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普遍都有的痰湿内盛、脾气虚,中医帮你分型调理。

当代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普遍现象,不论走到哪里你都会看见一两个粗胳膊粗腿的男女,不论男女都有这种现象,造成这种原因往往都是人们生活上的不注意,饮食不节,再加上懒,不运动最终造成这种臃肿的身材。

肥胖者普遍都有的痰湿内盛、脾气虚,中医帮你分型调理。

为什么会造成这两种证型?中医这样认为:

痰湿内盛:

大家或许只对痰湿有印象,那么痰湿内盛是什么?痰湿内盛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水湿痰浊蓄积停滞所致。痰湿形成之后,由于阻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而各异。如在脏腑、经脉等。

脾气虚:

吃得太饱、暴饮暴食、太多油腻食物、食物不干净、饮食不规律、吃太多生冷食物等,这些饮食习惯都会伤害我们的脾胃,造成脾虚,脾虚则运化功能不能正常运行。

肥胖者普遍都有的痰湿内盛、脾气虚,中医帮你分型调理。

临床表现:

痰湿内盛:

现在很多人都会有痰湿内盛的现象,其实痰湿内盛的症状也是有很多的,痰和湿是有很大关系的。湿聚成痰。痰随气升降,无处不降。痰湿的形成和脾胃功能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1. 消化不好、大便粘稠、排便不畅、肢倦乏力、犯困

2. 早醒、晚上失眠,健忘,最终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3. 胃病。痰湿体质者往往由饮食不节制,长久下来就容易患胃肠疾病

4. 月经不调。容易形成月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5. 女性在生育后,都会发胖,乳房也较丰满,但就是缺乳,实质上就是痰湿内阻。

6.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脾气虚:

脾虚包含运化失常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水液失于布散导致体湿痰多。脾病可波及其他各脏,脾气虚则五脏之气皆虚。所以我们所患的很多病症都有可能是脾虚所引起的。

1. 闭经。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2. 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下肢浮肿、便溏等。

3. 脾虚多涎。神疲,面色萎黄,

涎多清稀

4. 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

5.脾虚泄泻。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肥胖者普遍都有的痰湿内盛、脾气虚,中医帮你分型调理。

不论想要把体重减下来还是想要调理这两种证型首先都需要对症:

调理方法:

痰湿内盛:

生活在潮湿环境的人,痰湿易困阻脾胃,形成痰湿内盛。

肥胖症的发生与中年后肾气渐衰,脾胃阳虚,脾虚湿滞,水湿化痰密切相关。

治以健脾利湿、润肠通便、温补肾阳为主。合理选用芳香化浊、健脾化湿,升清降浊功效的药物。

中药调理:可用温燥化湿之品,如陈皮等。但是要记得“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

芡实和莲子都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苡仁除了健脾外,还有祛湿的功效,因为痰湿体质的患者的湿性比较重,所以要用薏苡仁。再配上醒脾行气开胃的陈皮,功效卓越。不过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所以便秘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肥胖者普遍都有的痰湿内盛、脾气虚,中医帮你分型调理。

脾气虚:

《黄帝内经》记载着“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现在的生活节奏的变大,很多人生活的压力非常之大,所以很多人出现了亚健康的症状,如果想要调理好自己的脾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稳定五脏六腑的平衡。

调理原则:补脾胃、养气血;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

中药调理:可用当归、黄芪等。在服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和中药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此时配合一些健脾化湿的重要,就可以减少上述不适的发生。

如果你属于其中一种,那么就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症状,除了这些调理平时在生活中应该也要多加注意,多方面关爱自己的身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