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赣州的经济总是发展不起来?

Hello小黄同学


从小就生活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我觉得赣州经济实力确实有些落后。2018赣州户籍人口981万,经济总量达到2800亿,,人口将近一千万,超过中国97%以上的城市。2018全国GDP排名赣州92位,赣南十八个县,将近一千万人口=等于2800亿,怎么看都觉得少了点。每年外出务工人口流失严重,18—45岁人居多,过年了才会想回家小住几天。赣南地区的大山真的是太多了,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群山环绕,交通实属不便,只有章贡区和南康信丰有些盆地。国家对整个江西的投资扶持力度也是不多。据了解赣州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慢慢的加快了脚步,振兴赣南苏区发展有了点起色,2018年赣州经济增长9.3%,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比全国各省高2.7, 0.6个百分点。 赣州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改善,交通方面也比前几年方便了许多 赣州发展成为一个二线城市只是时间问题,以后的成长道路任重而道远。


小鹏友号


赣州就如同安徽的芜湖,同样都是地理位置更好,但经济始终被省会压一头。

同为临近的中部省会,南昌的竞争力始终弱于武汉和长沙,而这已经是集江西全省之力发展的结果。事实证明,中西部省份几乎都是省会独大,成都、合肥、武汉、长沙、南昌都是如此。

赣州的地理位置更好,是江西面向珠三角的南大门。而且赣州的经济基础也不错,理应成为江西省的经济副中心城市。但江西最好的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南昌,赣州的副中心地位名存实亡。


所以才说赣州就如同安徽的芜湖,芜湖本来是安徽省最发达的经济中心,合肥只是从县城发展的省会,但现在芜湖的经济总量却不到合肥的一半。

赣州的命运和芜湖一样,但安徽省已经明确芜湖为安徽省的双核心城市之一,芜湖也已经成为全国百强市。而赣州却一直不温不火,这一切都是因为南昌。

江西要想强大,必须拥有一座发达省会,和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副中心城市。江苏省会南京的经济始终不如苏州,这并不丢人。所以南昌应该大力支持赣州的经济中心建设,一城独大并不能带动全省经济的发达。


坚果旅行


赣州人口970万,去年GDP2800亿。人均不到三万远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在许多外地人眼中赣州还是原来的赣南贫穷落后的山区。2011年国家为振兴赣南老苏区给于赣州许多优惠政策如一股春风吹遍整个赣南大地。目前整个赣州发展迅猛连续多年经济增幅全省第一。在全国GDP排名从百强外上升到86位。今年预计GDP为3100亿左右,赣州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极阶段。随着昌赣.赣深.长赣厦高铁建成通车加上人口优势赣州经济更会爆发式增长!

大部分人客观认为赣州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是处于山区交通落后,人口流失,没有大型工业做基础。目前市政府把脉赣州发展方向提出主攻工业三年翻翻,引导在外赣商回赣投资兴业。大力推进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赣县区稀金谷矿业,章贡区青峰药谷医药产业,南康区家俱产业,龙南及信丰县电子产业。相信以后赣州更美好,为家乡人点赞!


赣州小可爱


确实,赣州的面积和人口在全省都是排名第一,属于大市。但是赣州的经济总量一直很小,占全省GDP的比重远远低于人口和面积的比重。因此,赣州给人以大而不强的印象。尤其是赣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偏低,也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和知名的企业。

我并不认同赣州经济总是发展不起来的观点。从赣州经济史看,赣州一直在进步。比如,在2000年,赣州市GDP268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2524亿元。2000-2017年赣州市名义GDP由14.1%,和同期全省的14.8%的平均水平差的并不大。

赣州虽然面积大,人口多,但由于地处山区,可利用的土地并不所。“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就是赣州土地利用的现状。地形崎岖,真正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农业用地的面积并不多。因此,赣州的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这种局面和当地崎岖不平的地形有很大关系。

第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赣州的经济发展薄弱。赣州有丰富的矿产、农业资源,但受限于技术,很多资源都是贱卖到了外地,在本地没有形成产品加工链。比如,赣州的稀土和钨矿存储量全国第一,但当地却没有出现矿产深加工企业。大部分都是开采出来简单加工就出口海外了,国内没有赚到什么钱。很多人就说,价值黄金的稀土却卖出了白土的价格。

综合来看,有两个因素制约了赣州的发展,一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二是赣州原有产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大产业。


2012年国家出台了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给了赣州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赣州的基础设设施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大量建设。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在大力投入和转变发展方式。

比如,赣南脐橙已经成为了全国地理标识,知名度提升的同时带来和销量的增加,很多果农因此获益。再如,稀土企业整合,给稀土的开采、加工提供了契机,为赣州的矿产资源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财经知识局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几年赣州的发展还是可圈可点的。首先十年前赣州市的城市经济总量仅为两百六百余亿,但截止到目前赣州经济总量已经高达两千五百余亿,短短十年赣州的经济总量就翻升十倍,在全国各大城市当中都算是为首屈一指。


当然赣州目前的经济总量与其人口总数还是不相匹配。首先根据去年江西城市人口数据调查统计,赣州城市常住人口高达一千万,成为其省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而相比较之下中部六省当中,例如武汉、郑州、长沙等较发达省会城市,其城市常住人口也不过千万。由此可见,赣州在城市发展基础上已经有与发达省会城市同台竞技的实力,而缺少的只是时间沉淀与积累,我相信未来赣州城市发展大有可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赣州还是其省内面积最大的城市。根据数据统计,赣州国土面积达到四万平方公里,占据江西省四分之一的面积,其国土面积在江西省内十一座地级市当中位居第一名。只不过赣州虽然地大、人多,但其可利用土地并没有多少,虽然没有达到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步,但也与之相差无几,这也是造成赣州至今为止发展较为落的原因之一。就好比如说赣州是“江西南大门”,是江西离“珠三角城市群”最近的城市之一,但前期一直因为道路崎岖交通并不顺畅,直到这几年才有所改善。

其实我个人认为赣州甚至说整个江西的发展机遇已经悄然而至,而这一发展机遇的关键就是“京九高铁”。众所周知京九高铁是我国继“京广高铁”和“京沪高铁”之后的又一条贯穿南北的高铁大动脉,目前“京九高铁”江西段已经全线进入最后的施工阶段,预计在明年底即可实现通车。届时将连接起九江、南昌、赣州等沿线江西多座发达城市,对于江西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此外还有“京九高铁广东段”,也就是京九高铁赣深段,该段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在后年底实现通车。届时将有效加强江西省与“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当然对于江西南部城市例如赣州以及广东东北部城市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京九高铁”贯通后,江西则可以通过京九高铁安徽段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南京、苏州以及上海等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联系,对于促进江西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可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赣州虽然目前经济实力与发达城市相比还稍有不足,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未来赣州将作为连接其省会南昌与广东省会广州和深圳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其未来城市经济发展前景可谓是十分广阔。而现在赣州首要目标应该是加强城市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只有如此形成产业规模的赣州才能在未来城市发展平台当中拥有一席之地。


抵制抵制地域黑


再一方面就是赣州地理位置不是很好,虽说离珠三角和福建近,但是赣州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带,城区又是被山围绕着,就修建一条铁路都比平原地区的城市多花费很多资金,所以这从很大方面阻碍着赣州的外向发展。

不过随着赣州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还有赣州港、南康家具城、赣龙复线动车组等的开通,以及近几年即将要开通的昌吉赣高铁和赣深客专,我相信赣州的经济必将腾飞。


唐逸涯


首先我不同意说赣州经济总是发展不起来这一说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全国都是这样,京广上深、江苏、浙江、山东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且平稳,福建、辽宁、山西等省随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较大,发展速度迟缓。

经济发展包含很多内涵,同时也受很多因素制约,俗称天时、地利、人和,因地制宜与特色经济,还有底子(那是基础)。

赣州处于广东、江西、福建的内陆交界,山丘地势,交通及基础薄弱,产业不明确,以农林牧延续,矿山资源不占优势,开发技术落后,深加工附加值不高,旅游开发无特色及滞后,给经济发展增长率不高。

经济发展速度并不代表经济质量优,假如以牺牲环境赢得经济速度,那么治理环境将会付出沉重代价,不如稳健发展平稳增长。

赣州有青山绿水,如果再有百姓安居乐业和谐安康,再有好的长远规划,产业结构合理,那必然会优质发展。


文言44


赣州靠近珠三角,可承接产业转移,但最终结果是竞争不过东南亚,始终想不通道理,是劳动力成本,物价成本,营商环境成本太高了吗?一个水电和物价都和发达城市一样的地方,有何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就不能因城施策,低物价,低生活成本不是人口回流和产业转移的关健吗?所以赣州要发展,现在不是向发达地区学习,而因是向东南亚国家学习。先把工业的蛋糕做头做強。


天南海北2016


我在赣州的一个县城,每天开往广州的大巴8趟,火车两趟,坐火车看到上车基本在两百人左右,不要说人才,技工类的都不在家乡,发展个屁。赣州产脐橙和稀土,也没有给当地改变什么,东西贵到超过广州深圳。工资2000几房价5500。不过还得谢谢老板们,至少还是青山绿水。他们没有搞好至少也没有搞烂环境。


蓝色的记忆23


江西省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倾向于赣州市,不应该整天就知道喊昌九一体化,昌九享受省里的资源已经是突破了所有的江西地级市,如今的GDP还不如赣州市的发展,九江市已经快被上饶市赶超,九江修再多的高铁都没用,都是为安徽以及湖北省提供便利。再过两年上饶都把九江甩在后面。所以期待赣州市2018年GDP突破3000亿大关!为赣州取得好成绩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