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一!我市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一二三”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因素增多,发展信心增强,实现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7项指标增幅居全省首位。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7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一!我市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分析,第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呈现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朝高质量发展迈进;三次产业协同增长,主导产业贡献突出;财政金融总体向好,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三大特点。

从增速看,全市生产总值414.97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快,明显高于年初预期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56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18亿元,同比增长1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23亿元,同比增长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59.7%和37.3%。

7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一!我市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

从民生看,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0.8%,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6元,增长9.4%,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9元,增长10.2%,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54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9%,超过序时进度5.9个百分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1亿元,增长18.1%。其中民生类支出合计64.06亿元,增长23.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1%。教育、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分别增长7.3%、20.5%和190.1%。

第一季度,我市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支撑有力,服务业稳步增长,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经济结构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特别是主导产业(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冶炼)增加值同比增长42.7%,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59.4%,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4.0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29.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5个百分点。

7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一!我市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市90个市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目前已实现投产入库73个,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2.5%,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1.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25.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个百分点,新增长点企业拉动有力。同时,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突出,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8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高于服务业增加值5.8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5.3%,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

首季我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9.47亿元,增长24.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3.39亿元,增长20.8%,从主要税种收入看,税性收入快速增长。

7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一!我市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

税收方面,可从一增一减从喜看民生变化和改革红利。记者了解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性收入达26.83亿元,增长25.5%,占比高达80.3%。于此明显对比的是,个人所得税0.98亿元,下降32.4%,个人所得税明显减少主要受到所得税改革的影响,所得税改革提高了个税起征点,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直接让百姓享受减税后的成果。

金融信贷方面,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29.21亿元,增长30.5%。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573.88亿元,增长102.9%;住户存款969.29亿元,增长16.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42.92亿元,增长14.8%。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64.11亿元,增长19.3%。

7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一!我市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

此外,外贸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全市进出口总值84.46亿元,下降15.7%。其中,进口总值23.08亿元,下降48.2%,出口总额61.38亿元,增长10.3%,增幅分别比1-2月和上年同期提高12.7和16.1个百分点。此外,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895万元,增长11.7%。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一季度经济分析,我市经济发展接下来仍需要关注投资动力显低迷、消费市场增速放缓、服务业发展趋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投资发展后劲、促进消费市场升温、加快服务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