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山西的大院――喬家、王家、常家。各家大院都有不同,各有特點和風格,又有各自的故事。李家大院景區佔地面積近1000餘畝,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由古建區、仿古區、新建區、服務區、農業生態園五大部分組成。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李家大院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藝術價值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萬榮李家在清代以販布為主業,足跡遍佈豫晉陝甘與京津等地,光緒初年,李家商業發展至鼎盛。為緬懷先祖恩惠,昭示後輩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輩李敬仁、李敬修、李敬倫、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於光緒十二年(年)始修建李家祠堂。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李敬修之子)的家宅,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並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民居建築中較有特色的應屬李道榮院、私塾院和藏書樓。整體建築為豎井式聚財型山西四合院,同時吸納了徽式建築風格,部分院落為“哥特式”建築,是南北融匯、中西合璧、三晉無匹的晉商大院,濃縮著漢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有著極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

中西合璧的來源

因李子用曾留學英國,並娶英國女子麥克蒂倫為妻,部分院落為歐洲“哥特式”建築風格,從而又呈現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藝術特點,為漢族地方特色民居中的獨例。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1907年,李子用公派留學英國,娶英籍妻麥氏,藏書樓就是李子用的住所。院內寬敞的平臺下磚砌一排插廊窯洞,北側有一排二層閣樓,樓上藏書,樓下住人,故稱藏書樓。因受西方文化影響,內院門樓的造型吸取了西方哥特式建築的風格,整個院落中西合璧,獨具特色。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隨處可見的善文化

“李花染素宜人院,家學催紅大宅門”。李家大院最著名的是代代相傳的慈善文化。在閻景村內,流傳著許多關於“李善人”助人的故事。村民每遇各種自然災害,無論旱災水災,李氏家族都會以家資幫助百姓渡過難關。據載,1894年“山水暴至,房舍傾圮,村人多趨避廟中。公(李敬修)與常五增灶數處,為被災者饋食。庚子歲飢,公(李敬修)散粟數十擔,以賑鄉里。又從公中提金五百,以賑薛店族人之貧者”。類似的記載及相關的傳說還有許多,李氏家人不僅在危難時刻以善行幫助百姓,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從不忘樂善好施,出資修建校舍、打深井、修泊池、建關門……大善之舉於點滴中踐行。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這個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齊名

憶鄉憶客講述中國鄉村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