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有人用雪崩來形容印度汽車市場的現狀,從前三季度的表現看這並不誇張,目前為止今年印度乘用車批發銷量還沒有出現過正增長。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印度汽車網站Autopunditz數據顯示,在連續兩個月同比跌幅超過30%後,9月乘用車市場批發銷量的跌幅終於收窄至22.9%,銷量也終於在時隔兩個月後再次回到20萬輛以上為222,809輛。

儘管如此,連續數月的大幅走跌還是讓今年前三季度印度乘用車的收於2,154,403輛,比去年同期減少超過41萬輛,同比跌幅為16.1%。


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去年9月,印度基礎設施租賃和金融服務有限公司IL&FS的130億美元債務部分違約後,導致印度國內資金流動性緊縮,融資條件趨緊,使得購車貸款利率持續升高,再加上今年國內經濟放緩、大選耗資嚴重、季風異常、消費者信心低迷等因素都讓今年印度汽車市場苦不堪言。

市場需求的持續走跌,讓印度的汽車行業面臨著嚴峻的困境。在印度報業托拉斯(PTI)的一份報告稱,過去數月內,印度各地的汽車經銷店已經裁減了近20萬個工作崗位,而汽印度車經銷商協會(FADA)擔心這種趨勢可能會隨著將來更多經銷商門店的關門而繼續。

不僅經銷商,就連汽車製造商們也在裁員。據路透社稱,印度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馬魯蒂·鈴木今年前6個月的臨時工人數平均減少6%至18,845人,而且自4月開始該公司更是加快了裁員的速度。此外,為了達到減少產量的目的,馬魯蒂·鈴木、塔塔和Ashok Leyland等製造商紛紛宣佈暫時停工,甚至要求員工強制性帶薪休假。

政府降低公司所得稅稅率刺激經濟

由於印度的汽車行業約佔印度經濟製造業總產值的一半,因此汽車行業較差的形勢已經對國內的經濟和就業造成不小的影響。而今年印度自身經濟的增速本就在不斷放緩,在一季度增幅僅為5.8%後,二季度更是收窄至5%,為六年來的最低水平。並且根據三季度車市下跌情況看,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可能會比二季度更低。


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或許正是重重壓力之下,9月20日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週五表示,為了扭轉經濟的放緩,印度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將從30%降至25.17%(包括所有稅項和附加費),並且這項優惠政策將從2019年4月1日1起就開始生效(即2019-2020財年)。

不但如此,尼爾馬拉·西塔拉曼還宣佈,為了推動”印度製造”計劃、吸引製造業投資,規定10月1日後國內企業或新註冊企業增加製造業方面的新投資,並能在2023年3月31日前投入生產,就可享受17.01%的稅率(包括所有稅項和附加費)。

同時,這兩類企業都不必繳納最低替代稅。當然,要享受以上的優惠稅收制度,企業就不能享有任何豁免或激勵措施。

在政府宣佈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之後,印度股市出現大幅上漲。印度標準普爾BSE Sensex指數上漲5.3%,創下自2009年5月5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該指數飆升了17.3%。同時,在美國上市的iShares MSCI印度ETF(INDA)也上漲5.3%,創下2013年9月4日以來的最佳收盤價,當時該股上漲5.5%。


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正如摩根大通首席印度經濟學家薩吉德·奇諾伊(Sajjid Chinoy)在一份報告中所說,減稅無疑將提振市場情緒,也可能會促進經濟增長,但在需求疲軟的情況下,投資公司將採取何種措施應對減稅措施還有待觀察。

可見,企業所得稅的降低的確會對印度的經濟產生的一定的積極作用。雖說,汽車行業此前提出的將汽車消費稅稅率從28%降低至18%的建議並沒有得到滿足,但企業所得稅的減少能從一定程度降低汽車成本,從而使得市場銷量也能出現增長。

誰才是跌幅收窄的真正原因?

不過,與此前兩月相比,9月各大汽車製造商的表現確有略微好轉的跡象。儘管,在主要14家車企中仍有11家的同比為負,但其中不少的跌幅都所收窄,比如馬魯蒂鈴木、現代、豐田、本田、日產和大眾。


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除大眾以外,這些汽車製造商都有一個共同點——近期有新車上市。

8月21日,馬魯蒂·鈴木旗下的Nexa品牌發佈一款跨界MPV車型XL6,9月30日馬魯蒂又發佈一款全新的SUV——S-Presso,並且這是鈴木在印度市場的首款Mini SUV。儘管,9月的最後一天,S-Presso才上市,但其9月卻批發了5,006輛。再加上XL6,9月這兩款新車就為馬魯蒂·鈴木注入了近9,000輛的新鮮血液。

9月,現代14.8%的跌幅僅次於斯柯達的9.2%,是當月汽車製造商中第二小的跌幅。而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Venue,甚至可以說這款車是現代的救星。今年5月上市以來,Venue的月銷量均7,000輛,8月和9月更是超過在印度市場深耕多年的Creta,成為現代旗下暢銷車型季軍。


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當然,Venue還有一位助攻,去年10月底重新上市的掀背車Santro。此前,Santro也曾在印度市場出售過,但在2014年年底退出。這一次捲土重來,將成為現代品牌中價格最實惠的車型。在上市初期,該車型的表現也非常亮眼,但隨著今年整體車市的走低,近期銷量卻只有3,000餘輛。儘管如此,近兩個月Venue和Santro還是能為現代貢獻上萬輛的銷量。

與鈴木和現代的新車相比,豐田Glanza的光芒就黯淡了許多。頂著印度乘用車最暢銷車型之一——鈴木Baleno豐田版的光環,上市6個月以來Glanza的銷量還是隻能停留在2,000餘輛的區間內,看著銷量過萬的Baleno嘆氣。但這樣的Glanza還是坐上了豐田在印度市場單月銷量的二的交椅,如此看來和鈴木合作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和現代重啟Santro一樣,今年3月本田也再次推出Civic車型,只是該車型的銷量比Glanza還要慘烈,除了上市當月售出2,291輛,其他月份的銷量均不超過4,00輛,7月和8月更是隻有百餘輛。實際上,本田跌幅收窄最根本的原因是,去年9月因City、WRV和Jazz的銷量大減而下跌了18.4%,使得今年的對比基數較低。日產和大眾的情況亦是如此。


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其實,9月雷諾能實現29.7%的增長,也是因為去年9月雷諾銷量同比下跌40.8%至6,434輛。截止今年8月,雷諾的月銷量已連續走跌21個月,哪怕是品牌最暢銷的Kwid銷量也日益下滑。只是隨著8月全新的MVP車型Triber上市並一舉成為品牌的單月銷量冠軍後,雷諾的銷量才有逐漸逐漸回暖的趨勢。要知道,9月Triber就售出了4,710輛,已佔雷諾月銷量的56.4%。

近期,印度乘用車市場不僅新車型多,新品牌也湧現了兩個。7月,來自中國的自主品牌MG踏入印度市場,在首月取得1,508輛的成績後,8月和9月更是突破兩千輛,9月更是憑藉2,608輛進入印度市場銷量前10品牌。與已在印度銷售多年的大眾、日產、斯柯達和FCA相比,MG的確是有一個非常耀眼的開始。

但與同樣只銷售一款車的新晉品牌起亞比,MG又有些黯然失色,特別是MG Hector和起亞Seltos都是緊湊級SUV。8月起亞就售出6,236輛Seltos,9月更是增加至7,754輛。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因為是Seltos的最低售價比Hector便宜20萬盧比(約合2萬人民幣),另一方面是早在2017年4月,起亞就在印度安得拉邦投資11億美元建工廠,該工廠佔地600英畝,年產能將達30萬輛,完全不用擔心產能跟不上銷售。


新車型、新品牌能否會成為印度車市的救命稻草?


而MG的古吉拉特邦巴羅達附近的Halol工廠此前產能每個月的產能只有2,000輛,哪怕提高後月產能量也只有3,000輛,根本無法和起亞相比。

9月印度車市跌幅的收窄確實值得人欣喜,只是背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政府降低企業所得稅推動經濟增長,提高了民眾的信心?還是去年各大車企的大幅下跌讓今年的對比基數較低?或許兩個方面的因素都有,但市場是否真的在逐漸回暖還需拭目以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