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28岁妈妈带着两个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是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的生死?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01、孩子是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的生死?

4月28日晚,福建漳州一位28岁的年轻妈妈留下轻生信息后,带两儿子离家出走。

在“失联”超过50多个小时后,5月1日12时许,三人遗体已全部找到。在“遗书”中,提到了自己与公婆的矛盾,并表达了轻生的念头,“对不起,带走了你最爱的儿子们了”,落款为“石某梅绝笔”。

丈夫的手机壳上,贴着“我老婆最美”的贴纸。

“不要再纵容你父母毁我了。”“爸妈不理解我……是我这种女儿让他们两老丢人了。”

两代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众多因素造就了这场悲剧。 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啊……

作为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怎么还能继续生活。一瞬间,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而且是因为家庭矛盾。

一边是生身父母,一边是老婆,男人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妻子选择沉默应对流言,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丈夫一边说爱,一边不帮妻子,所以妻子也一边说爱,一边带着他们爱的结晶走向毁灭……

有人说,她太弱了,所以攻击只能向内,对着自己和比自己更弱小的儿子。

心里有苦说不出,也没地方去。

但凡还有去处,也不至于走向绝路……

实在不能理解,孩子有什么过错?凭什么决定孩子的生死?

不管有何理由,父母都无权去剥夺孩子的生命权。

父母对于孩子的生命,没有决定权力,携亲子自杀是缺乏对生命基本的敬畏之心。

只能说,孩子是最可怜的牺牲者...

两个孩子多无辜啊!一个6岁,另一个只有3岁……

可是他们的生命,却在跳河的瞬间,彻底划上了句号。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这个结局,锥心,刺痛人心!

要知道两个孩子尚未满10周岁,属我们国家民法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携子自杀致孩子死亡,是非法剥夺孩子生命的行为。

孩子不是父母个人财产和附属物,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个体,再绝望也无权替年幼的孩子决定生死!

那么小,根本无法选择,更不懂事,凭什么决定孩子的生死?

生活中难免磕绊。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自杀,遇到艰难遇到痛苦,只想一死了之的人,那是懦夫。

遇到家庭矛盾,不去想办法解决与脱离痛苦,反而拉着孩子一起奔向死亡,是无法让人原谅的行为。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02、28岁妈妈和两个孩子,究竟被谁“杀死”了?

28岁妈妈和两个孩子,究竟被谁“杀死”了?

公婆、父母,还是夹在婆媳冲突中的丈夫?

在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一个农村妇女,什么样的谣言对她伤害最大?大到她一定要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死?

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公婆造谣媳妇不守妇道,甚至直指两个儿子是不是自己儿子的......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隐约看出,也许是老人们诬陷她有外遇,她可能就气不过,说不是亲生的是吧,那就不要留了。

母亲死了,留下孩子,也不知道那公婆会怎么说,没了母亲,孩子以后的成长也不会幸福。

人言可畏,舌头底下压死人,长期的家庭冷暴力和流言蜚语,杀人于无形……

在农村,年轻妇女遭到侮辱,就会由“羞”致“忿”。

无论侮辱轻重,“忿”无法从内心释泻,也为了“清白”而舍弃生命。

如果自己的清白,遭到威胁而无路可走,就会选择以死明志。

妇女在农村传统家庭中的权力和文化地位低下,当她们在家庭中,遭遇不公平或其他负面事件时,难以得到应有的救济而容易自杀。

自杀,是家庭生活中权力平衡,导致的不公的结果。

在中国农村,宗族依然是老年人和男子的有力后盾,在矛盾中他们占有优势,受到冲击和伤害的,往往是已婚年轻女性。

在乡村,嫁来的媳妇,被视为父姓村落和家族的“外人”,如果娘家人不强势,很容易被夫家欺负。

也就说,出嫁后,农村女性的安全感,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抗争,在家庭矛盾中,就会有农村女性选择以死抗争。

当她们的种种努力被破灭时,她们就很可能自杀。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不能确定,年轻女性是否通过自杀来威胁或报复丈夫及其家庭。

如果自杀者,有较深的受挫感和价值剥夺感,对报复对象产生敌对、愤懑和仇恨的情绪,情绪过激下,很容易产生报复性自杀行为。

这个时候,自杀者会表现出,非死不可的激烈与决绝。

另外在激愤中,妻子认为自己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家”,心里受到了巨大委屈,却得不到丈夫家人的理解。

对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产生绝望情绪,就可能一气之下自杀。

但是,令人痛心的是2个孩子,他们还那样小,这起悲剧导致了两条无辜生命的逝去!

在婆媳矛盾中,只有当丈夫明确站在父母立场与妻子对峙时,作为媳妇的年轻女性受到委屈会选择离婚或自杀。

丈夫是作为“外来者”的年轻女性,在婆家唯一的依靠,当丈夫明确倒戈时,媳妇就可能因失去安全感,而绝望自杀。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03、遗书背后锥心…水火难容的婆媳矛盾

长期以来,长辈潜意识里觉得,晚辈是自己的所有物,而不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所以,可以随意损贬,指望他们做出改变,真的太难。

人在绝望的时候,真的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我们不知道,到底她经历了多么大的心理挣扎和痛苦煎熬……

在中国古代,女性受传统儒家思想启迪的同时,也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

中国式家庭的组织运作规则,决定了当中媳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角色。

作为媳妇,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遵循着“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传统。

媳妇,更是恪守着“婆尊媳卑”的观念,对婆婆言出既从,百依百顺。

封建传统意识里,似乎顺从公婆、孝敬公婆,是媳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婆婆成了封建家族制度的代言人,当苦媳妇熬成婆的那一天,也正是可以抬头的日子。

下一位婆婆以自己的经验和标准,教育下一位媳妇。

这样代代相传,恶婆婆苦媳妇的血泪循环。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女性个性解放、自我意识逐渐解放的今天,发生如此悲剧,令人唏嘘。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婆媳叙事中,隐退的男性角色。

这似乎是一条最后桥梁,如果这座桥梁断了,婆媳关系联接中的2个孤岛,注定彼此对峙而孤立。

在婆婆看来,在男孩依恋母亲的同时,母亲也依恋着男孩。

待儿子长大,媳妇这个外来者,忽然打破了二十几年母子之间的依恋,从母亲手里活生生的抢走了孩子。

作为媳妇,觉得自己为了丈夫孤身一人,步入另一个家庭,要忍让,要融入这个家庭,从此不能在陪伴自己的父母身边。

她要求丈夫要给她全部的爱和呵护,婆婆和媳妇都要求丈夫要爱她们,一份是孩子对母亲的爱,一份是丈夫对妻子的疼爱。

一件件恶性事件背后,最大的社会影响其实是——婆媳关系的丑化、妖魔化、夸张化,会形成刻板印象,婆婆不喜欢媳妇,没事找事、处处刁难媳妇。

婆婆为对付媳妇而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也会影响价值观。太多的负面情节,会影响思想,不利于家庭和谐构建。

两代人成长环境不同,时代不同,生活条件不同,行为处事上的差异,这就是代沟。

以3年一个代沟来计算的话,婆婆和媳妇之间应该存在着7—10个代沟。

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婆婆,农村条件和城里不同,不仅是代沟,还有城乡差距。

现代社会,人权、权利义务认知,开始影响年轻一代,婆婆所代表的传统思想,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必然爆发博弈。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婆媳关系最为微妙。

古代文学作品《孔雀东南飞》,就是婆媳矛盾的悲剧——焦母和兰芝的婆媳矛盾,并不是孤立的存在。

实际上,婆媳不是天敌,之所以婆媳矛盾突出,婆婆境界不高,儿媳妇的境界也不高。

“我和你妈掉在水里你先救谁?”争宠心理普遍存在。

都在争夺一个男人的控制狂,争夺一个家庭的统治权,一辈子的悲喜,都被困在这场权力博弈战中。

女性需要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独立的经济能力,在家庭中独挡一面,遇到不公平对待不能一味妥协。

勇于追求自由的爱情,自由的婚姻,也要敢于面对现实。

婆媳之间,只有相互的尊重和包容相处,才能熄灭矛盾。

生活没有快意恩仇,一刀致命,需要的是一辈子细水长流的磨合与适应。

(作者为国内知名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院长陈安庆、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人物)

2019年5月2日长沙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文章精选:

陈安庆:我的写作观

陈安庆:愿你们30年后对儿孙吹牛,爷们曾是叱咤风云的牛x调查记者......

陈安庆:26条军规,让你成为人物传记高手

北大学生弑母案:标签背后的学历崇拜与心理自卑

热点 | 母亲藏匿“失联”儿子:家庭关系与社会信任的两支利剑刺出的汩汩鲜血

干货 | 新闻稿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干货 | 法制新闻宣传要规范出色,你如何料理?

双语 | 一个埃及人在中国的日子

考研 | 2020考研党必备的三轮复习计划!

招募 | 想跟传媒老炮儿学新闻采编独门技巧!点开看吧!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陈安庆:28岁妈妈带两幼子跳河自杀,孩子无辜的,凭什么决定孩子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