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规定存在于哪些朝代?真相是怎样?

宋启珠


炒米认为“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中国历史上是大概率不存在的。

炒米第一次听说“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恐怖故事,是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引进的韩国动画片,叫《萝卜道士和白菜道士》(又名很久很久以前)。


里面有很多朝鲜民间故事,有的很多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比如《田螺姑娘》等等。

而这个关于“把老人背到山里等死”的故事,还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故事。

大致故事是在一个村子里,一直流传着过了60岁就要把老人送到山里自生自灭的风俗。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很穷,其中主人翁家就更穷了,而且由于母亲死得早,儿子30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


但是到了这一年,老父亲60岁了,但是仍然活的好好的。按照风俗,儿子必须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背篓把老父亲背上山,放在山洞里,再把山洞口用石头封起来,让老父亲自生自灭。

然而儿子在背老父亲上山的路上,一步一回头,十分不舍老父亲。封洞口的时候也没封死;临走的时候,把仅剩的几个饭团留给父亲。但是父亲不舍得吃,非要儿子自己下山时留着吃。


这下儿子就更不舍得老父亲了。于是儿子每天偷偷上山给父亲从那未封死的洞口送吃的。但是转眼间到了冬天,这荒郊野外、天寒地冻的,儿子实在不忍心老父亲受苦,就想要偷偷地把父亲带下山带回家。但是父亲死活不同意。然后就耽误了下山的时间,然后就开始大雪封山了。

儿子和父亲就躲在山洞里相互依偎着取暖,然而就在两人快要冻僵的时候,就只能往山洞深处走,最后发现山洞深处,不但有吃的,有穿的,还有一个陶罐里装着金子。原来这个山洞曾经是强盗藏金子的地方。


然后雪停了,爷俩下山买地盖房,给儿子娶媳妇。夫妻俩共同孝敬老父亲。而因为这个“儿子因为孝顺而有好报”的故事,让村里逐渐放弃了这个不人道的风俗。

日本也有类似的民间风俗。


比如1983年有部电影《楢山节考》,里面就讲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只不过日本的这个版本是70岁。

但是由于同属于汉文化圈,中国两千年来的主流文明讲“忠孝礼义”,所以理论上大一统的朝代都不会发生此类事情。

但是这不代表中国历史上不存在这样的事情。陕西汉中、山西吕梁、河北保定、山东烟台,在历史上都发掘过“瓦罐坟”。根据民间传说,当家里的老人达到60岁的时候儿子就会把老人们背到准备好的“瓦罐”中居住,每天只送一次饭,送晚饭后就往墓穴里放上一块儿砖头,直到满三百六十天后就能把坟墓给封住了,老人也就因此不能再出来,整个墓葬也就完成了。这就被认为是古人不赡养老人的铁证。


但是根据考古发现,“瓦罐坟”或许只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墓葬形式而已。因为大量出土的存在的墓志都是金、元时期。而且有的甚为豪华,叫“瓦罐坟”根他的穹窿券顶设计有关。

而“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这个传说,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个因素: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低,不足以养活一家人;

另一个因素:六十岁的老人失去了劳动力,属于“疲民”,吃饭就等于和年轻人争夺生活资源。

但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关注老年人赡养问题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周朝。


西周规定,对50岁以上的老人要给他们吃细粮;60岁以上的饭菜中要配肉;70岁以上的在饭食中要增加副食;80岁以上的要给吃些珍馐美味;到了90岁小辈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饮食。

如春秋时期,齐国规定对家里有70岁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一子的赋税和徭役;家里有80岁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二子的赋税和徭役;家里有90岁以上的老人,免除全家的赋税和徭役。

因此,“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古代中原大地应该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而偏远的日韩山区,或许真有这种风俗存在。



炒米视角


小时候,在老家听说过这个传说。据说,古时候有把60岁的人活埋的规定,谁也不能例外。有位国王,不忍心将60岁的母亲活埋,就修了一条地道,把母亲藏在里面,每天往里面送食物。后来,地道里总是闹老鼠,国王也没有办法,他母亲听说了,就让他们把猫带进地道。果然,地道里不再闹老鼠了。国王知道这事后,便昭告天下:人老了更有经验,还是非常有用的。并做出新规定:从此以后,人到60岁不再活埋。

这事只是传说,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也不知道真假。


清闲老农刘振营


我最早听过这种故事,是我爸跟我讲的。他说是在宋朝,仁宗皇帝时期。那个时候,人如果过了60岁,就认为没什么用了,要活埋。

可是包拯,那个时候他的父亲,超过60岁了。为了孝顺自己的父亲,所以把他的父亲藏在了后院。后来5只老鼠来东京大闹,朝廷上下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包拯回家和他的父亲说了。他父亲和对包拯说:8斤大狸猫可避千斤鼠。这个时候,包拯在他家院里看见一只大狸猫,上秤一量不到8斤。又给了喂了一些肉,养了几天,才够8斤。这个时候,5只老鼠在金銮殿上大闹,把大狸猫放出来之后,一下就把5只老鼠制服了,一只脚踩一个,嘴里还叼着一个。没想到左后腿松动了,跑了一只。所以说那个时候开始猫鼠之仇不共戴天。

后来皇帝为了嘉奖包拯,就问他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他回答的是自己的老父亲。那个时候皇帝才知道,人老了还是有才能有用的。从此废除了这条法律。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纯属是传说,根本没影的事儿,不过我小时候听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左右2046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说实话,小时候听这个故事的时候着实吓的不轻,总以为我爷爷奶奶六十之后会被活埋,后来见识多了,才知道这只不过是个传了好几代的谣言用来吓唬小孩子的。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相反,历朝历代对老人都是特别尊重。


汉朝时,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人品又没有什么问题的就可以担任当地“三老”。所谓“三老”就是负责教化本地百姓,在当地非常受尊崇。

七十岁以上老人当地的县令见了都得作揖,待遇非常之高,国家每到节假日还给发放酒肉补贴。甚至见皇帝的时候都可以大摇大摆的行“驰道旁道”。

如果有人敢欺负老人,情节严重的直接弃市。

唐时家有八十以上老者,家里壮丁可以选一人免徭役,专门用来照顾老人,而且对于那些品德高尚,美名远波的老人们朝廷还会授予其太守,县令的虚职。

宋朝则更是完善,对于那些孤寡老人从住宿到医疗再到饮食都是有硬性规定要无微不至的照顾。

中国数千年来都严格奉行“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虽然不能肩扛手提,但是他六七十年的人生经验会让你少走太多弯路。

当然,这种情况或许存在,守仁君认为古代的游牧民族就极有可能采用的这种办法,或者上古母系氏族时期也可能是这种办法,参考狼群就行。


守仁读仁


六十花甲的弃老风俗,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可能性很高。有很多说法,什么秦朝、宋朝、元朝,这些个朝代都不可能。

人们一直喊暴秦,秦始皇这样干的话,司马迁早就把他的罪状列进《史记》了。宋朝更不可能,宋朝一直摆着“仁义治天下”的幌子,况且幽云十六州不在辖区(后面会详细解释)。元朝就也不可能,理由同秦朝,有这事的话早在史书里闹翻天了。

也有很多人多认为把六十岁活埋老人的传说认为虚构的故事,甚至演绎出灵异事件。经过本人考证,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但是这个说法传播极广,结合一些老旧风俗、证据和推理,这事真就存在过。且听【尔朱少帅】说给你听:

所谓的“花甲葬”也叫“瓦罐坟”,说是坟,但是跟正常的坟墓不一样。

瓦罐坟是先在地上挖坑,平整压实,在坑壁四周要青砖青瓦垒墙,在地上也有青砖青瓦铺地,还有垒个顶棚,顶棚侧上方留一个孔。这个孔做什么呢?一来通风透气,二来送饭送水。

老人年过六十后,就会被送进这瓦罐坟,然后封顶留空。绳子吊着瓦罐,每天送点吃喝。哪一天送饭的时候,里面的老人没回应了,就说明人已经过世了。接着就把孔堵上,封土堆坟。

本人第一次听到“六十活埋”的故事,是在初中时。一位邻家老婆婆讲述她姥爷给她讲过的老故事。

晋西北的一个村子里,一直流传着花甲葬的风俗。这一年,老父亲59岁了,家穷,儿子年过三十都没娶媳妇。老父亲不想拖累儿子,农闲时就和儿子提前把坟挖好住了进去。儿子孝顺,含泪送别老父亲,别人每日送一顿饭,他是一日送三餐,隔三差五还送点好吃的。

转眼间到了冬天,这荒郊野外、天寒地冻的,儿子实在不忍心老父亲受苦,就要刨开坟,把老父亲接回家。

老父亲连忙阻止:“使不得!使不得!”

“娘早亡,老爹一个人把儿带大,舍不得你死!”儿子不依。

“祖上的风俗就该这样,不然会被乡亲们说闲话的。”老父亲老泪纵横:“老爹没本事,没给你娶到媳妇,留着我着白吃白喝的,更没姑娘跟你了。”

“什么杀千刀的狗屁风俗!”儿子拿锄头死命地刨:“我只要老爹多活几年就够了!”

“轰隆”一声,或许是之前挖坟是没弄结实,或许是黄土地的土质太酥软,儿子几锄头下去,居然塌方了一块。有惊无险,老父亲只是被黄土砸的灰头土脸而已。爷俩收拾妥当,回过神来端详塌方时,有一个脑袋大的陶瓷罐子漏出黄土半截。

儿子随手一锄头捣碎陶瓷罐子,赫然是铜钱和碎银子。这一发现让爷两惊喜不已,继续刨周围黄土,居然收获了六个陶瓷罐子——都是铜钱和碎银子。后来的故事就是,爷俩买地盖房,给儿子娶媳妇,成了村里的首富。

儿子因为孝心得到好报的事也广为传扬,村里逐渐没有了花甲葬的风俗。

讲故事的老婆婆,她姥爷就是故事中的儿子的下一辈。解放前老婆婆家就是小地主,她们村子里面三分之一的房屋都是她家的。老婆婆家是地主的事情是可信的,那个年代她家曾经是村里面批斗会的长客,他儿子因为成分不好被军队开除。

老婆婆的故事给我心里面留下了好奇的种子,我大学毕业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基本走遍了大江南北。后来也进行了多方查证资料和寻访。得出以下结论:

一、“弃老风俗”并不是没有史料佐证,所谓正史记载的多是汉民族的帝王家谱。而“弃老风俗”在河北、山西、陕西的一些县志里面有零星出现,没有引起人们关注。

二、“弃老风俗”的说法,多出现在北方部分区域,在东北地区和黄河以南几乎没有这种说法。

三、在北方黄土高原出土的很多古代平民墓葬,没什么陪葬品,却用青砖铺墙铺地,很符合故事里描述的“瓦罐坟”的样式。

四、古代很多游牧民族,在大迁移的时候,习惯抛弃老弱病残,虽然不一定是活埋。

真相在一步步接近。

“弃老风俗”很可能就是某些游牧民族统治北方时期的行为。游牧民族习惯直接抛弃,因此推断“瓦罐坟”应该是在农耕区出现。——这个游牧民族曾经统治了游牧—农耕混合带的区域。

没有在正史出现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的正史记载的古代外族本来就很少。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游牧民族统治的时间不长,没来得及造成足够大的关注。再有一个可能就是大的战乱时期,主流社会没精力关注。

综合起来,统治北方农牧混合带、时间很短的大战乱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符合这些特征的族群和时期——罪魁祸首就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前赵(匈奴人)或后赵(羯族)。


尔朱少帅


一、六十还仓花甲葬

在古代有一种坟,被称为瓦罐坟,也就是孝子要把年满60岁的父亲安置在村外的预先建好的坟中,每天送一次饭并加上一块砖,待360天后砖把坟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亲。这种坟文化反应了古代人民生活水平极端低下,无法养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因此形成了一种习俗,就是将年过六十的老人慢慢活埋。这种习俗虽然残忍,却反应一个事实,那就是种族的延续大于文明的要求。小螳螂永远看不到它的父亲,因此它还没有生下来时,父亲就被母亲吃掉了。


二、秦始皇嬴政

相传老人过了六十岁就必须死,要么活埋,要么处死,子女不活埋超过六十岁的父母则罪死不赦。这道命令是谁下的呢?大家口耳相传,这道皇命是千古第一暴君秦始皇嬴政下的,这黑锅秦始皇想不背都不行。

秦国以法治国,对内的重点在于治理疲民,所谓疲民就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坑蒙拐骗的不良百姓,或者纨绔子弟。秦国治理疲民的手段就是强制劳动,强制劳动的内容就是服徭役,服徭役就可以吃牢饭;不愿意接受强制劳动则贬为奴隶,或者处死。

秦国不开仓,不济灾,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无功无过者不赏不罚,因此被视为暴政的典型。秦国重拳处理疲民,被儒家扩大化为六十岁以后的老人必死,因为六十岁的老人失去了劳动力,属于“疲民”。但是秦始皇并没有下达这么荒唐而弱智的命令,都是后世为黑而黑编造出来的。


三、淮阴侯韩信

韩信少时以打柴为生,他经常接济邻居老地仙,使得老地仙得以延命。老地仙告诉韩信:我们后山上有一处龙脉风水宝地。如果我死在你老母前面,你将我葬在那龙口里的话,你今生将大富大发,一生荣华富贵;如果你老母死在前面,你将她葬在那龙口里的话,你今生会出将入相,位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老地仙死前,韩信的母亲还很健康,为了出将入相,韩信提前将母亲葬在龙口。老地仙知道后说韩信天理难容,必然不得善终,不得好死。韩信助刘邦取得天下后,给刘邦说了这件事,刘邦为了保全功臣,允下了五不杀之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君不杀,见铁不杀!

最终韩信被吕后设计杀死,趁刘邦外出征战,装在布袋中不见天地,被宫女以木棒击杀!这正应了老地仙说的不得好死。仔细一想,这是吕后为了杀韩信命文人骚客编辑出来的故事,吕后还编辑了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的事,好为她吕氏代刘作舆论准备呢。


四、花甲葬真相

花甲葬反应了人们在物资匮乏年代为了种族生存不得不做的事,反应了生存大于文明的天道,反应了强者生存的人道。游牧民族物资比农耕民族少,他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为了种族的延续,游牧民族在迁移时会抛弃老人,让他们自生自灭。除了抛弃老人外,他们还可以娶庶母,娶寡嫂和弟媳;人类的葬礼除了土葬、水葬、天葬、火葬外,还有食葬,也就是亲人死后,他的尸体会被活着的亲人吃掉;这一切只是为了种族生存下去,这些事做得自然而然,虽有违现代文明。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文明与礼仪才会产生,才会有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人伦秩序。天道早于人道产生,有些天道跟人道完全是两码事,比如天道无私弱肉强食,但是人道却要求照顾弱小,体恤孤寡。


大秦铁鹰剑士


很高兴回答你问题。我是小康在农村。

有关“六十活埋”的说法,一说是出自秦始皇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人老则失去劳动能力,这样的人只能吃白饭而不干活,跟废物没什么区别,只能浪费粮食。于是便将一条诏谕颁布天下“凡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从者,灭九族!”得,秦始皇一句话,天下百姓倒霉了,过了六十自动Game over,要不然祸累子孙。于是乎老人一到六十就让孩子将自己埋了,免得连累九族。

为了让百姓永远愚钝服从他的管理,他可以“焚书坑儒”、滥杀豪杰,甚至偏激到把天下所有的兵器都收集起来,只是为了让下层人民失去造反的武器。这样看起来,坑杀老人的事情他也不是干不出来。

“弃老风俗”很可能就是某些游牧民族统治北方时期的行为。游牧民族习惯直接抛弃,因此推断“瓦罐坟”应该是在农耕区出现。——这个游牧民族曾经统治了游牧—农耕混合带的区域。

没有在正史出现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的正史记载的古代外族本来就很少。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游牧民族统治的时间不长,没来得及造成足够大的关注。再有一个可能就是大的战乱时期,主流社会没精力关注。

而且不仅在我国,在日本,韩国这些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也有关于这方面的传说,也许历史上曾经真的有过这样的存在,但这与我们传统文化的“孝道”以及历朝历代统治者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驰,甚至太过残忍,所以这种说法才会逐渐被人们所摒弃最终消失于史书之中吧!

谢谢。






小康在农村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规定存在于哪些朝代?真相是怎样?

这个习俗据说是出自于元朝,不过在嬴政统治的时期就已经有这种说法。那时候他刚刚一统了天下,因为各国人口刚刚统一起来,他为了统一思想,因此下令专用李斯法家治,其他的史典全部通通烧毁。同时还下令活埋了不少的儒学家之类的人。但是对于嬴政的这一实施,有一些老人觉得,他太残暴苛刻。于是嬴政又下了一道指令,六十还甲。也就是说,不论男女,只要满了60岁的人,通通活埋。



嬴政的这件事情虽然并没有任何文字性的记载,但是这种说法却一直在民间流传下来。但是根据一些野史记载,真正兴起了60岁就活埋的习俗是从元代开始的。这样的一种说法,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日本、韩国其实都有。据说,老人到了60岁之后,儿女们就会为她打造一个墓穴。之后每次为他送一次饭,就在墓穴外面砌上一块板砖。直到板砖将整个墓穴封死为止。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孝子,实在是不忍心自己的父亲60岁就去世。因此他一直悄悄地在为父亲送饭,一直养着父亲。就在这个期间,有位其他国家的来使朝见了当朝的帝王。他向这位帝王出了几道难题,朝堂之上居然没有人能够想出解答之法。无奈之下,帝王就下令张贴皇榜,希望在民间找一找高手。皇榜上表明了,谁能够答出题?就能领到重赏。这位孝子在一次为父亲送饭的时候,就将这件事情讲给了父亲听。没想到父亲告诉了这个孝子正确的答案,孝子就去揭了皇榜,成功的拿到了重赏。之后皇上也赞扬他,说他才智过人。结果孝子却跪求皇上,说这是父亲想出来的招,他父亲已经60岁了,他请求皇帝开恩,能让他父亲继续活着。



皇上听了他的话,感动于他的孝心,又考虑到,老人也是有用之人。因此就下令,免除了他父亲的死。同时还下令,将60岁就活埋的制度给废除了。其实这种说法,一直都只流传在野史当中,不少野史当中,甚至神话故事当中都有过一些记载。古人们认为,老人老了之后,不仅不能为社会多做贡献,还会浪费粮食,拖累家庭,所以当时才有这种说法流传。但是在正规的史记里面,却并没有任何笔墨写出了这件事情。


漠外孤舟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也就是花甲墓,是真实存在的,传说这种风俗叫“瓦罐坟”,也有叫“窑罐坟”“蛮子坟”!初始时间和地方已不可考,有说是远古游牧时期为了提高部落移动速度和提高战斗能力,从而遗弃老人的风俗。也有考古资料显示这种墓穴多见于宋元时期!

有传说认为花甲墓发生在秦代,因为这种残酷的做法与秦始皇的暴政能够相联系,故事大概是秦始皇颁布律令,老人到了“六十岁要活埋”,如果家人不遵从就要杀头,有一个孝子,因不忍心将父亲活埋,冒死藏父,后来西藩特使来到中国,给秦始皇出了几个难题,朝廷没人答的出来,秦始皇就发布奖赏令,孝子在父亲的帮忙下,智斗西藩特使,从而使秦始皇撤销了“六十岁活埋”律令!然而这个传说应该是不切实际,孔孟之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没有独尊,但孝道文化的发展颇有影响,老人在那时候应该不存在被弃养的说法,再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至于让秦始皇颁布这条律令!



关于瓦罐坟的说法,是指将年满60岁的老人安置在坟中,起初是敞开着口子,每天送一次饭给老人,并在坟口加上一块砖,直到墓顶合拢,瓦罐坟的本义是生基坟、活人坟,并不是因为出土的殉葬品常见瓦罐,瓦罐坟的起源,无从考证是在西南还是中原。据《遵义府志》记载,这种风俗传自古时候,屡禁不止,在山上随处可见,每逢遇到大雨,这种坟就会露出地面!


花甲墓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是真实性的,在中国发现的传说文本有70余例,涉及的民族有汉族、苗族、土家族,涉及的区域有湖北、陕西、河北、山西、山东!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如在山西晋中昔阳县叫“生藏墓”,山西部分农村叫“砖打墓”,鄂西北叫“自死窑”,山东胶东半岛叫“丘子坟”或“模子坟”!最广泛的叫法是“活人墓”。


从花甲墓的各种传说来看,弃老、弃病,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曾经是一种制度化的习俗,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抛弃老弱是为了种族的存活、延续的一种需要,然而这种陋习在后世出现真的让人有点不寒而栗!从已发掘的古墓文物来看,花甲墓的事情应该是发生在蒙古人统治的元代!


1974年,莱州市东宋村的一座“模子坟”中出土了两件元代的青花玉壶春瓶。在山西岚县出土的花甲墓,墓志铭上记载:此葬始造于大元大德三年,后重葬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在中国历史上,蒙古人所建的元朝统治了中国近百年时间,汉人作为四等公民长期忍受着蒙古人的欺压统治,汉族的文化也受到了摧残!在蒙古人建立政权的初期,频繁的战争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不少繁华之地成为了一片荒芜,建立在血腥屠杀基础上的元朝,使得人口巨减,好多地方都成了人烟断绝的无人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元朝的统治者急需稳定的社会生产力,以此为他们创造价值,积聚财富,作为驱口的汉人,就成了他们随意役使的工具。

很显然,到了60岁的花甲老人,对元朝的统治者来说已经丧失了创造财富的的能力,这很可能就成为元初统治者为减少开支的一条强制性政策出台的初始原因!可以想象的是,绝大部分被蒙古人统治的中原地带的百姓都开始执行了这一政策!于是,汉民族有了这种不得不执行,在无法违背和改变的情况下,只好尽力变通去做好孝道文化的墓葬制式!在历经多代沿袭后,花甲墓成了老人晚年最终的凄凉居所,再后来这种做法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的习俗,在少部分地区流行。



由于元代有了记述国史的蒙古文字,加上忽必烈对八思巴蒙古文的不断改良,汉文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作为蒙古国史的唯一记载《托卜赤颜》,在明代原文竟然亡佚,残余的部分内容因为硬译文体也显的文理不通,于是,在正史中就找不到对花甲墓的任何记载!

遗弃或杀死老人的风俗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过的现象,事实的真相往往很残酷,在生产力和物资生活条件落后的地方,“花甲墓”是人类无奈的悲哀!


挚滗画畫紅尘


弃老杀老、弃婴杀婴这种暴露人性阴暗面的事情,时至今日也不敢说完全绝迹了,“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历史上大致是真实存在的,“寄死窑”、“模子坟”就是古代专供60岁老人自我死亡使用的生人墓穴。

“寄死窑”的弃老模式

“寄死窑”又被称为“自死窑”、“待死窑”,在川陕鄂豫交界的汉水流域地区,已经发现了大批古代“寄死窑”的遗迹。据说春秋时期的麇国有一个规定,老人年满60岁后必须送至偏远的“寄死窑”中,并且只准家人给他送三天的饭,三天之后任其冻饿而死。

还有一些说法是,古代当地对于一些鳏寡孤独、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也会将他们送到这样的窑洞中,任其自我死亡。

“模子坟”的弃老模式

“模子坟”又被成为“鍪子坟”或“丘子坟”,是用石块垒成的石坟,其遗迹主要分布在胶东地区。《牟平文史资料选编》(1988年版)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传说古时人过花甲不死,后代就按律令将其囚于石坟,由子孙送饭充饥,送至60天即可断饭,最孝者送饭也不超过100天。”

与“模子坟”相类似的,还有一种俗称六十还仓的“瓦罐坟”,也是民间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古代抛弃、活埋老人的习俗。子孙预先建一座瓦罐坟,待老人年满60岁时将他们送进去,然后每天去送饭,但每送一次饭就加一块砖,直到把坟的缝隙彻底堵死。

现在的研究基本确认,在远古时期我国确实存在过弃老、杀老的习俗,并在古代的一些时期有过不同形式的延续,而且这一现象在世界多地都出现过。例如,日本、韩国、越南、印度、泰国等地出现过“弃老山”或“弃老国”,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就讲述了在古代日本信州,会将年满70岁的男人和60岁的女人送至楢山上任其等死。

但遗憾的是,弃老问题至今也不敢说完全解决了,空巢老人就是新时期的一种独特“弃老”现象。以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时,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进去,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

由此引起不少人四处询问:多久回家看一次老人才能不违法?可见,弃老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要靠立法来解决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