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下)

「初一数学」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下)

本节继续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

图表信息问题

1.北京和上海都有某种仪器可供外地使用,其中北京可提供10台,上海可提供4台,已知重庆需要8台,武汉需要6台,从北京、上海将仪器运往重庆、武汉的费用如下表所示,有关部门计划用8000元运送这些仪器,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武汉、重庆能得到所需仪器,而且运费正好够用.

「初一数学」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下)

【分析】本题中,北京、上海仪器的总台数与重庆、武汉需要的仪器总台数相同,设出未知数表示相关量也就比较容易.设北京运往武汉x台,上海运往武汉y台,则北京运往重庆(10一x)台,上海运往重庆(4一y)台,依题意得,①x+y=6,②400x+300y+800(10一x)+500(4一y)≈8000,组成方程组并解得,x=4,y=2,所以,设计运送仪器的方案为:北京运往武汉4台,运往重庆6台;上海运往武汉2台,运往重庆2台.

2.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农作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资金如下表:

「初一数学」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下)

已知该农场计划在设备上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三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的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

【分析】本题图表中提供了每种作物每公顷所需劳动力,及农场共300职工,这明显的是一个等量关系;提供了每公顷投入的资金及总资金,又是一个等量关系,每种关系里都受土地面积的制约,所以设安排x公顷土地种植水稻,y公顷土地种植棉花,则(51一x一y)公顷土地种植蔬菜,依据上面的两个等量关系可得,①4x十8y+5(51一x一y)=300,②x+y+2(51一x一y)=67,组成方程组并解得,x=15,y=20,所以,安排15公顷土地种植水稻,20公顷土地种植棉花,16公顷土地种植蔬菜.

3.小明在某商店购买商品A、B共三次,只有一次购买时,商品A、B同时打折,其余两次均按标价购买,三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和费用如下表:

「初一数学」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下)

(1)小明以折扣价购买商品A、B是第_____次购物;

(2)求出商品A、B的标价;

(3)若商品A、B的折扣相同,问商店是打几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

【分析】(1)观察表中信息知,第三次购物数量多而费用低,所以应是第三次购物.

(2)设商品A、B的标价分别为x元与y元,由第一次购物信息得,6x+5y=1140,由第二次购物信息得,3x+7y=1110,组成方程组并解得,x=90,y=120,所以A、B商品的标价分别为90元与120元.

(3)设商品都打打m折出售的,则(9×90+8×120)×m/10=1062,解得m=6,所以商店是打六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

4.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单价如下表:

「初一数学」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下)

小强两次购买香蕉共50Kg,一共付款264元,如果第二次购买香蕉的质量多于第一次购买香蕉的质量,请问小强两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

【分析】由于两次购买香蕉共50Kg,而第二次购买香蕉的质量多于第一次购买香蕉的质量,所以第一次购买香蕉的质量少于25Kg.设第一次购买香蕉xKg,第二次购买香蕉的质量yKg,则0

①当0

②当10≤x≤20,30≤y≤40时,依题意得x+y=50,6x+5y=264,解得x=14,y=36,x,y的值均在各自的范围内,符合题意.

③当20

综上可得,小强第一次购买香蕉14Kg,第二次购买香蕉36Kg.

【小结】图表信息题,一定要明确给定的信息,依据信息解决问题.通过第四题,同学们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原因),怎样分类?(标准,依据),同时要细化分类范围,做到不重不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