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有不少車型賺足了眼球。有這樣一款車,它有著合資大牌的名號、用著主流暢銷車型的平臺、還是個符合趨勢的純電動新能源車型。怎麼?是不是有點陌生,感覺這臺車好像沒見到過?其實它是東風本田和本田技研共同研發,掛著合資自主品牌“思銘”的車型,正式稱號為X-NV。這臺車與廣汽本田理念VE-1是兄弟車型,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正式上市。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在國內又一群自主品牌的血統比較洋氣,它們同時有著外資方的合作背景,同時又有著中資方的身影。它們通常被我們稱作“合資自主品牌”。前一段時間車行哥曾經籠統地談過合資自主品牌的出路如何,大體來看結果都不太讓人滿意。最近,合資自主品牌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被一汽-大眾成立的新品牌“捷達”再次帶出熱度。思銘這個品牌也在沉寂多年後發佈新車捲土重來,既然“捷達”看起來有市場,那思銘的前景又如何呢?

思銘的來歷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思銘在合資自主品牌裡出現得比較早,當年第八代思域(FD2)在東本停產後,FD2的相關生產並沒有停止。畢竟FD2在第九代思域上市的時候還不算落伍,不論外觀設計還是技術先進性都還有良好的競爭力。過早停產顯然有點虧,當時恰逢政策對合資車企有一些要求,東風本田便成立了自己的合資自主子品牌“思銘”,目的有二——既能滿足上面的要求,又能榨乾尚有熱度的老車型的最後一點利潤。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東風本田思銘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款車型,首款車型的名稱同樣也叫思銘。思銘在第八代思域的基礎上打造,為了不讓其與第九代思域直接競爭,思銘車型的大多數“高檔”配置都被閹割,這樣一來,思銘的售價被拉低不少。這樣的車型在當年的市場上相當有競爭力。上市之初的思銘月銷量幾乎都穩定在1500臺左右,最高峰時甚至達到過3000臺/月。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畢竟這臺車的性價比實在太高,第九代思域雖然是FD2的換代產品,但骨子裡與FD2卻大差不差,這更是給了人們買思銘的理由。然後呢?沒有然後了,思銘滿足了本田對它的要求——發揮餘熱。既然餘熱已經沒有了,本田的做法就跟渣男一樣——你走吧,我不需要你了。思銘品牌從此退市,按照本田方面的官方說法,思銘將在未來推出新能源車型,再次迴歸市場。

為“雙積分”“廢品回收利用”成立的思銘能獲得認可嗎?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被雪藏了幾年的思銘最後的確回來了,東風本田也沒有食言。思銘在2019年上海車展上推出的X-NV正是一臺純電動新能源車型。它基於X-RV平臺研發,在外觀上也幾乎與X-RV/繽智一毛一樣。據悉,搭載一臺最大功率120kW(163PS)、峰值扭矩280N·m的前置永磁同步電機,與之搭配的是容量為53.6kWh的三元鋰電池組,NEDC續航里程為340km;快充時間為55分鐘、慢充時間約為9小時。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根據東風本田和思銘官方公佈的信息,未來思銘將會主打新能源領域。思銘如今已經具備了獨立研發新車的能力,加上其東風本田的大廠背書,未來也會在市場上投放更多的新能源車型。要知道,日本人一直都很務實,本田搞新能源車真的是為了市場嗎?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顯然不是,即便日本人行動速度再慢,如果認定了新能源車在以後可以成為企業的主要贏利點,那麼估計早在兩三年前,中國市場上就能見到本田的新能源車了。思銘這次發佈新車,並且宣稱以後將會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車型目的何在?車行哥判斷還是因為“雙積分”政策限制所致。畢竟東本的燃油車產銷量都非常大,但旗下一直都沒有主力新能源車型為其“擦屁股”,這種狀況若持續下去,對東本來說相當不利。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倘若旗下一直都沒有新能源車型,東本不僅在盈利方面會大打折扣。有了“雙積分”限制,廠家們生產燃油車就有了“配額”,如果配額不足,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造更多的燃油車出來,最後只能越活越憋屈。雖然現在的新能源車積分可以自由交易,燃油車企可以花錢去新能源車積分比較富裕的廠家購買“配額”,但目前國內有“往外賣”的能力的廠家也只有區區幾家。而且,人家定多少錢,賣多少分都不是買方說了算的。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因此,東本這才急急忙忙地成立了新品牌——大家心裡都清楚,燃油車才是重點,新能源車只是為了刷積分。由於國內對新能源車的需求總體來看並不算高,按照“雙積分”政策的要求,一個積分可以生產10臺燃油車,東風本田2017年全年賣出了727,025輛新車,也就是說如果東風本田今年銷量不變,那麼至少需要72702個積分。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按照X-NV的標準,每一臺車可以拿到3個積分左右,東本想維持自己的銷量就至少要賣出24234臺X-NV或同級別的新能源車型。談何容易!一個幾乎是全新的品牌突然殺入市場,不僅友商不待見,市場也會撇撇嘴。而且,如今國內市場對新能源車型的態度越來越冷靜也越來越客觀,新能源車消費者已經從原來的“是臺純電動就行”消費觀轉變成了“追求品質、性價比、可靠性和高續航里程”的較為成熟的購車理念。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因此,思銘單憑一臺X-NV想撬開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還有些困難。面對廣汽新能源、上汽一眾新能源車型、比亞迪、吉利等一大堆綜合能力更優秀的新能源車型時,思銘看起來就像是個初出茅廬的毛孩子。為了積分快速推出新車本身就說明了研發方面有些倉促,這樣的車在面對市場競爭時當然大概率會力不從心。

為了“雙積分”,東本居然把這個塵封多年品牌復活,還出了新車型

另一方面,當市場不認可這臺車的時候,對思銘品牌的好感度就會下降。廠家更急著推出新車,市場越來越不認可。這幾乎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要說怎麼辦?車行哥覺得東風本田和思銘都應該想清楚一個問題——市場優勝劣汰,廠家想通過銷售新能源車獲得積分,就必須推出讓市場滿意的車型,進入良性循環後,廠家和市場才能皆大歡喜。

結語:擺不正態度的思銘不可能成功

從目前來看,思銘的態度還是帶有幾分“玩票兒”的性質,新推出的車型在競爭力方面明顯有短板。看來東本主要還是在為“雙積分”的問題發愁。正如車行哥說的那樣,東本想通過售賣新能源車為銷售燃油車鋪路的打算沒毛病,但這個解決方案的前提是思銘要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畢竟現在補貼已經快沒了,新能源車銷售表現如何還得靠自己的本事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