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罗氏家族迁徙与水西历史渊源

黔西罗氏家族迁徙与水西历史渊源

作者|罗雄


小时候常听族中老人讲,水西罗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大桥头,究其缘由却总觉得不可思议。直至近年来有幸参加罗氏修谱,方晓其中原委。在黔西与人谈论家族发展史,绝大多数表示为迁徙家族。

据黔西县观音洞镇“观音洞”出土文物考证,黔西县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属长江以南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明洪武十五年,筑水西城(今黔西县城),次年置“龙九驿”中的谷里、水西、奢香三驿站,水西基本轮廓形成。崇祯三年属水西宣慰司,水西城为设治地,分置则窝、以著则溪。清康熙四年置黔西府,辖则窝、以著、雄所三则溪,二十二年废府置州,因在黔之西部,故名黔西。

黔西罗氏家族迁徙与水西历史渊源

对黔西人来说,吴王剿水西的故事家喻户晓。话说清康熙初年,前明降将吴三桂因垂涎水西土司安坤妻貌美,污蔑水西人民造反,派兵征剿水西,激起水西人民反抗,但因寡不敌众,败退水西仙人洞(今定新、甘棠、永燊三乡镇交汇地)。据说安氏残部从洞底阴河处乘船逃亡,临行前发下毒誓:“蜘蛛纤丝满天下,铁路修通就回来”。后吴三桂反叛失败,安氏冤案得以昭雪,然数百年过去,却未曾见安氏后人归来,安氏及水西史上的土司制也由此走上衰亡。

黔西罗氏家族迁徙与水西历史渊源

吴王剿水西几乎使水西人绝迹,仅有极少部分人活了下来。为填补水西人口不足,重现昔日水西繁华盛况,清廷多次从江西、湖南等地大量移民水西,水西罗氏即由此而入水西。迁徙过程中,罗氏与一些家族结为同盟,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现如今在定新、重新一带还流传着沈、罗、陈、李、骆、化等六姓人不联姻的说法,就是在迁徙过程中六个家族结为兄弟,因此后代不得通婚。

黔西罗氏家族迁徙与水西历史渊源

由于各家族发展史多以口头相传,加上后经战乱和变迁,保存下来的文献多不详细。随着时代发展,这段历史也越来越模糊,他乡与故乡不必再去深究,当年的迁徙家族后裔已融入到水西民族当中,正不断推动水西历史向前发展!

注:图文无关。

作者简介:罗雄,贵州黔西人,曾经从事教育工作,故自号“清水先生”。爱好文学、写作、历史等,尤以历史评论为佳,其《诸葛瞻徒有虚名而已》获《贵州作家网》刊登,此外还在《毕节日报》等报刊上登文。

黔西罗氏家族迁徙与水西历史渊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