不要想著買房,先安心做好本職工作,然後一切隨緣吧!


背影那麼帥


說來慚愧啊……感覺上對不起父母,下對不起妻兒……

我和妻子是同學,91年7月參加工作,在一所農村初中執教。9月結婚,父母給買了一個板夾泥的,42平米的小房子,當時父母住的也是土房,也是40多平米的。當時工資135.5元每月每人。

對於工資的記憶記得清楚的就是參加工作那半年只給開一半工資,後來哪年漲的工資不記得了,只記得是變成了520元,再後來是2002年(這個還是前幾天翻出個本才看到的),工資變成了848.5,再往後就不知道了,現在已經到手將近5000了。最困難的時候,孩子幾歲,大夏天的,一毛錢一斤的西瓜都買不起,因為兜裡沒錢啊……😭

對於房子的記憶,土房換成磚70平米磚瓦房時,土房買了14000,磚房41000,差價又是父母給的……現在住進了90平米的樓房,那因為我們農村樓房價格低,將近2000一平米,這次沒有麻煩父母,都是自己付的樓款。樓房才買三年。

去年,在大連給孩子30年按揭買了一棟88的樓房,12900一平米,首付選了最低的百分之二十,付了20多萬,每月還房貸4600多元,裝修10多點,包括傢俱家電。而這些又得益於我父母在我結婚後先後給我的20多萬(所有都加在一起)。孩子在今年過年時說,現在真難,咱們家三代才在大城市買了一個樓!這句話讓我聽了覺得好心酸😔……


-緣如水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真的很奇怪,以我們老師的收入,怎麼算也買不起大房子,但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很多老師都有兩三套房子了!


真的很幸運,我參加工作時,房價還沒那麼高,學校還可以自建房。那個時候,工資每月1700元,學校每平方1400元,就這樣工作三年,有了第一套房子,而且是大房子,雖然之後還了近十年的貸款,但是並沒有感覺影響生活質量。

其實,當時看中的是學校旁邊的一個小區,是學區房,而且上班非常方便,當然均價3900平方,一月工資1700元,根本不可能。就這樣,等了十年,工資漲到4000多,這個小區的房價依然不高,只有5400元一平,然後就順利在這小區買了一套二手房。

之後,學校建立新校區,專門劃出建家屬院的地方,預計價格在5000左右,但是由於政策的變化,一直沒有動工,就這樣房價短時間內從5000元漲到15000元,本來還有機會擁有第三套房子,現在看來,遙遙無期了。



對於新入職的年輕老師,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每月3000元的工資,面對1萬到1.5萬的放假,只能“望房興嘆”,所以有些年輕老師即便結婚了,也只能住在學校的週轉房裡。


贏在高三


我在農村小學,目前到手工資3800元,我們縣城的的房價均價在每平米8000元,購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按80萬元計算,不吃不喝在工資不上漲的情況下需要17年半。如果除去日常支出,省吃儉用爭取每個月攢下2000元,一年24000元的話,需要33.3年可以攢夠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的錢,就是不知道30年以後得房價是比8000一平米貴還是會比8000一平米便宜!如果是按揭購買的話首付百分之三十是24萬,需要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攢5年,如果除去日常支出還是每個月攢2000元的話,需要攢10年,這僅僅是夠首付用的,還不包括購買房子時所要繳納的其他款項,如果計算上購買房子的所有款項以及裝修費用保守估計需要17年的時間。17年後如果房價上漲了,那麼這近20年所攢的錢還是不夠首付。以上計算沒有把公積金計算在內,現在個人每個月扣除公積金463元,20年的應該有222240元,希望可以抵消這近20年的房價的漲幅。可是公積金貌似好像不可以一次性取出這麼多錢吧!綜合分析,個人省吃儉用一輩子,可以擁有一套自己按揭購買的房子!然後在退休以後繼續過著清貧的生活,並且要保證退休以後得身體健康,因為還要還二三十年的房貸!不知道我算的對不對!可能有一些計算的不合理的地方。


海的那邊143183975


十五年教齡 買100平米我這裡的毛坯房 22年 我這裡是郊區

如果是市區 大約44年

還好我以前膽子大2008年時 房價6000時咬牙買了 要不然我不可能買得起了

現在我一個月工資能買我這裡三分之一的平方 如果是市區我的月工資能買六分之一得平方

想起來都嚇人

我曾經和我老婆算了下 就算現在工資不變 一直這樣 我夫妻倆 從現在到退休 所有錢一分不花 賺得錢剛好買我今天住的房子

可怕


快扶我喝藥去賣餅


這個問題很籠統,情況很複雜,以本人兩代人買房經歷舉個例子。

商品房交易是在90年代末全面鋪開,如果能在2000年左右殺入,那麼這就是浮雲。當時四川中年教師工資大概在400左右,省城成都房價一千多到兩千多不等,家鄉縣城房價300,我的姨媽是一位小學高級教師(相當於現在的中一),工資400多點,姨父是一位醫生收入超過姨父,如果買房壓力其實不大,不過肯定是沒買啦。姨父選擇了買車。

到了2005年後,房價開始暴漲,這時她的工資大概在800多,成都房價已經4000到6000,老家1000左右,這時是最後一次機會,因為姨父病重,所以沒有買。

2006年後,工資和房價一起插上了翅膀,房價漲幅又二倍於工資,到姨媽2009年想買房時,成都房價突破7000,縣城房價突破3000,工資大概2000多準備退休了,姨父已去世,家裡只有存款大約5萬元,縣城房屋總價大概30萬而且無法貸款,最後是找親戚借了25萬,直到2013年才還清。

上一代人買房,其實壓力不大,如果壓力大,其實是自己沒看清楚局勢。

我的老婆和我於2010年結婚,當時她工資大概1400,算上課時津貼(高中才有),住房公積金,一個月的考核工資,升學獎每三年合計幾千,大概年入4萬,一個人想買房得不吃不喝8年。當然有我姨媽血淚史在前,我們肯定沒有等待,直接就買了,一次性付清,用掉了我們的所有積蓄(大概八萬)和父母的支持(二十萬),裝修完畢入住時,欠款十三萬。當年過年手裡只有四百。直到2013年還完欠款。80後不算太難,如果能咬牙硬著頭皮上,現在基本有車有房了。

可憐的是90後,我老婆一個搭檔。現在月工資2800,其他所有公積金等加上年入6萬(在本地還算90後教師裡收入尚可的),一套房子總價已經突破100萬。不吃不喝得17年。所以給人感覺掉進錢眼了,輔導機構上課,自己辦培訓班,吃輔導資料回扣,他自己也覺得自己挺那啥的,堅持的底線就是不強迫補課、上課該講的都講完。兩口子一起幹(都是教師),用了4年時間(縮短了一半),搬進了新房。

現在買房,那沒有六個錢包或者在一個有灰色收入可想的學校,那只有節衣縮食,一個人至少得十五年往上。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