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五四運動

五四三劍客:胡適、傅斯年、郭沫若

五四時期中國思想史上曾一度被人們冠以“五四三劍客”的有三位:胡適、郭沫若、傅斯年。這三人是中國史學界享有盛名的大家,也是現代文學陣營中的巨擘。他們三人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首屆院士選舉中,分別當選中國文學、考古學、歷史學三個學科內的院士,這是一件相當引人注目的事,因為其他人暫且不議,單說郭沫若那時非常不待見國民政府,何以又稱為國民政府的首屆院士呢?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郭沫若年輕時

戰後中國的院士制度建立於1946年,根據中國二檔的《中央研究院辦理第一次院士選舉經過情形節略》這一檔案,使我們還能清晰的瞭解到院士制度的誕生,因為在那一年的10月20日到22日,中央研究院第三次年會在南京召開,會上討論了中國院士制度建立的話題,1947年國民政府決定在中國正式建立院士制度,並開始選舉第一屆院士。

這一次選舉上,胡適以北京大學校長的身份前往南京參加中研院院士選舉相關事宜,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所長傅斯年和原廈門大學校長薩本棟分別代表了中國數理和人文社會兩大組的評審人員。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胡適年輕照片

影響中國學術未來的大手筆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胡適、傅斯年和郭沫若這三人之間的私人交誼和學術權益在當時是沒有人不知道的,所以選舉規章制度的制定小組當時一共有七個人:胡適、傅斯年、薩本棟、翁文瀾、茅以升、吳有訓、李濟,這七個人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毫不誇張的說代表了各自學科的發展。這七個人中文科組的一共三個人:胡適、傅斯年和李濟,他們掌握著人文社科組院士選舉的命脈,所以制度是人定下的,個人關係也直接影響到院士選舉的結果。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胡適中年時

我們從檔案資料中可以明顯的感知到此次院士選舉從擬定草案到選舉現場,胡適和傅斯年實際上掌握著人文組的選舉大權,所以郭沫若便被胡適以北大校長的名義推薦給了選舉評審小組。這也能看出1927年之後,郭沫若在學術界的聲譽是得到同行認可的,同事也因為他在甲骨文領域的研究能力,在上古史研究上的貢獻稱為自己躋身第一屆院士的敲門磚。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中國二檔——檔案材料

在人員的敲定上,傅斯年這一關當然是非常好過的,畢竟胡適可是傅斯年的業師,二十多年的師生關係,讓傅斯年和胡適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顯得十分融洽、默契,不信我們看傅斯年在1947年6月寫給他老師的信:

	適之先生:
話說天下大亂,還要院舉院士,去年我就說,這事問題甚多,弄不好,可把中央研究院弄垮臺,大家不聽,今天只有竭力辦得他公正、像樣,不太集中,以免為禍好了。 日前開會商量,應該在提名中不忘了放名單(不必即日舉出,此會不能包辦也),盡力想南方人士而不可多得。茲將當日所寫之單送上一看,但請千萬秘密……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傅斯年

1948年3月中央研究院在南京雞鳴寺正式投票選舉,此後公選舉出81位院士,蔣介石也特邀前來,以表示國家對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的關心支持,由於擔心前方戰場的戰況,蔣介石根本無心在場,所以做完訓詞後,就離開了,然而這一次中研院選舉確實是中國科學界的一次大事,為中國學術界的發展奠定了基調,他們代表了一個民族最智慧的一群人,在為民族的未來籌劃,3月25日,院士大會閉幕,張元濟感慨時局說道:“倘若再打下去,別的不說,我恐怕這個中研院也免不了要關門”,沒想到一語成讖。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張元濟

你方唱罷我登場:昔日的好友,如何在政治舞臺上反目成仇

1949年,國民黨敗逃臺灣,原本院士選舉小組中反對郭沫若入選的朱家驊、等人都隨政權流亡,胡適、傅斯年等人也都去了臺灣,郭沫若成為北京新政政權下中國科學院的院長。對於郭沫若來說,這還只是他人生大戲的開始。因為五年後,大陸開始了大規模的批判胡適運動,曾經對胡適心心念唸的郭沫若,第一個跳出來反咬一口,也不知那時胡適心裡有沒有一絲絲的失落,畢竟那個曾經擁抱著親吻自己的郭沫若如今調轉槍口,成為那個欺人太甚的人,始終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傅斯年和胡適

反正我們翻開《胡適日記》,其中記錄了不少郭沫若與好友們的真情現場,其中胡適1923年10月13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沫若邀吃晚飯,有田漢、成仿吾、何公敢、志摩、樓(石庵),共七人。沫若勸酒甚殷勤,我因為他們和我和解之後這是第一次杯酒相見,故勉強破戒,喝酒不少,幾乎醉了。是夜沫若、志摩、田漢都醉了。我說起我從前要評《女神》,曾取《女神》讀了五日,沫若大喜,竟抱住我,和我接吻。”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胡適

總之我們可以知道1948年中研院院士選舉中,郭沫若反對國民政府態度之甚,但以學術發展為標準的考慮蓋過了政見不和的考量,郭沫若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第一屆院士。

第二次院士選舉是1955年,留在大陸的院士大部分都被吸納到新的科學院內部了,但是標準卻變了,學術要為政治服務,對待原來的某些院士的態度也變了,中國學術界經過了一次大洗牌,郭沫若還能風生水起,不得不說他也是有學術、有手腕的人物了。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甚!胡適怎麼也沒想到他成了郭沫若最恨的人

歡迎關注“性感文人札記”,知識從未如此性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