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每家都养鸡,农民是怎么认得哪是自家鸡的?

农村一山货


农村长大的娃儿都知道,自己家的鸡凌晨吃完食儿就出门打野,晚上太阳落山才会回家,而且一直不落,天天如此。很少走丢,就算不小心有掉队走丢的,主人唤两声也会自己颠巴颠巴回来的。哪怕是新买的鸡,把它关几天再放出去,它还是会找到回家的路,甚至跑到大山里,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农村养鸡人家很少再买鸡,都是自家母鸡孵化。

是不是纳闷了一整个童年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鸡也是有记性的。

1.虽然鸡的记忆比不上狗,但也足够记住回家的路了

农村里说“猫记千,狗记万,母鸡只记二里半”。这意思就是家里养的母鸡,最多只能记二里地路。就像狗狗到陌生地方,它都会在沿途岔路口做记号的。虽然家养土鸡不会做记号,但它会记路啊,而且它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记性不太好,远距离路就记不住、回不来了,所以鸡会聪明的不走远。这就是鸡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物种进化的结果。

2.家鸡没有野外生存能力,故而不会跑远

家鸡和野鸡不一样。野鸡从出生就在野外,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自己争取来的,练就了一身本领,不依靠人类;而家鸡不同,从出生就被饲养,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在危险重重的野外,家鸡是没办法生存的。而且鸡很聪明,可以说是最聪明的鸟之一了,它分得清谁对它好,对它不好,自然不会离开对自己好的地方!再者,如果它跑到别人家,先不说被这家人已有的鸡群认为被侵占领地,群起攻之欺负它,它抢不到食,就连主人也会驱赶它的,在外面浪着没粮食吃,当然要回家了。

所以,鸡有认路的本领,有基本记路的记忆力,它们能自己找到家。而且鸡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如果跑远了,迷路了、忘路了回不了家,会被饿死、或者欺负死的,所以它会量力而行在家附近范围内活跃的。


山野小蒋


在农村农民是怎么认得哪是自家鸡的?

题主这个问题让我瞬间回到了在农村生活的年代,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养着几只鸡鸭鹅的,尤其是家家必养几只鸡,记得当时也不是为了发展养殖,主要是这些家禽能够提供肉蛋,还能把残汤剩饭消耗掉。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已经很容易获得,老家也很少有零星养这些家禽的习惯了。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当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只鸡,当时是怎么辨认的呢!

农家自养鸡是怎么辨认回家的

一、鸡有自己辨别家门的能力

鸡在很小的时候往往是有一直鸡妈妈带领着小鸡仔出去找吃的,鸡妈妈是能记得家门的,所以也不会丢失,随着小鸡仔的长大小鸡仔也会有一定的表辨别能力,另外农户家只要能认识辨别鸡妈妈就能找到自家一窝的鸡来了。

二、自家主人用特有的声音呼唤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家家户户都会呼狗唤鸡,“咕咕咕咕”或者“啧啧啧啧”这些呼唤声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只要主人呼唤,整个鸡群就会自然地跟随主人回家,这个方法也是百试不爽的。

三、鸡长大后各有特征

除了鸡仔的时候长得不好分辨,等长大了就会各自出现自己的特征了,主人会给每个小鸡起个名字,比如:“一片红”、“黑毛”、“长腿”、“小嘴”。这些名字都是小时候听过的,也挺有意思的就像想在很多人给自己的宠物起的名字,而且叫的时间长了,小鸡从小慢慢接受,长大后更是听话,你说是不是很神奇。

四、各种笨办法做记号

我记得以前隔壁的大叔家,就是把鸡一侧的翅膀减掉一些羽毛,这样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的,也是挺好的办法。一个奶奶给是有办法,她把每个鸡的腿上帮上绳子,这样一看带绳子的就是他老人家的鸡。更有甚者直接给鸡身上来上一刷子油漆,你刷黑的,我刷红的,这个也是很流行的方法,不过如果都刷油漆这个方法也容易混了,只能是在有记号的情况下配合自己家鸡的特征。

以上方法是我小时候在老家经历过的,如果大家有更多的可行方法欢迎补充给题主,不过我感觉以上这些已经比较全面概括了农村的办法来辨认自己的鸡。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关注【吕家姐夫】,让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农村。

吕家姐夫


没取媳妇时家中的鸡我都认识,因为母亲与我同住一边屋,一切她会打点,偶尔雨天会让我摸谷喂鸡,还教我以识那只是我们家的,那只是哥嫂的,一屋两鸡窝,三十来鸡,鸡分辨的清楚,至小会各进自窝,鸡窝上各自有专业下蛋用小窝,那蛋可是分不清了,也没去再意,不过母亲很清楚,肚里也明白,哥嫂有两孩子上学了,不是 有客人,我与母亲很少吃蛋,集聚些也是送给两侄儿中午带的菜。但鸡母亲总吩咐我认清,谁的就谁的,鸡蛋可以好来送去,虽然鸡几乎差不多的形状样式,两家同屋椽下吃食,玩耍,母亲总是早一步起床,但是晚一点放开鸡窝的门,还让我数数过目,无论如何父亲过世的早,母亲见我单身一人,还是教我要明算财产,其他可以送来迎去,那家有好菜可以留一些分享。



取了媳妇,这事就交与她了,我在大鸡小鸡轮换,过年过节只有操刀杀鸡的份了,不是在鸡窝里的鸡,我还真不知一院中那只是我家的,那只是哥嫂家的,终这样过了半年多,我儿子出生了,一个月子内的鸡蛋没吃断过,每天十来个,都是新鲜的,反正我是自家窝里蛋就拾起来放入厨房中,后来发觉不对,我就十来只鸡,每天可能有二十来个蛋,原来是母亲将哥嫂那边的蛋放在我的鸡窝里,随后哥嫂那边母鸡都跑到了我这边窝里下蛋了。过了两个月又正常了,我不知母亲用了什么方法,我终没有学到。或是母亲的一点维持平衡心里!



隔了一点距离的各家的鸡,其实也是羽毛,大小各式不同的,唯有主家不关心,不喂食,不观察的大男,独男子主义人才分不清,还好鸡先入谁家窝中住的一般不会乱进别家窝,但可能鸡蛋可会乱生,有些鸡或许想孵化小鸡,会将指定窝生的蛋,而生在别处。或许不想过多被主人吃食,那个就得每次在蛋窝内留一蛋在那,就是未破碎空壳蛋都行,如果鸡还在附近望着,或鸡蛋还有温度时取完窝里的蛋,那鸡或会将蛋生在别人家,或藏着生准备自己的孵化小鸡了。



还有一点,乡下孵化小鸡总会换蛋,或借蛋,那样如隔得近人家孵出那小鸡总会与自家孵化的小鸡,或老鸡羽毛样式相同,一旦长大,还真是不入自家窝,许多分不清谁家的鸡了。


老艾叶


在农村,确实是每家都喂鸡,而且大部分都认识,只有少数人没有常喂鸡,所以不知道自己鸡是什么样。

其实只要是每天都喂鸡,是不会认错的,每只鸡毛色不同,足爪也不同,鸡冠也会有不同。

再者就是,从小就喂的鸡,它每天夜里在哪里睡觉,久而久之,它也会记得自己的窝棚,天黑之前它会回到自己窝中,因为鸡在夜间是最脆弱的。

如果邻里非常近的话,还是有搞混的现象,比如说一家喂有母鸡,另外一家全是公鸡,白天大部分一起觅食,所以会有留宿现象。这种时候就需要主人不辞辛劳每天将自己鸡捉回家,不能让它夜不归宿,以免被外面的小鸡勾搭去了。😝



妞妞12345fa


在农村,每家都养鸡,农民是怎么认得哪是自家鸡的?

之前我还真没想过,感觉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天黑了自家的牲口自然会回去。

在我看来,关于农民如何辨认自家牲口有以下几方面的标准。

第一:鸡、鸭等家禽都是从小养大的,他们自己会认得自己的家,所以自己也会回去。

第二:鸡刚孵出来的时候会认定孵它的就是它妈妈(比如我家小鹅现在都认为它妈妈是我们家那只老母鸡,因为是母鸡孵的),并且它会跟着它妈妈走,直到长到1斤到2斤的时候,一是它妈妈会给它们找食吃,二是如果其它牲口欺负它们鸡妈妈会保护它们,有小鸡的母鸡比狗还凶,反正我怕。因此母鸡会带领它们回家。

第三:长大了的鸡已经在它生活的地方很久了,有了自己的记忆,它们一般也不会和别人家的鸡玩儿。

综上,农民会根据这些情况,加上鸡的颜色、数量来确认自家的鸡有多少。

其次,动物会有应激反应,也就是说自家的鸡从小就是固定的主人给它喂食,喂食的时候主人会叫它们,或者吹哨子或者用拟声词,而每个人都声音都是不一样的,久而久之,动物习惯了这个声音,或者说它们知道听到这个声音就有吃的,就形成了一种应激反应。再每次喂食儿的时候主人也会观察自家鸡的数量、状态等对不对,一天看几次,看了几个月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自然就认得。

我们说了家禽有应激反应,所以不是自家的牲口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声音产生反应,所以很好分辨了。

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是它熟悉的人或者其它动物它们是不会合群的。

所以,总的来说,农民辨认各自的家禽是根据一系列长期的驯化,应激反应,外观,皮毛颜色等来确认的。


麻元一


我家母鸡刚孵化了十几只的小鸡,每天母鸡带着小鸡咯咯的溜达找小虫子吃。

每天早晨,中午以及落幕时分总要撒些粮食如大米给它们吃,弄些谁给它们喝,几乎都是很有规律的样子,这样一来,母鸡待着小鸡自然会熟悉环境,知道谁给它们弄吃的,多会有东西吃。

这是一种不需要刻意教的条件反射,小动物们都是这样。你对它们好,他们也会对你形成依赖,基于这种依赖,就会对所在环境特别熟悉。自然会认得这是它们的家。养鸡的农民每天与这些鸡接触,当然会知道自家的鸡是啥样了。


苏北申哥


我妈妈现在养鸡!主要有几个!

一、经常喂鸡,从小到大,对于自家鸡的毛色、大小,都有了解;每天傍晚在喂鸡的时候都会看一下鸡有没有少;

二、自家养的鸡,会认家,出去玩之后,到傍晚时分就会回来;

三、作特殊记号,我们会把自家的鸡作记号,比如把鸡翅膀的羽毛涂上红色油漆,在鸡爪上涂红色油漆等,好分辨。


超甜大芒果德哥1


你好,在农村自家养的鸡要怎么才认得,其实不难,只要你是经常喂鸡的,那久而久之你就会记得鸡的模样。

前段时间,我母亲在家里养了几只鸡,刚开始我也是不认得的,后面因为天天喂,然后喂鸡的时候多看一下鸡,很快就认得了,就算鸡跑出去了,你看到你就会认出来了!总之一句话,就是喂鸡的时候多看看鸡的模样,跟它打下交道!

另外就是喂鸡时到了喂鸡时间段,一般鸡都会自己回来的,所以也不怕它会走失!


乡田小关


在农村里,以前每家基本上都会养几只鸡,一来可以用来下蛋,二来逢年过节时也可以吃,但是在下蛋的母鸡是舍不得吃的,现在农村里养鸡的还是有,但现在养的人不多了,只有在家里的人会养几只。在以前农民们都有养鸡,白天放出去时,很多鸡都会在一起,那么农民们是怎么认得哪只是自家的鸡呢?



其实在农村家里有养过鸡都会知道怎么辩别哪只是自家的鸡,因为以前的鸡基本上都是自家的母鸡孵的小鸡,鸡从小就在自己家里慢慢喂大的,自己也会观察鸡是长什么样的,比如鸡羽毛的颜色,鸡的大小,还有鸡也是会记得主人的声音的,在喂鸡时主人叫一下,鸡听到是主人在叫了,就会跑回来。



如果有些人从鸡羽毛的颜色上不好辩认哪只是自家的,还可以把鸡尾巴上的羽毛剪掉一点,或者是在鸡的脚上绑上一个小绳子也可以,这样就好辩认了,这种一般都是买小鸡回来养的用的多。



鸡也是会认得到家的,白天放出去,到了傍晚时,鸡也会自己回来的,喂完后也会自己回对窝,只要傍晚回来时数下鸡的数量对不对,平时自己家里养的也不会很多,还是比较好管理的。所以农村里农民们自己养的鸡,都会有自己的辩认方法。


农友君


虽然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平常也看似常常混在一块,但是各家的鸡最后都回自家的鸡窝进自家的鸡笼,跑不了!为什么呢?里面说有玄机也有,因为自然界都有其规律,说没有也没有,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

要说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鸡在一起会混淆的,一是外行人,不知晓其中的规律;二是农村虽说民风淳朴,但也难免存在有点心思的人,有鸡跑错了窝也是有的。咱们还是只探讨自家鸡进自家窝就得了。

一、鸡各有异

虽然每家都有鸡,但是鸡跟鸡长得不一样啊。就像人,每个人都是长得不一样的,尽管有的人长得很像,但是再像都会有差异的啊,注意辨别和区分即可。辨认自家的鸡,也是同样的道理。

鸡除了分公鸡和母鸡,还有不同毛色,毛上还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位置的花纹,以及每只鸡的鸡冠大小、高矮、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农村家里一般就养个十来二十只鸡,而且大多数鸡都是特点比较鲜明,一般人都是可以记住的。

二、鸡有鸡群

农村老话说得好:鸡有鸡群,鸭有鸭伴。鸡也是分群体的,张三家的鸡是一个群体,李四家的鸡则又是另一个群体。同一群体的鸡在一起吃住玩,有着同样的主人领导,自己族群的食别群抢不了,晚上回自己的窝占自己的领地。所以,两个鸡群之间可能会有交流,但本质上还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群体。

一个鸡群,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鸡群与鸡群之间,就像王国与王国之间,各谋其食,各自为政,各有自己的领地,混淆不了。世间万物,自有其规律,看似不同,许多规律却是相通的,这就是天地自然的神奇之处。

三、怎么认识自家鸡,就看主人有心还是无心了

都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俗话说只有有心,万事皆可为。作为一个有心人,认识自家的鸡,那还不简单。就像自家的媳妇、自家的娃,还有自家的钱,有谁不认识的吗?除非不是他亲生的!

以前,农村养的鸡可是个宝贝,一般由家里的老头老太太或媳妇管理喂养,家里养几只鸡都是数清楚的,公的几只、母的几只、小的几只,哪只鸡下蛋了,哪只鸡抱窝了,天天都在眼皮子底下,早晨喂食放出去,傍晚喂食回窝进笼,都清清楚楚的,怎么会认不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