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賈母為什麼不吃六安茶?

讀行記


在賈母與妙玉絕無僅有的一場對手戲中,兩人絕無僅有的一組對白,卻是說得非常不見外:“我不吃六安茶。”“知道,這是老君眉。”

有人根據這句話,得出這樣的結論:妙玉俗家出身不俗,是與賈府多年相交的世家,甚至有人直接判定:妙玉就是“壞了事”的義忠親王之女(或孫女)!

咱不扯,咱好好看書,不行嗎?就算賈母真的與妙玉的父母、祖父母相交甚厚,能不能知道妙玉愛吃六安茶呢?難道世家子弟,連吃什麼茶也寫進家規家訓,祖孫相傳?

據妙玉的舊友岫煙說,她曾與妙玉做了十年鄰居。妙玉進賈府時是十八歲,前一年來到京城,那麼,妙玉出家,最多也只有七歲。六七歲的女童,正是多病的年紀,符合她因病被迫出家的經歷。

林之孝家的介紹妙玉是蘇州人。這一點應該不錯,因為那時候沒推廣普通話,口音一聽可知。至少也是在蘇州長期生活過。而賈府已在京中多年。如果妙玉的父母祖輩與賈母相交甚厚,厚到知道對方愛吃什麼茶的程度,他們的交情只會是在京城建立的。

賈府也是世家,也有時會換口味嚐嚐別的茶(暹羅進貢的茶)。黛玉吃著好,寶玉也送她,王熙鳳也送她。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黛玉會養成吃暹羅貢茶的習慣。

那麼,誰家會祖孫數代、輾轉數千裡、延續數十年,保持吃固定一種茶的習慣?要知道南方北方水質不同,適應的茶種也不同。妙玉家怎麼就在北京吃六安茶,到蘇州也吃六安茶,再回京(假如是“回京”的話)還吃六安茶,絲毫不因水質和口味而做出調整?根據這一組對話,就判斷賈母與“妙玉家人祖上”相交甚厚,這未免太潦草了吧?

賈府與妙玉家有無交情,這是另一個問題,但絕不是從一句六安茶可以看出來的。那麼,賈母與妙玉為何會有這樣一句不見外的對白?

王熙鳳說賈母“往常也進園子逛去,不過到一兩處坐坐就回來了。”賈母常去的,是哪些地方?

賈母在瀟湘館,看到窗紗舊了,提出綠紗不配;在秋爽齋,聽到鼓樂之聲,誤以為這裡臨街;在蘅蕪苑,驚奇沒有陳設、太過樸素。從這些來看,賈母顯然不經常到這些地方去。寶玉處當然會走得多一些,可也不會每次都去這一處吧?而李紈、迎春、惜春三人,並不得盛寵,當然去得更少,也是尊重年輕人:“他們姊妹們都不大喜歡人來坐,生怕髒了屋子。”

蘆雪庵沒有人住。在聯詩那次,賈母知道“這裡潮”,是不是常來這裡呢?但聯詩之前,李紈特意“打發人籠地炕去了”,可見這裡也不是日常燕坐之所。賈母知道這裡潮,只是生活經驗、一見可知,而不是常來此地。

這樣算來,賈母進園常到的“一兩處”,很可能就包括了妙玉修行的櫳翠庵。

順便說一句,妙玉在電視劇中出場,穿的似乎是道裝(我只能說“似乎”,因為對出家人的服飾缺乏研究)。但是妙玉“帶髮修行”,又為瞻仰菩薩遺蹟進京,又供著菩薩,她應該是尼姑。

尼庵之中,正殿當然供佛、供菩薩,配殿也如此。至於“禪堂”,是居住之地,供不供菩薩,就不一定了。怎麼賈母進了櫳翠庵,熟門熟路往東禪堂走,又知道里面供著菩薩,不肯進入?顯然,賈母進大觀園常來的“一兩處”,就包括了櫳翠庵。

妙玉住在櫳翠庵,可不表示櫳翠庵就是她的。櫳翠庵的產權屬於賈府,理論上賈府中人,是可以自由出入這裡的。但是人的天性,恐怕不怎麼喜歡故意找麻煩。所以李紈喜歡櫳翠庵的紅梅,卻要派寶玉去要,自己不肯出面。

賈母常來櫳翠庵,是不是跟妙玉性格相投呢?顯然不是。賈母愛熱鬧,妙玉孤高自許,簡直各趨極端。但是,妙玉最怕賈府“以貴勢壓人”,賈母身為老封君,卻能普遍地以禮待人,不管是對剪蠟花的小道士還是貧寒的劉姥姥,都給予了相當的尊重與禮貌。那麼,她對妙玉,當然不會“以貴勢壓人”。

並不需要什麼親熱,老封君的以禮相待,就能給妙玉以心理的滿足。這給她們的來往奠定了基礎。

妙玉的成窯茶鍾,和蘇軾署名的茶杯一樣,頗有可疑之處,我們不能當真。作者大概也沒有考證過,蘇軾在“宋元豐五年”是不是住在眉山、有沒有可能收藏晉朝古董。這樣寫,只是反映妙玉家世不凡、同時本人又有相當高的品味。

賈母呢,不管是雀金呢、鳧靨裘,還是送給寶釵的三件陳設,都足以證明她的欣賞品味。在這一點上,整個賈府上下,也找不出第三個人來。賈母與妙玉至少有一個交流點。

賈母為保祐寶玉而點海燈,每天五斤燈油;見著了火就派人去火神前燒香。但賈母不像王夫人那樣無原則無選擇地篤信宗教,也不像賈敬那樣痴迷。她的供佛供神,有點“禮多神不怪”,又有點實用主義:我在你這裡花錢,你保佑我兒孫家宅平安,是一種交換。

妙玉年輕而出家多年,是不是深信宗教呢?別逗了,她從一開始就是因多病不愈,而被迫出家。進京雖然打著瞻仰“觀音遺蹟並貝葉遺文“的旗號,後來又由岫煙透露,是“不合時宜,權勢不容”才避禍至此。甚至在與黛玉湘雲論詩:“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不讓她們“過於頹敗悽楚”。這哪裡是“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了?

妙玉雖然出家,並不是篤信佛教,而是藉以病避禍,說穿了,也就是利用神佛替自己服務。在這一點上,她與賈母又是不謀而合。

賈母未必很喜歡妙玉,但她常來大觀園,又不願去眾姐妹的住處打擾,她需要一個落腳休憇之地。她可能常來櫳翠庵,瀏覽也好,閒聊也好,禮佛也好,總之與妙玉來往不少,這才會知道她常吃六安茶,才會不見外地隨口說出。妙玉也並不像她標榜的那樣高潔、那樣不近人情,至少對地位尊崇、又禮貌待人的賈母,她並沒有排斥之意。

作者用了很多筆墨,或明或暗,或隱或顯,或經意或不經意,透露出妙玉“凡心未了”。這倒不能怪她,她本來就是被迫出家的。而且出家之初就“帶發”,很可能準備年紀稍長、身體恢復後,還要還俗嫁人的。結果遇到“權勢”的迫害,父母又去世,不得不在佛門繼續等待下去。她的“太高”“過潔”,也不能簡單定性為假清高,更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色彩。

妙玉位列“金陵十二釵”,但在八十回中出場很少,更沒有什麼重要情節。想必在八十回後,她會有重要表現。什麼表現呢?“風塵骯髒違心願”“無瑕白玉遭泥陷”,她會墮落。

續書中寫她被迷香迷倒、劫持而去,“不屈而死”,與前八十回中的細節完全沒有照應。我以為,在賈府敗落之後,大觀園無人管理,成為廢園(以寶釵為首,眾人逐漸搬走了),會有賈芹之流,來騷擾這個年輕貌美的尼姑,也許還包括了當初迫害她的“權勢”。

妙玉不是堅定的潔身自好者,內心充滿了對世俗生活的強烈渴望。她絕不會“不屈而死”,而會與那樣騷擾者沆瀣一氣,使當初覬覦她的“王孫公子”能夠一親芳澤,而不需要“嘆無緣”了。

妙玉不是賈府中人,與賈家也沒有血緣或歷史的淵源。但她長期生活在大觀園,是賈府敗落的見證人和親歷者。


棲鴻看紅樓



我讀紅樓有個反常的習慣,常常於有疑處無疑,於無疑處有疑,越是很多人起疑的地方,我往往越覺得理所當然,越是別人不屑一顧的地方,我越是覺得大有文章,最近讀到賈母品茶櫳翠庵一回時,我就有了疑問。


我們不妨先來看原文:當下賈母等吃過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妙玉笑往裡讓,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衝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妙玉聽了,忙去烹了茶來。……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嚐嚐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


這是一段賈母攜二進榮國府的劉姥姥去妙玉的櫳翠庵品茶的情節,乍看沒什麼,不過就是一段品茶的文字,但如果你對茶有一定的瞭解,對妙玉的為人有一定的瞭解,就不會粗粗的看過了。


我們先來說茶,從賈母與妙玉的對話中我們知道,賈母喝的是老君眉,那麼我們不禁要疑惑:賈母為何單單點明瞭說“我不吃六安茶”呢?她跟六安茶有仇嗎?我們不妨來了解下六安茶的知識。


六安茶一般是指六安瓜片,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相信經常喝茶的人都不會陌生。從古至今,六安茶都是茶中精品,是極品茶,用來進貢和送人的,一直以來都被作為貢茶,只有頂尖人物才有福享受。



六安茶屬於綠茶中的特種茶,外形似瓜子形的單片,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綠嫩明亮。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由單片生葉製成。


據歷史記載,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才有資格享受每月十四兩六安瓜片茶的待遇。新中國總理周恩來也對六安瓜片也讚不絕口,建國後,六安瓜片一直被作為特貢茶。1971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六安瓜片被作為國品禮茶饋贈。據傳,袁世凱也對六安茶情有獨鍾。


不僅《紅樓夢》和歷史記載,更早的古典名著《金瓶梅》中也提到了六安茶。原文第七十二回說西門慶從外面回來,來到潘金蓮房中,坐在床上,婦人從新用纖手抹盞邊水漬,點了一盞:濃濃豔豔芝麻、鹽、筍、栗子、瓜仁、核桃仁、夾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玫瑰掇滷、六安雀舌芽茶。西門慶剛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滿口欣喜。這裡說的六安雀舌茶也是六安茶。


由此可知,六安茶的是好茶,是茶中精品,但為什麼賈母偏偏不吃呢?我們再來看老君眉。

關於老君眉這種茶的來源沒有準確的答案,一種認為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產的白毫銀針茶,一種認為是福建武夷山的名叢,莫衷一是。


據歷史記載,清代確有“老君眉”茶名。該茶出產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帶。據清·郭柏蒼《閩產錄異·貨屬·茶》載:“老君眉,葉長味鬱,然多偽”。“由此可推斷,老君眉極有可能是武夷山的名叢,是屬於發酵中的烏龍茶的一種,其湯色深色鮮亮,香馥味濃。紅茶和烏龍茶比較能消食,解膩。這是清代頗為時興的茶葉,時人又稱此茶為“壽眉”。


到這裡就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賈母之所以吃老君眉而不吃六安茶,是因為她之前剛吃了酒肉這些油膩的東西,如果直接吃六安茶這種綠茶,容易消化不良鬧肚子,而如果是吃紅茶和烏龍茶,則可以消食解膩,由此可知,賈母深諳茶性,很懂得養生之道。


我之前分析過賈母對於戲曲和音樂的不俗品味,這裡曹公又通過品茶一節,明確地交代了賈母對於茶文化和養生之道的不俗見解,可見,賈母確是從富貴場中過來之人,見多識廣,對生活對藝術都有著不俗的品味和理解。


說完了茶,我們來看妙玉的表現。不少讀了紅樓的人,對妙玉的認識大多是“身在空門,心在紅塵”,因為她的那首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她對寶玉的情感也是曖昧不清,從寶玉生日送拜帖、寶玉乞梅、妙玉將自己日用的茶杯給寶玉使用這些細節即可得出妙玉對寶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然而僅僅如此嗎?當然不是!從上面她與賈母的這段對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妙玉也不全是性情怪癖不容於世之人,她不僅深知養生之道,也很懂得賈母心理,所以賈母來了之後,妙玉親自烹茶,親自奉與賈母,且直接準備了老君眉而不是六安茶,可見妙玉也是懂得人情世故之人。


妙玉不僅懂茶道,且很瞭解賈母的飲食習慣,能投其所好。紅樓夢中,我們知道,能投賈母所好的都是特別聰明的人,比如王熙鳳、薛寶釵等人。


從賈母的那句“我不吃六安茶”裡我們也可以得出,妙玉大概平素最喜飲用的當是六安茶,這也符合她修行之人的身份。


所以,綜合來看,曹公設置了賈母品茶櫳翠庵這個情節不是隨意為之,不僅是要寫出賈母之大雅與劉姥姥之大俗的文學張力來,更重要的是通過賈母品茶這件事,交代了賈母這個享盡榮華富貴的老太太對於生活和藝術的獨特理解,同時也交代了妙玉這個檻外人並不總是高傲孤僻,她不僅深諳茶道,且很會為人處事。


細思賈母品茶的整個過程,妙玉的表現乖巧伶俐,應對自如,很是討人喜歡,全然不像是一個出家修行之人,倒像是寶釵一流人物。



讀行記


在靖藏本《紅樓夢》第四十一回的這一段落中,在賈母說:“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衝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之後,畸笏叟有一句眉批:“尚記丁未春日謝園送《茶疏》乎?展眼二十年矣。”之後賈母說“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說“知道,這是老君眉。”

寥寥幾筆,賈母與妙玉家之前的交情,交待得清清楚楚。

有些人認為此處是賈母故意刁難妙玉,又是要換茶,又是問什麼水。我不太同意。我認為,此處的表現,正是因為親近,所以在外人面前,顯得有些刻薄。

賈母是什麼人?妙玉是什麼人?兩個人都是《紅樓夢》中精緻生活的代名詞。賈母的吃穿用度不必說,妙玉也是幾隻茶杯、幾種泡茶水都要弄清楚的人。《紅樓夢》裡誰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能跟賈母勢均力敵?只有妙玉。

賈母在妙玉面前是隨意的。一大班子人跟著,泡的茶不喜歡,不喝就是了,何必點出來?妙玉也是,一聲不吭就是了,何必如此強硬。“知道。”多硬啊!但這中間有透露著一種曖昧的熟絡和默契。賈母喝了半杯,又給劉姥姥,讓她嘗一嘗。除了自己的居所,賈母在任何一處都沒有在櫳翠庵這樣自在隨意。

很多人覺得《紅樓夢》的煙火氣是劉姥姥給的,我覺得不是。劉姥姥是大俗,她越在那兒,越顯示出賈府上上下下的充斥著優越感的貴族氣。而讀這一段,我讀到一種凡人生活,是那種一個字不多、一個字不少的日常生活對話,尋常人家的,不過分禮貌,也不故意刁難,是恰到好處的。


挖啥呢


個人理解:賈母估計了一下妙玉出生的家庭,大概八九不離十,是那種慣以六安茶待客的,因而說“我不喝六安茶”,藉以確認一下是否估計對了,而妙玉的回答說明賈母果然猜對了,並且妙玉同樣也想到了這些,而且還想到了賈母大概喜歡喝什麼茶,也是八九不離十想對了,在這一點上兩人的精明程度相當,不分高下。第二,賈母高明,故意把杯子遞給劉姥姥喝了,藉以埋汰一下妙玉這個“極乾淨極高潔”的人,意思是,你有多高潔?我打量你高也高不過我去,潔也潔不過劉姥姥去,也是和我們一樣的。



重讀以前的回答,發現理解很不足。現在補充一點個人的新增理解,翻譯成大白話是:

賈母先說:“別給我六安(諧音“陸安”)茶,我不喝!現在是陸不安哦。有一個很壞很壞的消息,你成天躲在這廟裡、兩耳不聞窗外事,大概還不知道吧?”

於是妙玉回答:“知道,這麼一個大壞消息(崇禎上吊)我怎麼能不知道!沒看見我給你喝的是“老君眉”(君沒)嘛?


TeaC


這個問題已有46個回答了,瀏覽了一下,有幾個回答相當有水平,本來無須狗尾續貂,只因本是六安人,還是想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

賈母為什麼不吃六安茶,有的回答已經給出答案,原因是,一頓大葷特別是蝦蟹等寒性之物下肚之後,不宜吃寒性濃茶,而六安瓜片正是寒性而湯濃的綠茶。所以說,賈母不吃六安茶,不是六安茶不好,而是賈母深解養生之道,什麼時候吃什麼茶,大有講究。

我不是醫生,也不懂養生之道,不能從養生學來解答飲茶之道,且說說幾十年朝夕相伴的六安茶。

六安盛產名茶, 六安瓜片、霍山黃芽、舒城蘭花,都是中國名茶,明清兩朝就已列入朝廷貢品。同治年間(1862—1874年),安徽人吳世美在蘇州創辦一家茶莊,位列蘇州六大茶鋪之首。此公經營蘇州碧螺春、杭州龍井、六安瓜片、君山壽眉、天都雲霧、黃山毛峰等全國各地名茶,名噪吳中。

妙玉獻給賈母的老君眉,應當就是君山壽眉。明朝茶學家許次紆稱:“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明末科學家稱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記載更為明確:“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自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六安瓜片即定為“貢茶”,延續明清兩代。

生於乾隆二年的曹雪芹,對六安瓜片珍愛有加,在他的嘔心之作《紅樓夢》一書中80多次提到六安茶。隨著《紅樓夢》抄本在民間的流傳,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們慕名索茶,無不為一品六安瓜片而深感榮幸,並競相題詩讚頌:“七碗清風自六安”、“陸羽舊經遺上品”。

六安瓜片採摘於穀雨前後十天,必須在鮮葉“開面”時採摘,去梗、去芽,只留葉片。在我國綠茶家族中,六安瓜片是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炒制更加講究,先炒生鍋、炒熟鍋,後拉毛火、拉小火,再拉老火,邊烘邊翻,往復多達80次以上,直至起霜有潤,清香撲鼻。,泡茶時,高衝、低斟、括沫、淋蓋,品飲時,一嘗茶,二聞香,三觀湯,四品味,方能體味出六安瓜片色、香、味、形的諸般美妙,深得其中神韻。

曹雪芹筆下的賈母對六安茶瞭如指掌,也就可想而知了。當時,六安瓜片與君山壽眉齊名,賈母自然深知這兩種名茶的品性。如果不懂茶,且不善品茗,僅僅看了《紅樓夢》這一節,以為賈母不吃六安茶,便認定六安茶不是好茶,就自栽誤區,與中國名茶六安瓜片失之交臂,也是人生一憾。

六安瓜片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茶文化。作為中國十大經典名茶之一,六安瓜片既是我國曆史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外交流的珍貴禮品之一。


大話民國


讀過《紅樓夢》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賈府裡對飲茶的講究不同於平民百姓之家,全書中有273處寫到的茶名就有好幾種,如茜雪端上來的“楓露茶”、黛玉房中的“龍井茶”、賈母不喜歡吃的“六安茶”等。全書所有茶中,大體可以分為綠茶、紅茶和花茶

《紅樓夢》第41回中寫到:賈母帶劉姥姥及眾人吃完酒肉後來到櫳翠庵吃茶,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

“六安茶”原產於安徽省六安縣霍山地區,屬於不發酵的綠茶,以茶香醇厚而著名於世。在《紅樓夢》誕生時代,其與西湖龍井茶同屬天下名茶。但賈母在櫳翠庵卻不怎麼“待見”六安茶,究其原因,從養生角度分析如下:

賈母攜眾人剛吃完酒肉,老祖宗應該是深知六安茶這種綠茶的茶性的,吃過酒肉之後體內太過油膩,倘若飲了綠茶容易停食、鬧肚子。所以深諳茶性又懂養生的賈母自然不能在當時引用六安這種綠茶。

聰穎的妙玉應該知道賈母此刻不宜飲用六安茶,所以特地備好了適合賈母飲用的老君眉。老君眉屬於發酵的紅茶的一種,其特點是湯色深色鮮亮,香馥味濃,是清代頗為時興的茶葉,又稱為“壽眉”。所以妙玉將此茶獻給賈母,取”壽“為意恭敬賈母的同時,她也知道吃完油膩不宜飲用綠茶之理。因為紅茶是全發酵茶,茶多酚含量雖然少,但經過“熟化”過程,刺激性弱,較為平緩溫和,適合吃完油膩之食飲用

還是第41回中,賈母問妙玉這盅老君眉用的是什麼水,妙玉笑回”舊年蠲的雨水“。而當妙玉和寶黛釵在自己房間品茶時,她因黛玉錯品成舊年的雨水而嘲笑她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個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隔年蠲的雨水哪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

不只賈府,舊時古人很喜歡推崇用蠲的雨水或雪水來泡茶,我個人分析這可能跟古人的文化意境和當時的空氣環境相關。

古人認為雨水雪水為無根之水,上天恩賜,是最為純淨的水,因此對其有崇敬之意;而且古時工業不發達,天空大氣沒受到汙染,所以雨水、雪水要比今天所見的雨水、雪水潔淨得多,從科學角度考察,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雨水、雪水為純軟水,而用軟水泡茶其湯色清明,香氣高雅,滋味鮮爽,自然可貴。

但放到今天,我並不推崇大家用雪水或雨水泡茶飲用,因為現在的大氣環境實在不如以前,雨水中可能含有大量酸性的有害物質,而且現代科學通過顯微鏡觀測到雪片上有很多髒的物質附著,所以這些都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副作用,還是用礦泉水燒開泡茶最為上宜


二尺布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精細描繪的茶事,充分表明了我國茶文化發展日臻成熟,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中《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的一幕就頗為精彩。



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衝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妙玉聽了,忙去烹了茶來。寶玉留神看他是怎麼行事。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嚐嚐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如此簡短的一段文字,卻蘊含了極為豐富的茶事內涵,從習慣、茶品、茶具、用水、品飲等方面展現了清代茶事的精髓。



文中所指的“六安茶”屬不發酵的綠茶,產於安徽省六安縣霍山地區。明人屠隆《考槃餘事》中曾列出最為當時人稱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陽羨茶”、“六安茶”、“龍井茶”、“天目茶”。“六安茶”列為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著稱於世。曹雪芹寫《紅樓夢》其時,“六安茶”與西湖龍井茶同屬天下名茶,為珍貴的貢茶。由此可知,自清一代“六安茶”是以貢品而受人們重視的,明清以來文獻中也多有提及。



從賈母看到妙玉奉茶就直言“我不吃六安茶”可見,六安茶在賈府應是常吃之茶,但賈府的老祖宗賈母又為何不喜飲這種名貴的“六安茶”呢?究其原因,六安茶香氣高長,滋味醇厚,且耐沖泡,但賈母為養尊處優的貴夫人,飲食以清淡為主,品茗淡薄量微,故不吃六安茶。而老君眉茶形細長如眉,銀毫顯露,寓意長壽,其味淡雅,正合賈母之意。所以,賈母並不是排斥六安茶,也不是六安茶不好,而是生活習性使然。賈母吃茶,即便是妙玉特意奉上的好茶,亦只吃了半盞,可見賈母是懂得細細品茶的高人。而劉姥姥粗人一個,一口乾了老君眉,還說熬濃些才好,實在是不解老君眉之雅,如果妙玉給劉姥姥送上的是一杯六安茶,就“對路適消﹙銷﹚”了。



由此可見茶性各異,好茶是否好喝也因人而異,這本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只有用心品味,我們才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杯好茶。



現代的六安茶以六安瓜片為傑出代表。於穀雨前後取茶枝嫩梢上的第二片壯葉,葉片肉質醇厚,營養最佳,是我國綠茶中唯一不帶芽梗的片茶。六安瓜片從採摘到製作完成需三天三夜,堪稱綠茶中的“工夫茶”。產地以齊雲山蝙蝠洞周圍之茶葉品質為最好,其外形順直勻整,葉邊背卷,不帶芽梗,形似瓜子,色澤寶綠,葉被白霜,明亮油潤。湯色清澈,香氣高長,滋味鮮醇回甘。



釘棺材


劉心武的探秘是這樣解釋的,妙玉其實是賈府裡藏著的另一個犯官之女,居於賈府低調行事,她的祖上與賈府也是世交,有些淵源,而另外一個被藏於賈府裡的就是秦可卿了,她是廢太子的女兒。之所以妙玉會知道賈母不喝六安茶,想來是因為世交關係有些淵源,賈母知道妙玉她們家喜好喝六安茶的緣故,因此才會那樣說,而妙玉藏於賈府,本就是寄人籬下,不可能不知道賈府裡最高權力人物的喜好,知道賈母不喜六安茶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有人說:賈母不喝六安茶是因為她不是很喜歡妙玉,很微妙的;賈母祖上其實和妙玉家是有聯繫的,妙玉家來客人都和喝六安茶,但賈母懂茶,又不給妙玉面子,就明說自己不愛喝六安茶,妙玉也不給賈母面子,您老不是不愛喝嗎,我偏給你六安茶,說是老君眉,這是祝壽的茶,你總不能不喝吧,還有一點就是妙玉給她的茶用來泡水的是去年的攢的雨水,而後來給寶釵,黛玉,寶玉的水是數年前攢的,就可以看的出。

也有人這樣解釋:六安茶是一種微苦的茶,比較受到由科舉上來的家庭喜愛,因為契合了他們自身的苦鬥經歷。而賈母一生榮華,不適應它的苦味。櫳翠庵茶品梅花那節,妙玉給賈母獻茶,賈母說“我不吃六安茶”,從這句就傳達出一個信息,賈母和妙玉的家庭,跟她家上輩有過來往,所以知道妙玉家裡待客的習慣,妙玉是晚輩,所以她用不著客氣,直接說不吃六安茶。妙玉回答的是“知道,這是老君眉。”很簡潔,很厲害,不僅刻畫出妙玉的性格,也透露出

妙玉對賈府也是有印象的,她小的時候,只要賈府來訪長輩們都是用老君眉接待的。

有人說賈母的選擇暗有諷刺的意味,或者說與什麼家族屈辱史有關。恐怕是想多了。六安茶:俗稱六安瓜片,中國歷史名茶,中國十大歷史名茶之一,簡稱瓜片,產自安徽省六安。唐稱“廬州六安茶”,為名茶。明始稱“六安瓜片”,為上品、極品茶。清為朝廷貢茶。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

綠茶:綠茶性略帶苦寒,能清火,但老人家年老體弱,過量飲用綠茶消食,容易引發胃腸不適。所以賈母說,我不喝六安茶。

老君眉:福建武夷山得名從,被稱為老君眉。即現在的壽眉,貢眉,白牡丹。壽眉茶味清香,甜爽可口。壽眉很香,但是茶味稍淡,壽眉性中庸,不寒不熱,抗氧化,有助排出毒素及新陳代謝廢物等功效,是一種很好的保健茶。壽眉有退熱、祛暑之功效,為夏日佳飲。令人精神愉悅、心曠神怡,且茶中富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及鋅、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腦等功效。

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一個笑道寫出了妙玉自信。知道,說明妙玉是予先有考慮:你老了,六安茶再好不適宜你吃。為什麼沏老君眉呢?這是名壽眉呀!淡些適宜老年人吃。尤其是它有一個老年人喜歡的吉祥名子,老君是太上老君,是長壽的典範,老年人能不喜歡嗎?聰傲、自信、不卑又不失禮數的妙玉躍然低上。還能有別的解讀嗎?


徐小胖的吃貨生涯


賈母養生要睡子午覺,老太太說了不喝六安,就是一直不喝,不是吃了鹿肉才不喝的;

六安雖清爽解膩,但也提神,十分不利睡眠;

老年人下午飲綠茶,晚上就睡不著的。 這是身為望族大戶的養生之道。

妙玉不待吩咐就安排妥當,說明其家世不俗,甚至亦頗顯赫,深諳名門望族的生活習氣。

而老太太專門囑咐,說明第一次來妙玉處喝茶,而第一次來妙玉處喝茶,妙玉即知要安排老君眉給老太太喝,更說明前面的論點,懂行;另則,常備老太太喜用、便宜的茶類,也說明了妙玉知禮,聰敏。


瓏思格物


賈母不喜歡陸安。因為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妙玉就是從那裡來的,所以家裡常用當地特產六安茶,賈母這麼說,一則點出妙玉身世,二則表明自己的態度。紅樓夢表面看是一個家族的興衰史,實際是漢人在異族統治下的情景記錄,看寫到的都是漢人。最後四十回之所以不見蹤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能正式發表印刷,只在漢人圈裡手抄流行,也就明白了。反清復明等思想,是避不開的,妙玉究竟是誰?對比一下金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