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口碑與責任同在黨員與群眾同行

“腳踏過多少人家,獨熬過多少夜晚……真抓實幹中轉工作作風,熱情服務中把效率提高;望著群眾滿意的笑臉,你們說這是最好的肯定。”

一首群眾即興創作的口頭詩,道出了萬山區黨員幹部的心聲!他們在基層一線服務群眾,在落實工作中寫盡責任,用真心感動群眾、用信心戰勝困難、用智慧創造工作方法,贏得群眾一致認可。

辦好實事讓群眾受惠

“現在的幹部都一心為我們著想,在他們的幫助下,我都70歲了還能在家門口工作補貼家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離任村幹部劉和林說道。

為幫助基層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拓寬群眾致富路子,該區以合作社模式發展村級產業,推廣“入股分紅+村級積累+管理報酬”利益分配機制,讓貧困群眾不僅能成為股東享受分紅,還能就近就業務工,多重保障提高收入水平。

謝橋街道龍門坳村發展2000餘畝竹蓀產業,納入貧困群眾162戶558人,通過將純利潤的48%用於貧困戶分紅,16%用於村級積累,20%用於合作社管理報酬,16%用於商管公司報酬的方式,提高了村幹部發展產業的熱情,去年底,龍門坳村發放土地流轉金50餘萬元,貧困戶分紅共計12.9萬元,解決200餘人就業,發放勞務工資120餘萬元。

截至目前,萬山區74個行政村共發展集體經濟項目107個,貧困群眾不僅就近就業,年底還可享受分紅,成為真正的受惠者。

發自肺腑的感謝信

“搬遷到萬山區丹都街道後,在社區支委成員的幫助下,我自己開起了百貨超市穩定了家庭收入,更堅定了我們搬遷戶開啟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決心。”今年3月,從思南搬遷入住旺家花園安置點的群眾安景緒在一封感謝信中寫道。

在丹都街道,為給搬遷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社區黨支部挨家挨戶走訪,摸排情況,面對面為搬遷群眾宣傳各項扶持政策,鼓勵有創業願望和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搬遷戶創業。

去年9月,安景緒一家5口搬入旺家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在黨支部的幫助下,瞭解到就業、就醫、就學政策後的安景緒,決定自主創業提高收入,黨支部還幫助他申請到了貼息貸款、場租補貼,辦理工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讓他順利地租了門面開起“軍嫂百貨”超市。

據悉,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工作,萬山區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組織為“主心骨”,積極深入搬遷戶中送關心問候、送惠民政策、送解困方法、送致富技能。並通過發展集體經濟、最低價出租政府門面、送崗入戶招聘會、就業技能培訓、“一對一”推薦給企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多種方式為搬遷戶們提供就業創業平臺,確保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目前全區搬遷群眾就業4590人,創業144人。

錦旗背後的感動

“住建局窗口96號工作人員不僅服務態度好,工作業務也很熟悉,我按照她的方法不到2天就全辦好了,真的非常感謝她。”銅仁西南現代商貿物流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某說道。該公司按照程序原本至少需7個工作日才能完成許可證辦理,但因特殊原因需立即辦理才能保證順利進行下一步手續,為此,王某找到相關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後,住建局窗口工作人員放棄午休,為企業審查了所需資料,僅僅一天就辦結了,王某十分感動,將一面“服務至上,廉潔高效”的錦旗送到了區政務服務中心住建局窗口。

據瞭解,為提高幹部執行力,萬山區積極打造陽光型政務服務大廳,將39個部門354類事項搬入政務服務大廳,推行群眾辦事“一門辦理”、政務大廳“一窗受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務熱線“一線連通”、貼心代辦“一次辦結”的“五個一”服務模式,讓群眾只進一個門就能全部辦理所有事項。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該區還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收集企業、辦事群眾的需求和投訴,更好地為企業、群眾開展定製服務,讓“優質服務、高效服務”成為常態。(金婉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