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越来越焦虑了?

Panny-小婧


很多人说,缓解焦虑的好办法就是去做事情。然而当我们投入其中,可能会体验到一种“越努力越焦虑”的感觉,这究竟是为什么?实话说,这也曾是我的困惑之一,后来我在TA沟通分析的理论中找到了答案:


TA沟通分析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后由心理学家凯勒提出的“驱力”概念进一步丰富了其理论。“驱力”有五种,分别是:“要完美”“要讨好”“要努力”“要坚强”和“要快”。“驱力”的大致意思是说:只有你做到如何如何,你才是好的。那么“驱力”是如何让我们“越努力越焦虑”的呢?


通常,这和“要努力”的驱力有关。一个人小时候,对养育者的依赖是很强烈的。有时候,养育者在不经意间,可能会多次重复这样的话:你要努力学习,不然我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对于年幼的孩子影响是很大的,孩子为了继续得到大人的照料,会迫使自己“努力”,也就是顺从了“只有你努力,你才是好的”这句话——“要努力”的驱力就这样起作用了。


伴随孩子的成长,这种机制的作用会重复无数次,以至于长大的我们只记得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却忘记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努力”变成了一件不需要思考的事情,一件应该的事情。


而一个人一刻不停地努力,是不可能的。一旦有所停顿,焦虑就会莫名地出现,因为停止努力,则意味着自己是不好的,无法得到别人的爱。当然,这通常无法在我们的意识里有所觉察。我们能感觉到的是,必须一刻不停地努力,然而疲劳让我们停歇,一停下来,我们就会焦虑,所以会继续努力,然后又疲劳……周而复始,感觉心里永远不踏实。



“要努力”的驱力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1. 莫名其妙地失败

按照常理,努力必定会带来一定的成果。但是,“要努力”的人却几乎无法完成什么事。在做成之前,总会有莫名其妙的事情出现,比如:考试之前生大病、工作面试因迟到而失败。一旦成功了,也就意味着“努力”至少可以暂时停止了。为了一直“努力”下去,只好不让自己做成事情。


2. 成功之后,不停歇

还有一种可能,允许自己成功,但丝毫不停歇,马上去开始其他方向的努力。或者,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功了,就继续去努力。这样的人在事业上会取得比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一刻也停不下来,会极度疲劳。然而一旦休息,心里就会有焦虑出现,所以会继续努力,在疲劳和焦虑之间来回切换,疲惫不堪。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要努力”指的是“只有你努力,你才是好的”,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努力学习和工作,两者的用力方向是不同的。有时候,感觉“要努力”的驱力就像一句咒语,让人停不下来,也踏实不下来,好像休息一下都是罪过。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我自己本来就是好的,这不取决于我是否努力,努力的目的在于加速自己的成长,而并非用来证明我自己是不是好的。共勉!



欢迎【关注】我,心理识堂,与你分享有关心理学的知识与见识。

心理咨询师大盟


因为您是用努力缓解焦虑,反而会越来越焦虑。焦虑是对未来事情的担忧,担心未来的某一天会如何如何,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用不停的努力,来缓解焦虑。实际上,不需要刻意缓解焦虑,只需要活在当下即可。因为未来的事不可知,人为未必能改变。如果事情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我们做好尽人事听天命就可以了,没有那一个人是一直笔直的站着的,他需要躺下休息,同样,没必要一定要让坏事不发生。



踔厉前行


焦虑是一种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产生的担心,害怕,假想。当产生焦虑时,为了避免焦虑我们会做出各种相应的行为来减轻焦虑。越努力越焦虑一般来说是通过努力的方式来减少焦虑的现象。

通常用来应对焦虑的措施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所以焦虑情绪会反复不断的出现,如果努力只是应对焦虑的一个措施,那焦虑不会因为你努力而消失。相反还会不停的出现。不停的去用努力来应对焦虑,就会出现越努力越焦虑了。

很多人为了完成一件事情,达到一个想要的目标而去努力。但往往忘了了努力的初衷,被焦虑的情绪所干扰,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去努力,看似是在努力的行为会因为过分焦虑驱使,让自己进步的过程变成了减轻焦虑的工具。

结果变成,努力是为了减轻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焦虑被一次次激发出来,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发现自己很努力了依然很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