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变的初心献给深爱的古豳大地 ——旬邑县优秀“第一书记”工作纪事

西北信息报(记者 李伟刚 通讯员 燕晓锋)“动听的旋律,流淌着干群同甘共苦的鱼水情深;清新的画面,呈现着精准扶贫后贫困山村的巨大变化......”连日来,伴随着这首赞美国家精准扶贫的歌曲旋律,国家级贫困县旬邑党员干部在驻村脱贫工作中的一幕幕感人画面映入人们的眼帘......

把不变的初心献给深爱的古豳大地 ——旬邑县优秀“第一书记”工作纪事

“你就是工作队的‘好队长’、店头村的‘好书记’......”

旬邑县太村镇店头村是典型的贫困村。2017年,付文学离开县政府办机关自任店头村扶贫第一书记。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使命,他把自己当作一名“村里人”,为店头村脱贫致富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在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多方筹集资金8万余元,完成了村委会升级改造以及亮化工程。在产业扶贫上,他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积极探索社区工厂加工、剪纸、螺丝菜种植等产业,形成手工艺和种养殖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2018年,店头村种植螺丝菜30亩,亩均净收益达2500元以上。

付文学对群众的真情、对扶贫工作的热情让店头村群众感叹:“付书记真是工作队的‘好队长’、店头村群众的‘好书记’......”

把不变的初心献给深爱的古豳大地 ——旬邑县优秀“第一书记”工作纪事

“张书记,你留下吧,老少爷们舍不得您......”

2018年12月的一天,旬邑县委组织部到职田镇小裕子村进行“四支队伍”考察座谈,没想到会议刚结束,等候在村委会院子的几十名村民就围了上来,他们是为挽留该县住建局驻村第一书记张向阳而来的。最终,张向阳留下了。

任职小裕子村“第一书记”以来,张向阳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他广泛调研走访,提出了“先建立合作社,创办协会,把村民动员起来,走集体发展之路才有奔头。”的帮扶思路。他争取各类项目的支持改善了村上的基础设施,2017年,争取到500亩流转土地引导该村群众种植中药材。为了增强群众做好中药材种植的信心,他请专家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种植前期遇到的技术、资金等困难和问题,为小裕子贫困户的脱贫打下了基础。

张向阳,朴素实在的一名党员,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不悔的青春,践行着共产党人的本色。难怪小裕子村群众听说他要离开村子时,齐刷刷的说道:“张书记,你留下吧,老少爷们舍不得您......”

把不变的初心献给深爱的古豳大地 ——旬邑县优秀“第一书记”工作纪事

“咱把心交给百姓,百姓才能把心给咱......”

四月的古豳旬邑,春意盎然,温晴怡人。

吃过早饭,马栏镇后义阳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程治国已来到贫困户的果园大方里帮助他们进行“马栏红”苹果整园修枝疏花等系列工作。

2015年7月,旬邑县教育局干部程治国来到马栏镇后义阳村担任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团结带领该村“四支队伍”一班人,用真心真情践行了一名老党员的坚强党性,展现了一个“小书记”的“大胸怀”。

“没有一个好班子就没有脱贫攻坚的快步伐,只要咱把心交给百姓,百姓才能把心给咱。”程治国在村“两委会”班子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他多次组织村干部召开谈心会、议事会,化解干部“思想疙瘩”,解除干部“思想包袱”,消除干部“思想隔阂”,和村干部一起讨论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他争取专项资金建设了该村村委会,新修排水渠、铺设道沿,安装了LED大屏幕电视,并资助了10名贫困大学生。目前,后义阳村基础设施改变,群众产业收入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