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每个人都有选择心理性别的权力。


2018年11月26日,微博被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承包了,这位在抖音上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女孩”,在微博上发布了自己的一则道歉信,为自己的整容而向广大的网友道歉。

这恐怕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整容而对大众道歉的网红。但与大多数艺人的整容不同的是,他整容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女孩子。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他就是因男扮女装而走红网络的abbily,中文名叫作王嘉飞。在抖音上,他经常一身超短裙打扮,配以长卷发外加时下流行的项圈,加上火辣辣的热舞,没有人能看出来眼前的妙龄少女竟然是个骨架娇小的男孩子。

他因此获得了一众粉丝。然而男性终究是男性,外表上的男性特质不可能完全地通过化妆的技术进行遮盖,仍旧有很多粉丝认出了他的性别,纷纷指责他是“女装大佬”。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整容之前的abbily


王嘉飞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女孩子,去做了整形手术,但遗憾的是,整形手术并不是非常成功——整形后的他虽然外表更接近女性,但是神态上却僵硬了很多。

当今的中国,对“女装大佬”或者伪娘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女装大佬和伪娘,这在一定程度和中国传统的男女观念有冲突——在传统的审美观里,男性被要求阳刚、健壮,而非柔美、娇弱。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受传统性别审美的影响,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堂堂正正的男人穿女装,不是变态就是有病。

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女孩子穿男装中性打扮常常受到追捧,男孩子穿女装女性打扮却受到指责,这在双标之外,还有对男女性别的歧视。

那些爱穿女装的人,既不是变态也不是有病。他们只是没有我们那么幸运,一生下来就按照社会认同的性别进行归属,而是不幸地被遗失在性别之外,因此不得不一生都去寻找自己的性别。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例如大家最熟悉的女装大佬海明威,他终其一生都活在性别困扰之中。

时至今日,网络上仍旧有很多海明威的女装照片流传,但海明威并不是一个女性特质明显的人,甚至还是大家心中硬汉的代表。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海明威的女装,仅仅停留在童年阶段。

说到海明威的童年,就不得不提他的母亲格瑞丝,格瑞丝喜欢女性饰品,喜欢用女性饰品打扮女儿,但是总觉得儿子海明威五官清秀,扮起女装更好看,于是常常引诱海明威穿女装,并与大一岁的姐姐一起拍“双胞胎姐妹图”。

照片中的海明威,端坐在右侧,穿着女装,留着头发,戴着绣花帽子,手里抱着洋娃娃,旁边用花朵装饰的摆拍——比姐姐更像是女孩。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把海明威打扮成女孩——这可能也是为了圆格瑞丝生一对双胞胎的梦想。

众所周知,海明威的整个家族都非常喜欢自杀,为了探究家族自杀之谜,海明威的孙子约翰写了一本书叫做《海明威家的厄运》,其中提到:格瑞丝经常压抑海明威的男性特征,在过度的压抑中,海明威对头发产生了迷恋。

海明威的许多著作中,人物都有“双性化”倾向,比如《伊甸园》。但是令海明威成名的是《老人与海》,所以大众普遍对海明威的印象都是硬汉。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印象,更有可能是海明威的对抗——有研究者认为,这位一世标榜雄性与阳刚,以乐于展现压力下的风度著称的文学家,其实怀揣一种补偿心理——正因为他的内心对性别倾向有深度忧虑,才会这样张扬自己的男性力量。

海明威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性别,这也包括性取向。至今海明威的性取向众说纷坛,他与菲茨杰拉德之间的故事,仍旧被人津津乐道。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海明威家族的自杀是一种魔咒,“女装大佬”也是一种魔咒:海明威的儿子格雷常年穿女装、带耳坠,甚至最终做了变性手术,这也很难说完全没有父母的影响。

生活中,一些母亲因为自己的偏好而常常会把自己的儿子打扮成为女性,《恶作剧之吻》中的江直树从小就被母亲打扮成女孩,但很少有人会在意,在社会环境并不友好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如今已经成功变性的舞蹈家金星在自传 《半梦》中写道:

“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有了性的意识。在三岁以前,我总是跟着妈妈到女澡堂洗澡。我觉得很自然,没有什么害羞的心理。到了五六岁时,妈妈让我跟父亲到男澡堂去洗澡,我却感到不自然起来。”


心理学家指出,婴儿在两岁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人是分为不同性别的事实,虽然对性别这个概念很模糊,但是已经能够感受到两者的不同。在婴儿两岁后就必须有意识地进行性别教育,不然很容易将孩子带入性别误区。

这也是离婚判决中,为什么常常将孩子判给同性别父母的原因。同性别的父母和孩子相处,能够避免孩子模糊自己的性别。丧偶式育儿的家庭里的男孩常常比较敏感、脆弱,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父亲的陪伴,常年和母亲呆在一起,就会在不经意间模糊自己的性别。

而在社会性别归属鲜明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不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性别,会被社会的性别观念所冲击,从而失去自己的性别。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什么是性别?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只拥有生理性别,心理性别是后天才拥有的。

男性和女性在后天的教育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心理性别,比如通常人们会倾向于教导女孩子安静,而鼓励男孩子冒险;给女孩子买洋娃娃,给男孩子买钢铁侠;给女孩子擦口红,给男孩子买游戏装备……所有的一切会不断地加强孩子对于自己性别的认知。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抖音上爱穿超短裙的abbily,显然是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发生了错位:他的生理性别是男,而心理性别是女。

其实实际生活中,类似于abbily的人有很多,还有一部分,在没有外界诱导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体里还藏有一个潜在的性别。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这也是奥斯卡获奖影片《丹麦女孩》的原型故事。丹麦女孩的原型叫做莉莉·艾尔伯,当她还是个男孩时,他的名字是艾纳尔·马格努斯·安德烈亚斯·韦格纳,简称艾纳尔·韦格纳。

艾纳尔在21岁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里还有一个女性,他按照世俗对男性的要求和标准成长,并按照男性的标准在21岁时和美术学院的女同学格尔达·戈特利布成婚。他知道自己渴望成为女孩,纯粹是一场意外。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那年,艾纳尔为了代替戈特利布的一个缺席的模特。他应邀穿上了丝袜和高跟鞋,从此,艾尔伯开始对女装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感觉。艾尔伯从此掉入了女装的坑,并一直幻想成为女性。

后来在妻子的鼓励下,1930年,莉莉去德国做变性手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接受变性手术的人。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虽然遗憾的是,莉莉在1931年因子宫移植手术的失败而离开人世,但是他的存在仍旧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人们第一次开始正视并审视自己的性别。

艾尔伯与金星不同,金星在三岁之前接受的是女性化的教育,这对他后来模糊性别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艾尔伯的变性,则是完全意外的结果。——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弗洛伊德的一个学说: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双性恋。

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心理双性恋”的概念,也就是“每个性别表现另外那个性别的某些特征”的观点。他认为我们身上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一些特征,这些构成科学领域里最含糊不清的概念”。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基于弗洛伊德的言论,性学家认为:人的性取向可以是流动的。同理,人类的生理性别是固定不变的(手术除外),心理性别却是流动的。

这一理论证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性别认知障碍。毕竟,谁心里还没有个小公举、小王子啦!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抖音abbily不过是放大了自己的小公主而已,他不必为自己心中的小公主而向任何人致歉。

但是对于abbily个人而言,他跑去整容最大的原因还是粉丝职责他不像个女孩子。他为了让自己彻底脱离男性化特征,拥有一张符合俗世性别审美的女性化的脸而跑去整容。

结果却刚好本末倒置。


抖音abbily与海明威:他们不是女装大佬,他们只是寻找自己的性别


其实,abbily是不必为了迎合观众的性别审美而刻意整容,更不必因为自己的长相不完全像个女孩子而感到自责与羞愧。

无论选择了哪一种性别,只要你勇敢地认同自己的选择,就获得了尊重与胜利。性别遗失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你畏惧俗世的流言,活在男性与女性的纠结之中,迟迟做不出选择。

就像是金星当初选择变性手术时父亲的寄言一般。每一对父母都天然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依照生理性别去生活,但假设命运将你引到了另一条路上,你也要寻找到自己的性别,并与之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