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在上海都怎么生存?

用户5594742688233


我想把题目改成,上海本地年轻啃老一族是怎么过的?相信可以拍成纪录片!本地土著如果没有拆迁房,或者说没有房的土著,过的比所谓的农民工好不到哪里,本地人很多每月也不过5000左右的工资,还没有外地人能吃苦耐劳,别看不起农民工,能吃苦的农民工达到一万不难,我一老乡,修空调的,一个夏天赚20万,上海人几个能达到?5000块哪里够花,还不是从老人的退休金里面抠点出来?见的太多了!不过说实话,上海老年人过的不错,很多退休金都在4000以上,这是本人在上海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希望上海人放下所谓的优越感,眼睛平行看人,不要看不起外地人,也不要赶外地人走。也不要在这里喷我!


飞天蜈蚣021


"农民工",其实称作"外来务工人员"会更合适更准确。

农民工如何在上海生存?个人觉得这个本身就不是问题,但往往还是有很多人存在诸如此类的疑惑。

举个例子,从没有做过生意或买卖的人,日常都是按部就班地家里单位两点一线,如果你问他,怎么不去做点生意或买卖,来钱快赚钱多,他往往会很疑惑地反问你"我又没做过生意,做生意那么复杂,家里也没人做过生意,自己不会做,做不好,也不敢去做"。那问题来了,难道天底下那些做生意的人都是天生的会做生意?显然不是的,只是他们敢去尝试,肯接纳跨领域的东西。不去做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或做不好?更何况做生意并不是新鲜事物,不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是要人命的🙈。

回到正题,有题主疑虑的人,往往是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或农村的朋友较多,当地信息比较闭塞,生活圈子小,对当地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印象根深蒂固,对上海的"国际大都市","金融之都"的印象同样根深蒂固,那么他们会以自己当地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去衡量上海的"高消费",感觉去那里务工的人员很难生存下去。在这里,他们忘掉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上海的工资水平也是远远高于三四线城市的,比如你收入两三千一个月在当地已经很不错了,但在上海一个饭店刷碗的阿姨月收入可能都不低于4500,如果是有点技术活或手艺的人,他的收入会更高,中位数收入应该在六七千块,近几年比较火的装修行业,贴瓷砖的日薪达六七百,刷涂料的日薪四五百。一句经常开的玩笑是"工地搬砖的日薪都要300块",笑话归笑话,没有去考证过,但说明一点,大城市的收入也是相对较高的,所以不要担忧在上海务工人员的生存问题,毕竟生存一点问题都没有,倒是可以考虑下生活质量如何。

再者,题主心里应该也是有倾向去上海一类的大城市谋生,个人建议一定要先学会一定技能或手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才会有好的工作,才会有更高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单有力气,在当下的环境里,生存确实会成为问题。

祝好!祝朋友们越勤奋越富有!



CIBN影院院长


农民工怎么在上海生存?我有些体会。①首先要有经济实力,缺少这亇,你为自动尽早还乡。②到上海是来发展的,不是来玩的。坚定心信,艰苦奋斗,汗水意味着财富。③大润发挂牌365天不休息,我们是361天不休息,大年初五接财神开业。④既当老板,又当小工。清点伙物,及时补给,货物齐全,让客户不跑第二家。⑤提高生意知明度,慢慢形成生意经济朋友圈。⑥上海大都市,是黄金之地,很吸引人,一有经济就投资买房,這突显内心留在上海心愿站住脚。


张家叔叔


农民工一词,不太严谨,应该说是打工一族,比较恰当点,这里面不止农民,还有下岗工人,大学生,城市市民,退伍军人等,这些人不全是干苦工的,有做管理的,高级管理以大有人在,有做技工的,同样有相当吃香的高级技工,收入超一般白领,还有中小企业主,如张总张启民,从一个农民工混到企业家。建议题主放下偏见,正视这一群体。


用户1651383166344


实话实说,在上海只能温饱,因为房租年年涨,电费水费在全中国农民工用的最贵,因为房东把阶梯电价全部加在租房人头上,还有卫生费(只收农民工),停车费等等?真是:打工的地方难生存,生存的家乡没工打?


孤舟致远


农民工在上海就是没拿拐棍,如果拿个拐棍就是要饭的,农民工一个月的工钱,有钱人吃顿饭都不够,我个人亲身经历。


顺服683


无家可归,有家难回!

永远只是at——on——上海!

永远都不可能是in上海!

这是我在上海一年多的别样另类的感觉!!


用户60516557881


老板包吃住。正常,那是老板的事,与我无关,四个月,吃住可佳。安装活。……


天下皆友137


保安,环卫,送外卖,都可以,


一直善良Asd


上海干活回家用不错!每个月都有一万多块,如果老乡和亲朋都出来就没有思乡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