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聖商胡雪巖——收拾殘局


一代聖商胡雪巖——收拾殘局

7

致命隱患

當時為了早日收復杭州,胡雪巖建議左宗棠購買洋槍洋炮,以此加強軍隊裝備,但購買軍火這筆款項實在太大,腐敗的清廷一時拿不出這筆錢,於是左宗棠託胡雪巖向外國銀行貸款。在向外國銀行貸款時,胡雪巖百密一疏,種下了一個禍根,成為他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他向朝廷上報貸款五十萬兩銀子,利息是一分三釐,實際他向英國人貸款利息才四釐,中間做空差價九釐準備和英國人平分。在商言商,我們不予評價這樣的商業行為,但就是這個隱秘的差價,為胡雪巖的失敗留下了致命的隱患。

一個人要做大事,就不要留有把柄,對手會緊抓不放。

左宗棠和李鴻章是當時大清朝的兩位重臣,因政見不同,派系明爭暗鬥越發激烈。李鴻章發現,左宗棠軍隊所需要的軍餉、糧草、槍支彈藥、醫療藥品都是胡雪巖幫助籌辦。左宗棠之所以能夠屢立戰功,都與胡雪巖的支持密切相關。

因此,倒左先倒胡。 

一八八三年,法軍進攻駐越南的清軍,清廷召左宗棠入軍機,李鴻章和胡雪巖商場上的對手盛宣懷,趁左宗棠不在兩江時向胡雪巖下手。

此時胡雪巖為打破洋人對蠶絲市場的壟斷,出巨資高價收購了大量的蠶絲。盛宣懷抓住這一時機,掌握胡雪巖生絲買賣的情況,一邊收購生絲向胡雪巖的客戶出售,一邊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叫他們今年偏偏不買胡雪巖的生絲,致使胡雪巖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而在這時候,胡雪巖為左宗棠行軍打仗所籌集的八十萬兩借款恰巧正趕上到期,這筆款名義上雖說是清廷借的,但經手人卻是胡雪巖,外國銀行只管找胡雪巖要錢。原本這筆借款每年由各省協餉來補償給胡雪巖進行還款,每年協餉一到,胡雪巖就能還款。但盛宣懷在此卻動了手腳,他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直言李鴻章有意緩發這筆協餉,明擺做空胡雪巖。盛宣懷又估計胡雪巖的阜康銀行資金已到調空之時,故意託人到錢莊提款擠兌,並親自在上海坐鎮指揮擠兌。胡雪巖發電報緊急求援左宗棠,但不見回應。這種情況下,胡雪巖把地契和房產押了出去,同時廉價賣掉積存的蠶絲,希望能夠捱過擠兌風潮。不想這次風潮竟是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錢莊早已經人山人海。

胡雪巖深感意外,經過調查後才得知是盛宣懷叫人暗中扣下電報,所以左宗棠沒能及時反應。

胡雪巖如夢方醒,原來這是李鴻章和盛宣懷的有意算計,他明白自己已經無力迴天,陷入了國外金融資本勢力和國內金融買辦勢力的內外夾擊。雪上加霜的是,李鴻章又把胡雪巖向外國銀行貸款時多加利息的事情抖露出來,這才是致命一擊。慈禧得知後大怒,下令對胡雪巖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光緒十一年 (公元一八八五年) 十一月,胡雪巖黯然離世,終年六十二歲。

8

收拾殘局

大難臨頭的胡雪巖開始冷靜地收拾殘局。他把家人召集一起吃了頓散夥飯,說了情況,自己已經一敗塗地,一無所有,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大家要各自討生活去。最後胡雪巖家裡只剩老母親、大太太以及重情重義的九姨太。

情況越混亂糟糕,頭腦越要冷靜處理,才不至於出錯。

處理家事後,胡雪巖開始處理生意上的事情,在貿易型產業的處理中,他果斷結算了茶葉、蠶絲等商務。對於錢莊事務,他在無奈中使用權宜之計按層級進行了處理。對於窮人的存款,這些錢也不多,但卻是救命錢,胡雪巖連本帶利如數奉還;最有錢人的存款,雖然單個存款很大,但總量不多,這些人有的是官場的人、有的是鉅商,都很有勢力,這些錢要還,不然胡家子孫難以生活;中間是小康之家,他們存款是儲蓄,溫飽已經滿足,這錢只能作為糊塗賬爛掉。但這些人也不會輕易罷休,胡雪巖最害怕他們拿不到錢而瓜分了胡慶餘堂。他絞盡腦汁想著一個辦法,轉讓給另外一個有勢力的人,才能暫時保存好胡慶餘堂。他找到了他錢莊的存款人刑部尚書,把胡慶餘堂抵押給了他。在這一番努力下,胡慶餘堂得以保全。

對於自己的身後事,胡雪巖也做了周密安排。他交代家人不要把他埋葬在生前請人看的那塊風水壽地,大家都知道那個地方,不甘心的債主會來挖墳。他還交代家人,死後如陌生人來,家人要把他身上的壽衣剪下一塊布料給他。果然不出所料,那個陌生人來了,但拿了布料很失望地走了。

原來胡雪巖預料盜墓的人可能前來探路踩點,如果把衣服上那麼普通的布料給他,盜墓的人就知道胡雪巖已經慘淡至極,連像樣的壽衣都沒有,更沒有財物隨葬,這樣他的墓地才能得以保全。

胡雪巖的佈置是那麼的周密,以至於他去世後一百多年,都無人知曉他安葬何處。直到一九九二年,胡的後人才找到他的墓地,杭州政府立即對胡雪巖破敗不堪的墓地進行了修建。

一代聖商胡雪巖——收拾殘局

9

流傳後世

胡雪巖從一個小山村的放牛娃,到大清國最富有的紅頂商人,是一個傳奇。

他大起大落的一生,給予後人無限警示。

但如果他僅僅是一位普通的鉅商富賈,兩百年後的今天,我們還會流傳他的故事嗎?

答案很明顯,胡雪巖一生做了很多有歷史意義的大事。

胡雪巖樂善好施,開辦胡慶餘堂尤為後人稱道。胡慶餘堂的正店懸掛著一塊大匾:真不二價。彰顯誠信價值觀。胡雪巖親書“戒欺”字匾,教誡職工藥業關係性命萬不可欺,所用藥材,採辦務真,修制務精,直接向產地選購。他還重金聘請浙江名醫,收集古方,選配驗方四百餘個,精製成藥便於攜帶服用。當時 “胡氏闢瘟丹”、“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等藥品備受軍民歡迎。他設法保全的胡慶餘堂飲譽中外,是國內規模較大的配製中成藥的國藥號,推動了中國醫藥事業發展,被譽為“江南藥王”。胡雪巖一個錢莊出身,不熟悉藥業的人,勇於探索,在中國藥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胡雪巖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當時欠缺糧晌,各方相互推委的艱難時刻,胡雪巖能夠從國家領土完整、民族團結的大義出發,挺身而出,不辭勞苦擔負起籌借洋款的重任,協助左宗裳西征保住新疆,結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蠻統治。左宗棠收復新疆一事,胡雪巖功不可沒,書寫了他人生中最光彩奪目的一筆。

千秋家國夢,彈指一揮間。流年似水下財富名利都僅僅是過眼雲煙,家國情懷才是芳華綻放所在。

大江東去,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斗轉星移,江湖無數英雄豪傑。

《舊唐書》:“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讀歷史看人物,要讀懂、看懂其中的得失,特別是人物故事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些道理雖然很簡單,但如果我們明白得太晚了,就很悲哀。

人生一世,稍縱即逝,沒有歲月可回首。很多道理是直的,但路卻是彎的。願歲月待你溫柔寬容,願你待生活熱情從容。

大時代的洪流浩浩蕩蕩,賦予了普通人更多的公平和自由,拋棄人物故事中的封建糟粕是時代的進步。新時代裡應該有新的精神氣象,願你堅守好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良好基因,更加堅定對體制和社會的信仰和信心,在時代的主流星空中成為高飛的風箏,綻放出璀璨奪目的芳華。(全文終)

一代聖商胡雪巖——收拾殘局

作者楊過真名不叫楊過,只是他非常喜歡楊過。對於胡雪巖的波瀾壯闊人生,他看的全面。胡雪巖的商業智慧,對後人有很大的啟發意義。楊過潛心寫出了他的一生,詮釋的是一種情懷。風陵瀟瀟分四篇同一期呈現,方便您的閱讀。希望您能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