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一个从部队成长起来的优秀共产党员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李娜

李建国是鹤壁市淇滨区泰山路街道清华园小区的老党员,1958年生于安阳市汤阴县瓦岗乡瓦岗村。父亲曾参加抗美援朝,本人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其子李峰也曾在驻豫解放军某部服役16年。李建国热心公益事业,且对军人有着天生的亲切感,积极投身于“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受到了社区居民和军人、军属的一致肯定。

受家庭熏陶参军入伍

李建国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李克勤就是一名曾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父亲1952年响应国家号召入伍,没过多久,就进入朝鲜战场。”李建国说,除了他父亲,他的叔叔也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当时的军人地位特别高,参军入伍都是要骑马戴花的,非常光荣。”

严谨细致、雷厉风行。父辈在军中养成的行为习惯给李建国带来了深深的影响,也让他从一开始就对军队充满了向往。“父亲在抗美援朝中多次立功,他也特别珍惜这些荣誉。”李建国说。

李建国小时候,母亲在居委会工作,负责的就是双拥。那时,因为忙不过来,就给李建国弟兄四个分了任务,每人都要包一家军属,帮他们干点提水、和煤、买菜的活儿。李建国分到的是帮助一户姓靳的军属。

“咱为啥要给靳牛哥他们家干活啊?”李建国问。

“你靳牛哥在北京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他父母年纪大了,咱就得替他把家务活做了,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母亲答道,“将来你要是当兵,我们家也光荣。党和国家也会帮助咱的。”

从那时起,“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理念被深深刻在了当时年纪尚小的李建国心中。李建国一家照顾这几户军属,一照顾就是20多年。

正是出于对军人的崇敬和对部队的向往,1975年,从鹤壁新山村农场下乡回来的李建国,放弃了进城就业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穿上了军装,进入部队的滚滚洪炉中。

就在他离家开赴部队之前,母亲的一句谆谆教诲,让他一直记忆犹新。“穿上军装不是光好看的,要多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才能知道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才能打胜仗。”他母亲说,“你到部队,就是要保卫党、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献身国防,国家安宁了,人民就幸福了。”

李建国所在的部队驻地在云南邓川(今属洱源县),在那里,他成为陆军某部炮兵团的一名牵引车驾驶员。

在战火中历练成长

时间转瞬即逝,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了1978年。那一年,刚刚20岁的李建国也已成为一名在部队锻炼3年的老兵。而就在这时,越南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

边境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为了应对越南的不断挑衅、守好国门,李建国所在的部队开赴位于边境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197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李建国所在部队也是其中之一。战争开始了。

听说了边境同胞的遭遇,眼看着负伤的战友一个个被从最前线抬下来,李建国忽然想起参军前母亲的嘱托——“多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知道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他知道了,他背后是祖国的父老乡亲,身边是一同保家卫国的战友、同袍,为了他们,他可以一往无前,哪怕前面是枪林弹雨!

请战书交了上去,入党申请也再次交了上去。之后不久,报话机中传来了令人激动的声音:“批准李建国同志火线入党!”

152毫米加农炮发射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落下时的尖啸声、炮弹退壳时的铿锵声、命中目标时的爆炸声……仿佛整个战场已成为雷神的世界,即便是耳朵被震得流血,李建国也没有丝毫后退的意思。

“当时我们火炮的射程是21.2公里,就要一个阵地一个阵地推进,进入阵地,打半个小时,然后马上转移。”李建国说,虽然只是牵引车驾驶员,但作为一个老兵,他在哪个岗位上都能顶上去,挖战壕、卸炮弹、装填、帮炊事员送饭……哪个战友撑不住了,他都会立马顶上去,“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打胜仗、活着回来。”

197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自卫还击战取得胜利。李建国随部队回到驻地,看着老百姓打着“亲人解放军”夹道欢迎部队的热烈场面,他觉得“啥都值了”。

退伍不褪色

1981年,李建国退伍,在鹤壁市公安局煤炭分局刑警队工作,日子平稳、平淡,但不平凡。

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不管是不是自己这栋楼的邻居,不管自己之前认不认识,他都是有忙就帮,从不推拒;在街坊邻居眼中,他是一个热心肠,家里有重东西搬不动了,水电出问题了,孩子放学没人接了,他都主动送上门“被使唤”……

就在“六城联创”开展以来,为了帮助社区做好“双拥模范城”建设工作,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汤阴、浚县、淇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到处学经验、看典型,协助社区搞宣传、做演讲、造氛围,争取把工作做实做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