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收入进入"亿"时代!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19.05.04 21:18

五一收入进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通讯员 李文渊

5月4日,记者从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320.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57亿元。其中,主要景区(点)共接待游客及市民267.56万人次。

五一收入进入

正值第三十七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5月1日至4日,洛阳市旅游年票景区和牡丹园总计接待旅游年票游客入园达10.82万人次。交通方面,洛阳市共发送旅客115.1万人次,客运收入3196.78万元。

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和洛阳市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分析结果显示,在客源市场方面,游客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省游客占比59.00%,外省游客占比41.00%。省外游客尤以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西、江苏、山东等附近省份游客居多。在洛阳市对旅游大巴、专列奖励政策的刺激下,北京、湖南、江西、山东、四川、辽宁、广东等中远途客源市场游客显著增多;浙江、陕西、山西、北京、江苏等省市自驾游客增长迅速,洛阳市接待游客客源市场半径正持续扩大,面向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显著增强。

五一收入进入

市县联动 全域“开花”

“五一”假日期间,洛阳市推出多种联动政策,集聚打造旅游目的地,实现客流有效引导。

龙门石窟5月份对三门峡、驻马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区游客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并在“五一”期间为游客准备了唯美的汉服表演活动,牡丹观赏区美丽的牡丹花开正好,为未能一睹牡丹风采的游客弥补缺憾。4天假期,龙门石窟景区共接待游客22.15万人次,同比增长72.37%;尤其是5月2日,接待游客量达7.5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栾川重渡沟、老君山等主要景区(点)举办“亲近自然,逐梦山水”主题活动,邀请全国游客免费喝绿茶,参与丰富有趣的网红游戏;4天小长假,栾川县共接待游客29.6万人次,景区接待游客22万人次。嵩县白云山景区推出“换装换优惠”、拍视频得礼品活动,为游客准备了门票优惠和精美礼品;新安县青要山景区、宜阳县灵山寺景区、宜阳县莲花公园推出持龙门石窟景区门票免票游景区活动,持洛阳市任意牡丹园门票半价优惠活动;汝阳龙隐景区推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凭相关证书免门票,同行人员均可享受门票半价优惠政策;宜阳县七彩花海景区推出门票3折优惠活动等。

五一收入进入

新景新式 大放异彩

小长假期间,洛阳市应天门灯光秀、冰舞间大型冰雪表演等夜游项目,九洲池、铜驼暮雨等新晋网红景点大放异彩,深受欢迎。节日前,九洲池开园,与不远处的天堂、明堂及应天门和周边现代建筑群形成一幅古今辉映的大美画卷,成为来洛游客的必游之地。2019花倾城·洛邑古城街头音乐节唱响洛阳,民谣、流行、R&B、乡村音乐等多种即兴互动形式打造的街头音乐盛宴精彩上演,游客在音乐中感受老城故事。孟津以黄河绿道为起点,开启慢生活、微度假。

“五一”期间,黄河“骑”遇,“孟”享生活,2019孟津黄河绿道骑行启动,骑手们从汉光武帝陵出发,沿黄河岸边的七彩道骑行,展示出满满的活力;多组家庭来到黄河绿道,参与“场景式”快闪,在现场垂钓、野餐、搭帐篷、放风筝。潺潺流水、茂林修竹、飞瀑激流、农家饭菜、竹林木屋都是绝美景色,栾川县王府竹海成为新的打卡地。

五一收入进入

文旅融合 产品升级

除传统旅游项目外,博物馆之都、城市书房都成为洛阳文旅融合新的名片,假日期间,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堂明堂)、城市书房等文旅融合产品,也通过形式各样的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来洛游客走进博物馆和城市书房感受千年古都的独特韵味。

洛阳博物馆在二楼唐三彩馆举办了唐三彩深度讲解活动,广大市民和游客一起感受了唐三彩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洛阳市各界朗诵爱好者在洛阳市多个书屋读书、座谈、诵读诗歌,参与大型快闪《书香花香颂洛阳》活动,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火红的五月,花香与书香一起绘就了文化洛阳的最美画卷。洛阳城市会客厅优惠大放“价”,智能、音效、角色扮演的互动体验,实景与科技结合,开启一段穿越时间空间的旅程。

五一收入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真实的展示隋唐文化,体验隋唐礼仪,感受隋唐洛阳,5月1日至4日,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景区举办“古今辉映 遇见唐潮—明堂唐朝服饰秀”活动。4天假期,洛阳博物馆接待游客11.2万人次,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景区接待游客4.12万人次。洛阳市各公共图书馆及“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共接待市民和游客15.31万人次,0.85万人参加各项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