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醫生不肯為患者做手術為哪般?只因害怕丟了職業飯碗!

小說:醫生不肯為患者做手術為哪般?只因害怕丟了職業飯碗!

小說:醫生不肯為患者做手術為哪般?只因害怕丟了職業飯碗!

濟民醫院和其他醫院一樣,都是有醫生二十四小時值班的,而且是全年節假日,白天、晚上無休息,所以說在任何時間患者前來就診都是會有醫生接待的。

如果說,患者的病情重大且情況緊急的話,院裡也會通知正在休息的醫生立即回來處理傷患病情,組織全院會診。

甚至說如果爆發了特別重大的意外情況,造成了大量傷患的爆發,導致了本院醫療力量的不足的話,更會有全市的醫療力量前來支援。

這些都是公立醫院的好處,無論是醫療力量、醫療質量的雄厚還是醫療代價的相對低廉,都不是私立醫院可以比擬的。

可以說賽里斯國的私立醫院對比公立醫院,除了在對待病人的態度相對較好之外,幾乎一無是處!

當這群傷患被送來的時候,已經是超過了凌晨的三點,當時給周志傑處理傷情的值班醫生是梁弘毅主任。

在拿到患者的各類檢查報告時,他就已經基本判定手術風險極大,患者的預後不佳的結果,最要命的是患者的身體素質極差,血管極為脆弱,手術中萬一出現了大出血的情況,極有可能會直接導致患者的死亡,所以說周志傑的情況非常的危險。

但患者的病情卻是刻不容緩,只有越早的手術,才越是有希望。

這樣的病情十分的棘手,梁弘毅對此非常的重視,立即緊急展開了小型的會診,組織人員準備開展手術。

可是在家屬簽署《手術同意書》、《麻醉知情同意書》等文件進行醫患溝通的時候,他得知了患者母親的身份,所以他突然之間猶豫了,那些一心為了患者的熱忱,在那一刻煙消雲散,變得忐忑不安,變得小心翼翼。

梁弘毅在那一刻的時候,突然不自覺的想起了之前一同工作的李翰學主任。

那是他的大學五年的同學,之後的碩士三年、博士三年又跟隨著同一個導師。

畢業後,他們一同進入了濟民醫院,一起參加規範化培訓,成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一直到現在主任醫師,兩個人既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也是生活上的親密老友。

兩人曾經一起打籃球,一起去圖書館自習,一起考試打小抄,也一起追過同一個女孩,當然也是一起失的戀、一起喝的伶仃大醉,徹夜不歸……

他們已經認識了二十多年了,久到了梁主任也已經不記得他們究竟認識了多久,但他還記得大學開學的時候,那個穿著乾淨的格子襯衫、洗的發白的牛仔褲,一臉陽光的男孩站在講臺上,大聲的自我介紹:“我叫李翰學,翰林院的翰,學習的學,我的夢想是最好的醫生,就像鍾南山一樣,在以後的五年裡希望大家多多關照!”

梁弘毅看得見,李翰學一直都在努力,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無一不是精益求精,哪怕優秀如他也不得不佩服,但他從來不會嫉妒這位老同學,相反還由衷的為他感到高興,即使他們在學術上和工作中也有一定的競爭關係。

本來兩人只要安安靜靜的做一做學術研究、治治病就救人就可以了,也許會在學術上有所突破,也許沒有。

也許會在工作上拔得頭籌,也許沒有,但兩人都會順順利利的,一直從事熱愛的工作。

本來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直到兩週前,衛計委新任局長的第一次視察工作。

梁弘毅還記得那個新局長,那個叫周詠梅的女人,看起來很親切的女人。

本來他們和這個面容姣好的領導應該是沒有什麼交集的,周詠梅在主席臺上講她的大道理,院裡的醫生護士在下面假裝認真的聽,需要的時候鼓一下掌,不需要的時候就默默的充當背景。

大家是你做你的官僚,我搞我的醫療就好了,大家緊密聯繫,卻又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像是滬海市的金陵路和金陵市的滬海路一樣,看似親密無間,但其實是沒有任何的聯繫的。

本來,他們的人生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梁弘毅還記得那問題的開始是出自一臺手術的結束,當時的一臺非常重大的手術出了一點狀況,醫院組織了精幹的醫生和護士一起奮戰了十幾個小時,累的所有人都是精疲力竭,可是他們都在咬牙堅持,好在幸運的把問題給解決了,挽回了病人的生命。

病人推出了手術室後,幾個主任就因為勞累,乾脆趟在地板上插科打諢起來,高度緊張的神經一旦鬆懈下來,就再也繃不住了。

當時的情況實在是太緊張、太勞累了,所以放鬆下來的眾人都已經沒有了力氣脫下血跡斑駁的大褂,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好好地休息一下。

於是大家就躺在地上,靠著爛渾話緩解一下緊張的神經,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正在進行提高醫療水平的工作視察,說到了官僚主義,說到了外行指揮內行,說到了工作視察中,那些工作組的領導鬧出的低級笑話……

本來這些只是他們這些醫生工作之餘的調笑,也都沒有什麼惡意,但卻沒有想到張院長帶著視察組悄無聲息的到來。

而那些視察工作組的成員們只看到幾個醫生和護士滿身血汙躺在地上,笑著說他們都是一群煞筆,臉色都變得非常的難看……

只不過似為首的周詠梅局長很是和藹,見他們累到只能躺在手術室的地板上,還勉勵寬慰了幾句,這件事似乎就這麼揭過了,只是一時的尷尬,並沒有別的發展。

但事實並非如此,後來工作組的成員有找過現場的醫生、護士們單獨談話,甚至還有擴大化的趨勢,弄得院裡怨聲載道。

梁弘毅最終選擇服了軟,他也以為別人也是一樣,但卻並不是。

再後來衛院裡又來了一個安全醫療審查小組,最後李翰學就被吊銷了醫生的從業資格。

而現在那個審查小組還在院裡審查,所以現在,院裡是人心惶惶。

梁弘毅還記得吊銷李翰學執照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非註冊地點行醫,通俗的說,就是李翰學的註冊行醫地點是濟民醫院,但他卻有在其他地方行醫的經歷。

在梁弘毅看來,這件事情可大可小,雖然醫療規範上有著明文的規定,但是從業多年,總會有一些事急從權或者奮不顧身又或者賺些外快的時候。

本來這種事情也是沒人會去舉報或者追究的,就算不幸被發現,處罰起來也充滿了彈性,只要疏通一下,醫生幾乎不會遇到任何的麻煩,衛計委方面也不會給予任何的懲罰。

即使是發生了醫療事故之類的事情,只要疏通的到位,最多也就是高高抬起,輕輕放下,畢竟國內的醫療資源如此的緊缺,沒有人會因為一起事故就否定一個醫生一生的努力。

但像李翰學這樣沒有發生過醫療事故,僅僅是因為非註冊地點行醫的緣故,就被一擼到底的,梁弘毅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