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安排比往年都来得矫情,硬是把头尾两个周日调成工作天,凑出这个实际只放了一天的“人造”假期。

被操控的假期也就意味着被操控的出行,自然造成公路、铁路、机场、酒店、景点、餐饮等捉襟见肘的运营服务能力。

高铁,作为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占据着许多人4天中的2天体验。但凡出点什么非正常状况,难免上榜。

5月3日晚,一段据称在高铁G521次列车上拍下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女乘务员进行查票时,一名女乘客拒绝配合,与乘务员有了身体接触。

乘务员坐倒在地时,女子指责乘务员“碰瓷”,还称乘务员态度不好,要投诉该乘务员。

女乘客的飞扬跋扈与乘务员的掩面而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事依然有待相关部门评估事实之后下结论。

但根据视频中围观人员指责当事女乘客的反应,十有八九应是女乘客无理在先,引发正面冲突造成了如此局面。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小鱼相信在各个场所,包括铁路,在如此巨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因为各种原因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状况。

人际争端在任何人的工作环境中都无处不在,又由于人们的成长环境、价值观、个性不同,发生冲突的机会进一步加大。

G521被拍视频传上网自然吸引人们的眼球,殊不知这只是冰山一角,现实中更多的是那些默默开始、又默默了结的争端。只要是在以合作为宗旨的环境与组织中,不满情绪、矛盾、冲突、对抗并不鲜见

那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人际争端的6个阶段,以及如何才能在争端的不同阶段改善人际关系,并有意识的实现对于冲突的主动管理,使得人生与职场之路更加顺畅。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1 人际争端有哪6个阶段?

事情就这么巧,小鱼5月4日在常州站的一番经历如果被拍成视频估计也相当戏剧化。

撇开车站检票流程设计的合理性不谈,主因还是由于我自我疏忽造成。从进站起,未仔细留意到虽然上车的站台是同一个,但动车检票在不同的候车区域,直到迟迟听不到广播通知才意识到这个重大区别。

于是在开车前11分钟赶紧询问安检人员南广场如何走,被怼:“二楼,你自己没长眼睛啊?”

费功夫找到检票口,匆匆问检票人员是否还来得及赶上,要赶紧通过,被嘲:“肯定来得及,这么急吼吼干嘛?”慢悠悠放行。

飞奔后27分到达站台,眼瞅着列车的门瞬间关上,28分已飞驰而去。官方开车时间是31分,留下一家人,还有另外两个相同境遇的乘客一脸凌乱。

转投高铁站台,与站台工作人员说明状况,被安排到指定车厢等待乘务员过来改签。(感谢这位地勤人员没有给任何脸色,还好心提醒车厢位置)。

谁知女乘务员一脸嫌弃的朝我们走来,劈头盖脸:“谁让你们站在这儿的?前面就是商务座,你们在这里会影响客人休息!”

怕在火车开动前被赶下去,唯有强忍不满,解释是站台人员安排的。对方还没看清楚车票,就断定:“听着,你们改签是要补差价的啊!手机还是现金支付?”这口气就差问“补得起还是补不起”了。

继续耐着性子解释:“我们原来买的是一等座,票价应该超过了现在的站票,您再看一下吧?”

对方又看了一眼车票,终于不再说补差价。为了避免被继续指责影响商务座客人休息,我们主动走到车厢另一头。

虽然官方规定,改签更便宜的车票应退还差价,但本着不想再与乘务员多说一句话的想法,10几块钱也就不去计较了。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整个过程充满了好几段冲突,每一段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经过了人际争端6大阶段的大多数:

期待合作、微妙关系、危机酝酿、正面冲突、关系破裂、评估冲突。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1)争端前阶段:期待相互合作。

在以上的高铁之旅中,由于高铁工作人员在当时当刻存在明显的权力优势地位,也深知正面冲突对自己达成回家的目标毫无益处;

所以在期待对方给予方便却未得到任何满足时,我的所有决断都发生得相当快。那就是息事宁人,避免正面冲突,确保能够及时赶上车、不被赶下车。

因此这些争端在发生正面冲突之前就自行化解了,完事后我还反思了一下,以后要多留意动车与高铁的候车区别。

在日常工作中,这个过程就不一定了。例如一个新入职的员工与老同事之间,或一位“空降”的上级与下属之间,都会慢慢经历这些阶段。

和恋爱的本质一样,一切相互不那么了解的关系都有点类似于处在“蜜月期”。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在面试过程中就已经相谈甚欢、相见恨晚的人来说。

加之所在的环境与组织中总体人际关系轻松愉快,那么期待对方做出良好的合作与表现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且美好。

这一步明显还没有进入人际争端的环节。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2)微妙关系:矛盾滋生。

同样拿恋爱来比喻:人因相爱而了解,因了解而离开。

当一段关系不再是白纸一张,经过了相互观察,或多或少了解了对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处事风格、利益点后,则进入微妙关系。

比较常见的触发现象有:越级汇报、擅作主张、遇事推诿、拖拉偷闲等。

经历了这样一番化学作用,关系双方都会呈现如下特征:

双方都承受一定的压力;

对抗情绪仍处于可控状态;

一般来说误解是问题的根源。

此时如果能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多半会避开下一个阶段——危机酝酿阶段。

主动恢复信任与合作;

采取主动的有效沟通;

积极与对方产生良性互动。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3)危机酝酿:矛盾加剧。

如果在微妙关系阶段缺乏沟通与互动,缺乏合作精神,那么危机酝酿的大门就被打开了。

比较常见的便是“空降兵”的通常遭遇。在现有团队成员、特别是有晋升意愿的老员工没有竞聘成功的情况下,空降的领导遭遇抵制、非暴力不合作的情况不在少数。

而“外来的和尚”因不熟悉公司一些“潜规则”而触犯一些特别禁忌的可能性也较大,容易使得矛盾加剧。

当一方对另一方开始从漠视演化成敌视的时候,走出危机酝酿阶段就更加显得困难。这种状态下很容易造成心结打不开,双方陷入僵局。

而如果当事人没能在恰当时刻沟通化解这样的误会与矛盾,就会产生情绪爆发、正面冲突。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4)正面冲突及回应。

在这一阶段,当事一方或双方控制不住危机酝酿与发展,逐渐积累的对抗情绪迅速爆发。表现会发火,怒吼,大哭,情绪崩溃等。

换句话说,忍无可忍,直接发动了正面冲突。

这样的环节一般出现两种走向。一种是对方主动服软、缓和关系,多发生在处在权力劣势的一方。

另一走向就是对方硬“刚”,硬碰硬,正面发作,直至关系破裂。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5)关系破裂。

关系破裂有可能是双方互不相让、正面冲突的结果,也可以是掌握权势的一方不经过正面冲突而采取单方面行动,了解了此段关系。

比如说辞退员工,将某员工调离某个项目团队等。

不管怎样,这样的结果都会给双方带来心灵的创伤、精神的损耗,不利于长期发展。

(6)反思与总结。

发生冲突后,我们应评估冲突所带来的得失。有些评估是消极的,例如将所有责任推卸给他人;而有些是积极的,自我剖析以更好的克服自身的缺陷,获得进步。

但不管如何,第(2)至第(5)阶段都属于人际争端的阶段,对抗情绪贯穿始终,逐渐积累以爆发造成伤害,感情上与组织效率都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在争端的不同阶段针对性的改善人际关系呢?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2 如何在争端的不同阶段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已经了解,伴随着对抗情绪的加强,如果应对不当,矛盾不但不会自动消解,而是会使冲突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但从另一角度讲,处在中间的4个人际冲突阶段,同样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机会。危与机总是结伴而生的。

人际争端可以由当事方自行解决,也可以寻求外部的介入。

一味的强硬或者无原则的让步,都不利于矛盾的解决。例如G521冲突中的乘务员,应积极寻求乘务长、乘警的介入,而非自己持续正面应对。掩面而泣更非处置此类冲突的专业的表现。

不同阶段的人际争端存在不同的应对方式,只要有心,人际关系改善之门始终是可以打开的。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1)在关系微妙的人际冲突的初级阶段阶段,我们可以:

通过有效沟通弥补裂缝。

坦诚而有效的沟通;

澄清事实,避免误解;

表明感受,暗示担忧;

倾听对方解释;

复述、确认事实;

对于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与同理心;

不是一味或者在公开场合指责对方。

例如高铁乘务员可以询问女乘客为什么不愿意出示车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老实说,经过了几道安检门,检票口,到车上的重重自动与手工检票,小鱼内心是拒绝的。

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高铁的管理流程有不当之处,给乘客造成了重复的麻烦和不良体验。暂且不说这个冲突事件是否有相似之处,但不是每个人的发作都是无来由的耍赖。

双方观点有所不同时,可以通过:

权威论证;

实施论证;

推理论证;

情感触动;

加强沟通与合作很重要,但无原则的缓和只是表面文章,不能解决所有的争端,而应通过多种角度来影响对方。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2)到了危机酝酿阶段:积极寻找共赢机会是有益处的。

当人们发生了正面冲突,寻找共赢的手段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借助具有沟通能力和仲裁权力的第三方,往往是有效的。

借助第三方坐下谈判,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积极介入;

引导和解;

共赢安排。

而该第三方的素质要求必须符合如下点。上级领导、维持公序的权力部门通常是最好的选择。

协调能力强;

仲裁权力大;

能够施加足够压力。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3)到了关系破裂阶段:做好善后工作,通过理性反思重建利益格局非常有必要。

既然关系已经破裂,那么还有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吗?答案是有。

格局重建的核心在于:

重建规则;

重建利益关系;

打造和谐友好组织环境。

格局重建的思路如下:

分析冲突和关键因素;

思考换人能否解决问题;

做出避免类似冲突的安排;

向成员说明具体新安排;

如果关系破裂在于危机酝酿时缺乏有效谈判,正面冲突时缺乏第三方介入;那么新格局应有利于沟通,协商和介入。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3 为何与如何主动管理冲突?

有效的人际争端管理不仅包括以上按部就班的常规处理程序,也包括积极主动的冲突管理,事实上后者更加符合现代管理的思维。

主动管理冲突并不纯粹追求息事宁人,而是将当事人的转型与变革视为目标,规划一次可控的冲突是可以被接受的管理手段。

衡量主动管理冲突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是当事人有没有在冲突中受到深层次的触动,发生转型与变革。

那么为何需要主动管理冲突?这是因为冲突几乎无处不在。而另一方面,人际关系的改善之门始终打开,无论在什么阶段。

如果说常规处理程序总是将冲突视为负面事件,将其等同于暴乱、破坏、非理性的同义词,那么回避和妥协就成为主旋律。其后果往往是:

问题被掩盖、耽误下来;

威胁组织的长久健康成长。

而主动管理冲突则是更加积极主动,立足长远的解决人际争端的目标。使得组织有足够的活力,保持一定的冲突水平,推动当事人的转型与变革。

如何认识人际争端的6大阶段,有效并主动管理冲突?

主动管理冲突可以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规划富有挑战性的项目;

第二步:控制冲突的发展;

第三步:向当事人充分展示问题;

第四步:推动当事人的转型与变革。

通过精心设计的主动冲突,提供最真实的信息给当事各方,充分暴露问题,帮助过错一方、欠缺一方看清真相。从而推动当事人的自我认知的升级与变革。

高铁公司如果在平时的培训中将此类拒绝检票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化冲突应对流程的设计,并反思自身的检票流程是否有改善的地方,那么相信其冲突管理水平会越来越强,而非处在哭泣的被动地位。

以上便是关于如何认识并管理人际争端,并实现冲突主动管理,改善人际关系的内容。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理性的认识冲突、更高水平的管理冲突,获得更加游刃有余的人生与工作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