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盜寶案:“十全老人”的乾隆和最為跋扈的慈禧太后遭掘墓

帝王陵目標顯赫,是歷代盜墓者垂涎的對象。因此,陵墓的防守和保衛也相當重要。兔死狐悲,歷代統治者對前朝陵墓似都能施以一定尊重。不過,如碰上亂世也很難說。生前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和最為跋扈的慈禧太后,偏偏遭受了挖墳掘墓的懲罰,由此還引發震驚全國的“東陵盜寶”驚天大案。

秦始皇營建了兩大工程,一個是長城,一個是自己的陵墓。

這兩項浩大工程,當時想必造成了無數家破人亡的悲劇,在後世的清算中,成為始皇帝暴政的鐵證。然而千百年後,它們卻為始皇帝的子孫造了不少福。1974年,陝西農民老楊在打井時發現了和真人一樣大小的兵馬俑,進一步的發掘,將一個地下軍隊帶回人間,而這被目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八千多件兵馬俑只是整個始皇陵的陪葬坑,比起陵墓主體來,大概只算冰山一角。

清東陵盜寶案:“十全老人”的乾隆和最為跋扈的慈禧太后遭掘墓

兵馬俑

暫時,我們只能靠《史記》的記載,去想象整個始皇陵的恢弘:“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從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體形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它的選址是依據當時“依山造陵”的觀念,背靠背靠驪山、面向渭水。整個陵墓的建築風格對後世帝王陵影響頗大。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佔地十餘萬平方米,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

有人戲稱到西安的旅遊是“陵墓遊”,由於西安是多個朝代的都城,因此也集中了相當多的帝王陵。其中的唐代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較之前代堆土為山的建築方式顯然更勝一籌。從宋代開始,帝王陵墓開始集中佈置,北宋多位皇帝的陵墓集中於河南省嵩山北麓,從其選址來看,風水理論明顯起了決定作用。可惜得是,金兵和元兵的相繼破壞,使得地面建築幾乎完全破壞。

明清的帝王陵集中在北京。位於城北昌平天壽山麓的明十三陵規劃完整,主從分明。明永樂以來的十三代皇帝環葬於此。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將這裡的好處寫的相當清楚:“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樣的風水寶地,即使以嚴苛的帝王陵標準衡量,也完全符合。

清東陵盜寶案:“十全老人”的乾隆和最為跋扈的慈禧太后遭掘墓

明十三陵全圖

十三陵既是一個整體,又各自獨立。其建築十分注重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境界。英國史學家李約瑟稱之為“最大的傑作”,因為“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谷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面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其間所有的建築,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一種人民的智慧由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

清朝帝王陵以河北遵化的東陵和易縣的西陵為代表,在建築風格上,和明陵頗多相似之處。清代陵墓的建築中,體制相當清楚,依照尊卑秩序,分為帝陵、後陵和后妃園寢,各各配以不同等級、規模、數量和不同形制的建築物。

清東陵盜寶案:“十全老人”的乾隆和最為跋扈的慈禧太后遭掘墓

清東陵

帝王陵目標顯赫,是歷代盜墓者垂涎的對象。因此,陵墓的防守和保衛也相當重要,滿族奪了大明的江山,收買人心的舉措之一便是下令保護前代帝王陵墓,且挑選明宗室之後負責祭祀。兔死狐悲,歷代統治者對前朝陵墓似都能施以一定尊重。不過,如碰上亂世也很難說。清代統治者中,生前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和最為跋扈的慈禧太后,偏偏遭受了挖墳掘墓的懲罰,由此還引發震驚全國的“東陵盜寶”驚天大案。

帝王陵墓是古代陵墓文化的代表之作。對於相當看重死後世界的中國人來說,為自己營建一所滿意的陰宅是一件大事。陵墓的選址和建築,處處能體現出中國人特有的殯葬文化。墓前的石刻發展出精緻的石雕藝術;精心擬定的墓誌銘成為中國散文中重要部分,且有不少已成文學經典;而多少陪葬的精美器具,讓我們“由死及生”,瞭解到那個過去的活著的世界。

(本文為《總說中國》的第三十七篇,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清東陵盜寶案:“十全老人”的乾隆和最為跋扈的慈禧太后遭掘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