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5次换帅陷困局,曾是乳制品行业龙头,如今落后对手100亿

新任董事长上任三个月后,蒙牛又开始换帅了……

自2011年6月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辞职以来,蒙牛一直徘徊在选帅、换帅的循环当中。

卢敏放、马建平、宁高宁、于旭波,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如走马观花一般出现在蒙牛董事长的名单上,长则三年短则三个月的换帅周期,让外界越来越看不懂蒙牛想要干什么了。

蒙牛5次换帅陷困局,曾是乳制品行业龙头,如今落后对手100亿

据蒙牛官方公告,此次新任主帅是53岁的中粮副总裁陈朗,他将接替上任仅三个月的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正式出任蒙牛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此次蒙牛换帅,在外界看来似乎是中粮集团的一次内部人士调动,但我们注意到,陈朗除了任职中粮副总裁之前,是根正苗红的“华润系”人士。

1986年加入华润集团的陈朗,直到2019年4月仍旧担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位。此次由“华润系”人士正式挂帅蒙牛,对外界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消息。

被对手甩在身后的蒙牛

在此次换帅之前,手握蒙牛乳业约31.39%股权的中粮集团,一直扮演着财务管理者的角色。中粮集团对于蒙牛集团具体的经营策略,大多都交给蒙牛总裁卢敏放抉择。

2016年9月出任蒙牛总裁的卢敏放,作为专注于快消品行业的“业内人士”,卢敏放从上任开始,就面临各种泥潭。特别是自2011年创始人牛根生辞职之后,蒙牛在乳品行业“老大哥”的位置,逐渐被竞争对手伊利抢去。

蒙牛5次换帅陷困局,曾是乳制品行业龙头,如今落后对手100亿

在2010年之前,蒙牛不管是利润还是营收,全部远超伊利。但到了2016年卢敏放上任前夕,蒙牛上半年营收、净利润为273亿元、11亿元,同期伊利营收利润高达299亿元、32亿元。

被竞争对手迎头赶上并抛在身后,这是蒙牛管理层无法容忍的状况。也就是从此时开始,诸多中粮系高管,轮番前往蒙牛负责市场并购、资产调整及战略目标实施等方向性业务。

华润系走上台前

被中粮寄以厚望的卢敏放,在接管蒙牛之后,连续2年实现了营收、利润两位数增长。根据财报显示,2018年蒙牛乳业营收689.77亿元,同比增长14.66,净利润32.03亿元,同比增长57.77%。这份成绩单对于蒙牛来说,自然是十分优秀,特别是高达57.77%的利润增长率,足以看出卢敏放对快消市场独特的认识。

但作为曾经的龙头企业,蒙牛不可避免的要同竞争对手伊利做比较。2018年伊利股份总营收795.53亿元,同比增长16.89%,净利润64.4亿元,同比增长7.32%。从结果来看,蒙牛2018年营收比伊利少了整整100亿,纵使营收在同比增长,但是与伊利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在进一步拉大。

蒙牛5次换帅陷困局,曾是乳制品行业龙头,如今落后对手100亿

蒙牛究竟做错了什么?

从2011年至今,不到十年时间,蒙牛管理层几乎全部换了面孔。在人员频繁变更的背后,蒙牛被伊利反超,并拉开差距是不争的事实。这十年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曾经的乳制品龙头企业为何被竞争对手伊利越甩越远?

从根源上分析,两家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如今的差距。自牛根生辞职以后,中粮集团逐渐全面接盘蒙牛,并购扩张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战略。蒙牛前后陆续收购了君乐宝、雅士利、现代牧业等乳制品企业的股权,希望以此增强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

蒙牛5次换帅陷困局,曾是乳制品行业龙头,如今落后对手100亿

但是这些企业在被收购之初多数处于亏损状态,虽然有蒙牛强大的奶源地和营销渠道支持,但是分摊到各个企业身上时就显得“散而不聚”。截止到目前,大多数被收购企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这一票公司的惨淡业绩,也直接拖垮了蒙牛的净利润。

而频繁的换帅也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表现。当年牛根生在位时,大手笔布局高端奶制品市场,中粮进场后却认为牛根生的做法过于激进,选择保守的发展现有产品线。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对于奶制品的口感和品质要求愈发之高,在市场变化的浪潮下,蒙牛单一的产品模式逐渐被用户边缘化。待到后续醒悟过来再去发力时,市场已经被竞争对手抢占了先机。

蒙牛5次换帅陷困局,曾是乳制品行业龙头,如今落后对手100亿

在蒙牛大举并购的同时,伊利则专注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创新,完善产业链布局。用超过20年的时间布局“液态奶”、” 中国乳业国际化进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这当中的每一项变革,都是以五年甚至十年为周期的长远计划。

而且和蒙牛不同,伊利如今的“掌门人”潘刚,早在2002年就以担任伊利集团总裁,并于2005年当选伊利集团董事长。当蒙牛还在为“选谁”而发愁的时候,伊利已经开启“永不停歇的自我超越”的发展道路。此消彼长,蒙牛与伊利之间的差距一点一点被拉大,时至今日伊利市值已经高达1884亿元,反观蒙牛则是只有1210亿港元。

蒙牛5次换帅陷困局,曾是乳制品行业龙头,如今落后对手100亿

细数蒙牛历次换帅的人物,卢敏放、马建平、宁高宁、于旭波,这当中每一个名字都是响当当的商业大牛。但将这么多商业理念全部揉进一家企业当中,中粮、华润轮番进场,以“千亿营收”为目标的蒙牛,又能否全部消化他们的商业理念?10年5次换帅,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蒙牛现如今的发展困局,早已不是“换帅”二字就能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