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近的地方不打,为何不怕遥远去攻打相隔千山万水的欧洲?

满脸络腮胡的小怪兽


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时,蒙古已经将金国重创,但是金国作为大国,它的优势就是战略纵深广。在没有色目人帮助蒙古人建立完善的后勤系统前,蒙古军队越过长城进入农耕区后,骑兵的所有优势都变成了劣势。

蒙古崛起时,金国已经糜烂不堪,成吉思汗很轻松就占领了北方大片领土,逼迫数百万金国人南下。然而蒙古军队越过长城之后,蒙古军队虽然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打得金军无力招架,但战争成本却在飙升,让成吉思汗第一次有了亡国的恐惧。

首先,骑兵不善攻城。蒙古军队最善于利用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不断骚扰对手,然后在对手陷入慌乱中将其全歼。

十三世纪的金国早已高度汉化,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农耕民族。他们的单兵素质虽不及蒙古,但却掌握了更高的军事工程技术。靠着宽厚的城墙和各种守城装备,金军虽不能取胜,至少能将战争时间拖长,一旦进入持久战就有了退敌的希望。

蒙古军队能够横扫欧亚大陆,靠得不光是先进的骑兵战术,还有游牧民族独特的后勤系统。蒙古士兵习惯以羊奶、马奶为食物,部队行进时后面通常跟着大量牧群,因此才能“屯数十万之师,不举焰火”。

越过长城之后,牧草供应紧张,一旦战事陷入僵持,蒙古军队只能宰杀牲口。金国将领也很快发现,只要蒙古人开始杀马吃肉,战斗很快就会结束。

其次,蒙古军队进入山西、山东等地后,由于战争成本升高,又加之长期的战乱让中原经济完全瘫痪,蒙古人不得不从草原输送物资到前线。俄国学者巴托尔德曾说:

“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多半由于华北一带战争频繁,地方糜烂,以致蒙古地区也有‘从阴山之后,输入谷物的必要’”。

掠夺是游牧民族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当战场成为消耗战时,蒙古粗放的游牧经济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成吉思汗也意识到:

“深深地陷入与中原王朝的大规模战斗之中,他们就很可能会轻而易举地粉碎新建立的蒙古联盟”。

游牧民族崇尚的是达尔文法则,成吉思汗只有带领各个部族不断取得胜利才能继续为汗。中原的战事既然已无利可图,成吉思汗必须及时止损,抽调兵力西征。

蒙古人西征后,在中亚穆斯林的帮助下,蒙古人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城器械、如何收税,如何建立后勤系统,才有了覆灭西夏、金国和南宋的能力。


史料不辑


【成吉思汗蒙古为了金钱财富,不停地向东西方进攻征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成吉思汗蒙古为什么要不停地向东西方征战呢?简单的说就是为了金钱和财富,有了钱和财富才可以养活蒙古的几十万军队。草原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小就骑在马背上,似乎天然的骁勇善战,这其实是个误会。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就是放牧,而放牧的劳动技能除了骑马射箭外,基本上都和战争技能无关,而战争的技能不仅仅是骑马射箭,一个放羊娃绝对不是一名天然的战士。一个牧民要成为合格的战士或军人,也是要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锻炼的。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大漠之后,拥有近30万的蒙古军队,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是需要大量的金钱去养活的。养活一名步兵,一年至少需要5两银子;养活一名骑兵,一年至少需要20两银子;养活一名铁甲军,一年至少需要50两银子,成吉思汗拥有近30万骑兵,马、牛、羊就算不要钱,武器装备总得花钱吧!成吉思汗在征战的过程中,俘获成千上万的汉人工匠,为蒙古军队制作装备和武器。制造武器装备的原材料,草原上只能提供皮革,铜铁布帛等其他原材料,只能依靠交换和购买。草原上的物产只有马、牛、羊、骆驼等等,通过贸易交换才能获取所需要的财富和金钱。

自从汉朝打通丝绸之路以后,丝绸就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硬通货。在汉唐宋时期的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中,一匹丝绸的平均价格大约是10两银子,而一匹马的平均价格大约也是10两银子,丝绸布帛的单位,为什么是马匹的“匹”,长期等价贸易交换的结果。一匹丝绸长约24米左右,一匹上等丝绸可以交换一匹良马,一匹中等丝绸可以交换一匹中马,一匹下等丝绸可以交换一匹劣马。在元代以前,丝绸是中国特有的拳头产品,其他国家都不能生产。丝绸通过国际间驿站式贸易交换,运输到中东、中亚的时候,一匹丝绸的价格成了10两金子,运输到欧洲的时候,一两丝绸的价格成了一两金子。

根据《宋史》的记载,北宋每年可以生产110万匹丝绸、900多万匹布;南宋每年可以生产94万匹丝绸,800多万匹布,可以为一亿多人口制作衣服。如果两宋时期丝绸的一半用于出口,每年可以换取500万两以上的银子以及大量的马匹牛羊,收取200万两关税。但是,两宋王朝就是个怪胎,在对外战争中败多胜少,即便是岳飞打赢战争,南宋也要杀岳飞而对金国纳贡称臣。两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庆历合议》《宋金和议》等等丧权辱国的条约,每年把丝绸产量的三分之一进贡给辽、西夏、金,丝绸之路东段的国际贸易权掌握在辽、西夏、金的手里,蒙古崛起之后,丝绸贸易的主权转移到蒙古手中,两宋高额的对外岁贡,养肥了辽、西夏、金、蒙古。

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为了联合西夏抗金,继续执行《庆历合议》,每年送给西夏15万匹丝绸、10万两银子。1141年,宋金和议之后,南宋每年向金国进贡25万匹绢、25万两银子,宋金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和西夏的联系被隔断了。庆历合议就彻底作废了。金国得到丝绸之后,开始的时候通过蒙古草原和西辽进行丝绸贸易,西辽再把丝绸运送到花喇子模,花喇子模再运送到中东阿拉伯,阿拉伯人再运送到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再运送到欧洲各地,国际丝绸贸易是驿站式的,巨大的利润存在于其中的各个环节中。当然丝绸贸易有许多条线路,贸易壁垒、军阀割据、土匪抢劫等等,高额利润之下险象环生,有时候也是血淋淋的。

1203年,成吉思汗灭蒙古克烈部王罕,王罕之子桑昆逃往西夏。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大漠,金国的贸易通道就被蒙古隔断了。无奈,金国只好把一部分丝绸低价交给蒙古,由蒙古向花喇子模输送交易。但是,金国也不死心呀,因为蒙古这一口咬的太狠了,金国也需要养活大量的军队呀,金国就把从南宋得到的丝绸,一部分通过西夏转运,利益均沾西夏何乐而不为呀!成吉思汗是要垄断国际丝绸贸易,西夏却收留了王罕之子桑昆,拒绝和蒙古合作,分散了蒙古国际贸易的利润。

1205年和1207年,成吉思汗两次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西夏被宋朝养活了200年之久,积蓄还是相当丰厚的,有钱就可以养活大量军队,成吉思汗两次攻夏,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攻夏,攻占了高昌回鹘,迫使西夏求和,接受了“附蒙伐金”的条件。1213年,1214年,成吉思汗两次攻打金国中都,骚扰抢劫河北、山东、辽西地区,迫使金宣宗向成吉思汗求和,送给蒙古金国公主、丝绸、金银。至此,成吉思汗就彻底控制了丝绸贸易的主动权。

成吉思汗养活着30多万蒙古铁骑,几十万汉族工匠,金钱的花费是相当巨大的,成吉思汗不满足眼前的利益,他想获取更大的丝绸贸易利润,他的目光投向了西辽和花喇子模。成吉思汗开始准备征伐西辽,同时展开了对花喇子模的贸易战,1217年,成吉思汗开始对西辽全面进攻。西辽是怎么回事呢?1125年,辽国灭亡后,辽国贵族耶律大石,率领残败的契丹人逃到今新疆至哈萨克斯坦一带,重新建立的大辽国,历史上叫做“西辽”,西辽也是驿站式丝绸贸易的受益者。

1218年(又说是1215年),成吉思汗灭亡了西辽,为了获取丝绸贸易的更大利润,成吉思汗向花喇子模派出了450人、500头骆驼的商队。蒙古前往花喇子模的这支商队,并不是来和花喇子模进行交易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打贸易战,他们要求花喇子模提供贸易通道,交出他们的贸易路线,蒙古商队是想甩开花喇子模,独吞丝绸贸易的利润。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花喇子模讹答剌(一作兀都刺儿,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总督,不能接受蒙古商队的要求,双方发生了严重争执,讹答剌总督上报花喇子模皇帝,以间谍罪杀死了蒙古商队的人员,没收了他们的全部货物。

1218年,成吉思汗向花喇子模派出使臣,指责花喇子模皇帝摩诃末背信弃义,要求摩诃末交出凶手赔偿损失。摩诃末拒绝要求并杀死蒙古正使,剃光两位副使的胡须,押送他们出境。同年,成吉思汗攻灭了西辽,蒙古就和西域完全接壤了,同时,成吉思汗暂停了攻打金国的战争。征调了20万蒙古骑兵,数万汉人工匠随行,开始全面攻打花喇子模。花喇子模虽然有40万军队,1400万人口,但是地域辽阔,兵力分散,花喇子模采取了错误的抵抗方式,实行一城一池的保卫战,而没有集中兵力和成吉思汗决战,这是花喇子模战败的关键因素。

成吉思汗围困玉龙杰赤城半年多,由于久攻不下,蒙古牺牲了一万多名战士。城破之时,成吉思汗默许蒙古大军屠城七日,据记载七天时间蒙古军队屠杀了数十万人。当时,随行成吉思汗的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劝说成吉思汗不要屠城,成吉思汗对丘处机说:“攻克一个城池,我的蒙古战士就死了一万人,还没有等到征服整个花喇子模,我的蒙古战士就可能死完了。”玉龙杰赤是蒙古语,原名是花喇子模城,是花喇子模的旧都。成吉思汗从花喇子模掳走10万工匠,收编了20万花喇子模壮丁。

成吉思汗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大,军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需要的金钱财富也就越来越多,驿站式丝绸贸易的利润,已经不能满足蒙古对财富金钱的需求渴望,成吉思汗要获取国际贸易中所有的利润,因此成吉思汗蒙古的这部巨大战车就再也停不下来,需要不停的向东西方征战并掠夺。成吉思汗用5年时间,征服了花喇子模,回过头再次征战西夏,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西夏银川去世。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由于对金钱财富的渴望,不停地征战世界各地,就像一个大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大越滚,直到有一天这个雪球再也滚不动而崩溃。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头条“冷清先生”公众号,谢谢您的阅读转发。

 











冷清先生


说的不对,成吉思汗一直在战斗,远的近的都在打,他的梦想是征服全世界。

铁木真统一东部蒙古后,被尊为成吉思汗,这标志着蒙古帝国的建立,随后蒙古继续对西部蒙古反对他的发动进攻,而西部蒙古当时反对他的最大势力就是乃蛮部的太阳汗,成吉思汗击败太阳汗后,统一了蒙古草原。

蒙古大军远征

而后蒙古人发动了对金国和西夏的进攻,并且多次取得胜利,为了应对蒙古的威胁,金国主动和西夏结盟,共同对付蒙古,为了破坏金夏联盟,蒙古军队在进攻金国的同时,先将主力对准了西夏国,结果将西夏国彻底打服了,党项人被迫同意,与蒙古人联合进攻金国,金夏同盟瓦解。于是蒙古又开始主力进攻金国。

蒙古进攻金国的战绩显著,而金国的领土很大,经过蒙古的蚕食,金国几乎完全放弃了东北地区,而在东北短期契丹人耶律留哥建立了东辽国,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夏国(大真国),为了彻底征服东北地区,此时蒙古与金国开始了短暂的和平,而成吉思汗派出大将木华黎主力经营东北地区。

蒙古帝国统一草原对外攻击金国后形势图

在成吉思汗歼灭太阳汗的战斗中,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逃到了西辽国,成为西辽国国王的驸马,后来居然篡位成为了西辽国的皇帝。作为成吉思汗的敌人,成吉思汗开始了西辽的进攻。并攻灭西辽国,斩杀了屈出律,将西辽旧地封赏给自己的三儿子窝阔台。

西辽灭亡后,蒙古帝国就与中亚强国花剌子模接壤了。应该说相比较金国和西夏的坚固城池,蒙古人更愿意去征伐水草丰美、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此时花剌子模因为通商问题与蒙古帝国交恶,于是蒙古帝国开始第一次西征,由成吉思汗亲自主持。此次西征花剌子模为末代君主摩柯末,蒙古西征中,摩柯末战败后向西逃亡到里海中小岛上瑟瑟发抖,而他的儿子扎兰丁则坚强抵抗甚至给予蒙古人重创,为此蒙古兵分两路一路有长子术赤、哲别率领追击摩柯末,顺势攻入高加索和东欧地区,而另外一路则由成吉思汗亲自带领追击扎兰丁到印度河流域,并在击败扎兰丁后开始东返蒙古草原。此次西征的花剌子模地区包括现在伊朗东部、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地区,这片区域被成吉思汗封赏给次子察合台,后来形成察合台汗国,而长子术赤远征的高加索和东欧地区后来成为长子术赤系的金帐汗国。

成吉思汗去世时的形势图

蒙古的第一次西征,为蒙古人打开西进的通道,占据中亚后,蒙古人可以从里海以北的草原一路向西到达伏尔加河流域,然后攻击欧洲,这是当年匈奴迁徙的路线;同时蒙古人可以直接向伊朗发动进攻,顺势进攻衰弱的阿拉伯帝国,征服西亚,这两条路线就是后来的蒙古第二次西征和第三次西征路线。

完成第一次西征后成吉思汗东返草原,途中听说西夏再次反叛,于是在部署了灭夏战略后病死在六盘山。


成吉思汗是一位真正的征服者,在他的时代,唯一能够打败他的只有时间!如果长生天给予成吉思汗更多时间,他真的能够征服全世界。


大东北的小豆包


成吉思汗并不是不打近的地方,他是以蒙古帝国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只是向西边打的更远一些。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在成吉思汗带领下蒙古帝国的扩张史:

成吉思汗铁木真1162年出生,是蒙古乞颜部人,18岁成为乞颜部可汗,1206年统一蒙古各族,建立统一的蒙古帝国,之后便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当时蒙古帝国北边是莫斯科公国等诸多王公国,西边有西辽帝国,东边有金帝国,南边有西夏、吐蕃诸部,而当时的南宋虽然经济发达,但军事实力相对弱小,因此只能偏安一隅。

公元1205年,蒙古帝国尚未统一时成吉思汗就发动对西夏的战争,1211年又对金国开战,1218年灭掉西辽,至此蒙古帝国直接与西亚大国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一带)接壤,之后也开始西征。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成吉思汗为何放着近处的金国、西夏以及富裕的南宋不打,而是大费周折西征相对更远、相对较穷的花拉子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西边敌人相对较弱。成吉思汗的主要敌人是金国,因为蒙古帝国建立之前,草原是被金人统治,而且成吉思汗的祖父也是死在金人手上,双方可以说是有世仇,而且金人实力也非常强并且还和西夏联合起来抗蒙,成吉思汗打了十几年也没能彻底拿下,南宋虽说实力相对较弱,但和蒙古帝国中见隔着西夏和金国,只要金国和西夏不灭,蒙古帝国就拿南宋没办法。东边和南边的敌人都灭不了,蒙古帝国只能向西边或北部扩张。

第二,蒙古帝国和花剌子模有仇。成吉思汗原本并没有想西征,而是想集中力量消灭宿敌金国和西夏。为了和西边的花剌子模搞好关系,成吉思汗还派出使臣到花剌子摸缔结了和平通商的协议。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按照之前约定派出一支450余人以及500多头骆驼组成的商队带着大批金银器物到达花拉子模讹答剌城后,守将亦纳勒出黑贪图财物,以“藏有密探”为由,杀光蒙古商人,扣留财物、

之后成吉思汗派3名使臣向花剌子模国王讨要说法,要求交出凶手亦纳勒出黑,这个时候成吉思汗还是没有开战的打算,不料花剌子模国王不仅不同意,反而杀了一位使臣并将另外两人胡子剃光以示羞辱,这下彻底激怒了成吉思汗,于是点齐15万大军,亲自西征。

花剌子模当时是中亚最强国家,拥有领土360余万平方公里,大军40多万,根本没把刚刚崛起的蒙古帝国放眼里,结果刚一交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公元1219年蒙古大军朝花剌子模进发,于1220年攻占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干,之后继续西进,穿过被西方称为“欧洲之巅”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腹部,大败西伯利亚地区的钦察部落联军,1225年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国,第一次西征取得大捷,成功震慑西亚以及欧洲各国。

第一次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继续攻打西夏以及金国,直到1227年远征西夏时在六盘山(今宁夏一带)病逝,时年66岁。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并非不想打近处的敌人,实在是金国和西夏太顽强了,一直无法彻底将其消灭,相比之下西边和北边的敌人就弱了很多,打起来更轻松些。


古今文社


成吉思汗并没有放着离自己近的地方不打而非要舍近求远去进行西征,我们通过成吉思汗发动一系列战争的时间便可看出。

蒙夏战争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为孤立金朝为以后进攻金朝做准备和彻底消灭草原反对势力,借口西夏收留乃蛮部王汗的儿子桑昆而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一次战争,直到1227年灭亡西夏一共发动了三次对西夏的战争。


蒙金战争

公元1211年,在做好了一系列削弱金朝周围势力的准备后,实力逐渐壮大的成吉思汗开始了入侵金朝的战争,蒙金战争一直持续到1234年蒙宋联合灭亡金朝,历经二十三年,分四阶段而成。

蒙灭西辽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为掌握畅通通中亚及西域商贸路线-丝绸之路,同时为了彻底消灭太阳汗之子屈出律,蒙古开始进攻西辽。此次战役亦可视作蒙古第一次西征前哨战之序幕。



蒙古第一次西征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派出一个450人和500头骆驼的使节团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和商品到花拉子模缔结贸易协定。使团到达讹答剌城后(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总督亦难出见财起意,诬指商队为间谍,上报国王后将使团全体屠杀,侵吞使团的财产与骆驼。成吉思汗此时为了集中全力进攻金朝,避免中断贸易,争取和平解决这件事情。于是就派出使臣到达花拉子模并致书摩诃末苏丹要求他交出凶手。摩诃末苏丹不但拒绝要求而且还杀害了正使剃光两位副使的胡须,把他们赶出了花拉子模。成吉思汗大怒,遂于1219年集结大军进攻花拉子模开始了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二次西征

公元1235年,窝阔台汗遣拔都等诸王率军征服伏尔加河以西诸国的战争,此次西征蒙古军队首次染指欧洲诸国,并由此开始了数百年蒙古人对欧洲的统治。


蒙古第三次西征

蒙古第三次西征又称为旭烈兀西征,公元1252年,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领10万大军攻波斯和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战争。这次西征不仅灭亡了存在500多年的阿拔斯王朝,而且还将首都巴格达毁之一炬,近80万人遭到屠杀。


从以上蒙古发动的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蒙古在进攻欧洲诸国之前对于周边国家是进行过一系列征服战争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解决好家门口的事情,远征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和不现实的。此外人的野心也是在不断膨胀的,当生活在物资贫乏的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进入到农牧民族定居的富庶地区后,源源不断的财富必然极其人内心深处无限的欲望。


青悠论史


这个问题的意思应当是成吉思汗为何放着周边的金国和西夏不打,非要远征中亚和东欧?

事实上,铁木真最初的模样想法缺不是远征,而只是复仇,灭金。

铁木真的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堂兄弟在公元1146年被金国钉死在了木驴上,灭金是铁木真一生最重要的目标。

公元1206年,铁木真一统蒙古草原,随即向宗主国金国发起挑战。

但由于铁木真鉴于金国的强大,首先选择的是断其左臂――灭西夏。

所以,成吉思汗最初的征服对象一直都在周边地区。

只不过,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与中亚通商的450人商队被花剌子模屠杀。

但由于铁木真正在全力攻金国,所以决定和平解决。

于是,铁木真派出了使节交涉,然而花剌子模执意要挑战蒙古人,杀了蒙古正使,剃光了副使的胡子。

铁木真勃然大怒,于是便把攻打金国得战事交给了木华黎,亲自率兵征讨花剌子模。

历史从此改变。

花剌子模之所以敢挑战蒙古人,是因为刚刚击败了中亚的霸主西辽,兵威正盛,但铁木真的蒙古铁骑从此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噩梦。

征服花剌子模,铁木真用了五年的时间,之后返回故地,并派哲别向西追击逃亡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

摩诃末后来逃至里海孤岛,哲别则从波斯绕道高加索地区进入东欧草原。

在这里,哲别击败了阿兰人、钦察人、罗斯人,了解了整个西亚和东欧的状况。

这次西征是蒙古人的第一次远征,但远不是最后一次。

哲别追击摩诃末的路线未蒙古人提供了西征的两个方向,这就是后来的拔都西征――进入东欧建立金帐汗国,旭烈兀西征――灭阿拉伯帝国建立伊尔汗国。

所以,成吉思汗选择西征,最初确实因为花剌子模的挑衅,而哲别的远征探路使蒙古人了解了西方有更加肥美的草原,同时为之后蒙古人的西征指明了方向。





心向青山



成吉思汗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一种巧合,他在最初哪知道西方有个欧洲,也不曾想涉足这么远的地方。最初他接触西方是在早年草原之争时期,因为他的义父克烈部大汗脱斡邻是草原鼎鼎有名的领袖,一直信奉聂托斯教就是东方耶稣教。除了克烈部,在西南内蒙中部的汪古部和西部乃蛮部都信奉此教,所以东西方联系是不可避免,可以说蒙古草原三分之二都对西方欧洲有所了解,而当初唯独成吉思汗所属的蒙古却独信萨满。所以成吉思汗最早有可能接触欧洲传教士,这也正是蒙古高原地理的优越性,东西毫无障碍,沿着漫长的蒙古草原,阿勒泰山,一直到哈萨克平原,乌拉尔山,很容易向西辐射,有利控制住西域。像之前的匈奴,突厥,回鹘由于受中原强大的军事压力,都后来向西发展。


至于为什么以后无缘无故碰触欧洲,那肯定有原因,那就是成吉思汗早年消灭蔑儿乞部不干净导致的。二十岁时,成吉思汗的妻子被抢,他发动一生以来第一场消灭战争,联合扎木合,王罕将蒙古北部最大部落蔑儿乞捣毁,忽都逃亡敌对部落寻求庇护,这就有后来蔑儿乞西逃欧洲的结果。和其他部落一样,被成吉思汗干掉的草原各部纷纷西逃,先是投靠克烈,后是投靠乃蛮部,乃蛮灭了以后,太阳罕太子屈出律窜取西辽政权,控制住了辽王直骨鲁和女儿浑忽公主,这也就有成吉思汗执意灭西辽的原因 。 克烈残部以王罕子桑昆为主在西夏被杀,扎合敢不从乃蛮又投靠成吉思汗,而扎答阑扎木合则也被成吉思汗生擒处死,其家族敌对势力阿勒坦和忽察儿被正法。却单单只有蔑儿乞残部逃出乃蛮奔往欧洲钦察,在阿勒泰山,速不台一支没有清理干净,导致后来钦察隐匿蔑儿乞人,使蒙古引起了注意。


成吉思汗与欧洲碰撞第一大导火线就是位于中亚和伊朗的帝国花剌子模,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花剌子模无视蒙古的存在,在边境讹答剌杀死了五百名商队,因此就给了蒙古西进的机会。由于当时花剌子模和北部钦察和俄罗斯诸国的欧洲联系很深,这就有后来蒙古不得不敲打他们。哲别和速不台大军以其与蔑儿乞和花剌子模的纠缠发动征讨钦察战争。由于蒙古西征军在克里米亚触犯了基辅罗斯的利益,于是罗斯诸国也被卷了进来,这就有成吉思汗和欧洲矛盾的出现。


第一次西征后,钦察和罗斯联军大败,钦察部分领土归入蒙古术赤汗国领地,就是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直到太宗窝阔台继位后,术赤汗国领土萎缩,退回不里阿耳以南,而且钦察重振旗鼓收复失地,西方边境岌岌可危,于是就有第二次西征。窝阔台讨伐南宋之际又发动第二次西征,主要剪除钦察和俄罗斯诸国威胁,帮术赤汗国扩大领地,这也就有后来很凶猛的西征,让欧洲阵阵发痛,被示为黄祸。


龙文说史


成吉思汗的成功在于,他把草原民族对生存权的斗争,转变成了对外扩张的力量,可以说这是他统治的高明之处,蒙古高原地域广阔,可是也是世界上生态系统很脆弱的地区,真正适合人类大规模繁衍的地区并不多,草原上的部落冲突正是来源于此,成吉思汗在成功的整合了草原势力之后,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统治稳固,让自己的部落和家族永远支配草原各部。在他之前草原不乏雄主,强盛时也有横跨数千里的大帝国的,可他们都毁在内斗和农耕民族的对抗当中。

成吉思汗早年间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和一统蒙古的成功经验让他深知草原民族的优缺点,并以此进行了自己的改革。将草原各部分成95千户,划分给统一蒙古的八八位功臣,彻底打乱了各部族的原始统属,既让失败的旧贵族没有死灰复燃的机会,也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避免了原来部落会盟组成的军队,勾心斗角打不了硬仗的老毛病。草原贫瘠再经过统一战争的摧残,蒙古这个新生政权还不是金和宋这两个帝国的对手,武器装备上也存在差距,加上长期的和平草原民族内斗的毛病就会爆发,都是穷闹得啊。这时以战养战找软柿子练兵成了个必选项,方向向西也成了必然。这时传来了花剌子模侮辱蒙古使节,并杀死商队抢劫货物的消息。成吉思汗经过数天的思考,也有说是数天的悲痛悼念的,决定报复花剌子模,在与花剌子模的战斗中蒙古军队改革的成效一览无余,大范围的迂回长距离的追击,让蒙古军队打出了士气和威名,最重要的是蒙古人尝到了以战养战的甜头,并且积累了攻城战斗的经验,西方劫掠的工匠和人口也有效的弥补了蒙古生产力低下这最后一块短板,为日后称霸欧亚大陆打下了物质基础。


四海天骄


成吉思汗是有征服全世界的梦想的,当他统一蒙古后就着手扩张。和一般人想法一样先入侵在眼前又富庶的中原打金国。后来发生了花剌子模大杀蒙古商人事件,这对成吉思汗来说是极佳的攻打西方国家的借口。尽管来的有些早,没在灭金灭宋以后,但必须抓住马上西征,不然以后很难有好理由带蒙古人去打少有了解的西方国家。这打下花剌子模就一发不可收拾,马上就看到了阿拉伯人和俄罗斯人。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野心,立刻着手征服西方国家。


提笔再画西游


大概的过程就是。。。札木合跑到了西辽,铁木真就追到了那里,虽然札木合病死在西辽了,但西辽王族与蒙古结了仇,于是乎蒙古灭了西辽。然后,西辽王族跑到了花剌子莫,铁木真就追到了那里,虽然西辽王族在花剌子莫消声匿迹了,但花剌子莫的王族与蒙古结了仇,于是乎蒙古又灭了花剌子莫。后来的事情大至也是相同的,花剌子莫的末代国王一路向西小跑,最后好像跑到了北欧的一个小岛上隐居了起来,直到病死。蒙古便一路小追,打到了欧洲,虽然没有追上花国末代国王,但一不小心就打成千古难有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至今让世人望而兴叹。。。大概就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