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為美麗河東建設繪製藍圖

運城“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為美麗河東建設繪製藍圖

運城“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為美麗河東建設繪製藍圖


中國報道訊(安建軍 報道)5月6日,山西省運城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運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柯彩雲就該市城區建設系列規劃情況進行了信息發佈和解讀。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鴻翔主持新聞發佈會。

運城“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為美麗河東建設繪製藍圖


2017年5月,運城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組建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長遠發展,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的工作總抓手。在省委組織開展的“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中,對標一流、深度謀劃,立足全國、中部地區、全省的發展格局,提出大運城建設的“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

運城“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為美麗河東建設繪製藍圖


為了更科學地推進大運城戰略、引領高質量建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等國內優秀城市規劃團隊編制了《大運城總體規劃2035》、《北部新城片區規劃》、《官道河水系規劃》《河東東街片區規劃》等。這些規劃各有側重、相互聯繫,總體規劃是總綱,兩個詳細規劃和一個專項規劃相互銜接、互為一體,在總規框架下統一實施。

這些規劃既是城市今後15年甚至更長遠的發展藍圖,又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行動計劃,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聚焦國內外城市規劃建設的最新成果,聚焦核心資源優勢,同時,融入城市精神、人文建設、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多個維度的內容,高位擘畫,全面開啟運城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全面譜寫運城向現代化大城市邁進的新篇章,全面繪就宜居宜業文明城、生態城的新藍圖。這些規劃實施後,運城的城市面貌將得到明顯改觀,城市功能將得到全面提升,城市開放格局將得到極大完善。

4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市城區建設系列規劃宣介會,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集中推出了4個規劃,即大運城總體規劃2035--面向未來之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創新活力之大運城、官道河水系規劃--水韻靈動之大運城、河東東街片區規劃--生態示範之大運城,全面展示了大運城建設的美好藍圖,讓全市上下和社會各界深刻領會市委、市政府戰略意圖,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切實增強投身大運城建設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讓大運城建設進一步熱鬧起來。

鏈接》》》》

四個規劃階段性成果主要內容及實施保障措施

一、規劃階段性成果主要內容:

1、 大運城總體規劃2035--面向未來之大運城

市城區轄區面積將由現在的1255多平方公里拓展到3900多平方公里;核心區控制面積為1650平方公里;建設面積將由原來規劃的88.9平方公里拓展到200平 方公里。到2035年,市城區常住人口將按照200萬左右的規模來鋪排,屆時大運城核心區城鎮化率將達到80%左右。大運城總體規劃,呼應嫘祖養蠶絲綢起源,突出資源優勢,將城市定位為“‘一帶一路’重要源點、晉陝豫區域副中心、先進製造業產業高地、生態宜居和華夏文明根祖文化旅遊城市”。

汲取“象天、法地、理水、營城”的中國智慧,構建“一軸一脈、山水融城,一心三輔、組團發展”的核心區空間結構。“一軸”指沿著解放路、由中條山向北延伸的城市發展軸線,是組織城市空間的重要依託。“一脈”指南部的中條山、鹽池這一城市生態脈絡,聯通太行山和黃河,是大運城的金山銀山。“一心”指中心城區,依託現有市城區發展壯大,按照“片區開發”的理念,以生態廊道為邊界,形成北部新城、老城、空港、西部四個片區組團發展。“三輔”指臨猗、夏都、解州三個輔城區,臨猗、夏縣撤縣設區,解州發展定位得到提升,形成中心城區鼎足發展的三個輔城區,人口規模分別達到25萬/15萬人和10萬人。

全面優化交通設施和公共設施佈局。將關公機場擴建提級,貫通機場和高鐵站之間的城市道路,強化空鐵聯運的交通樞紐功能。優化幹線公路網絡,對209國道線位進行改造,作為規劃中的北外環,結合鹽池南部公路提升改造,形成一條周長90公里的城市外環,與現有的各個方向公路結合在一起,構建“一環九射”的幹線公路結構體系,形成“一小時交通圈”,輻射統領市域交通格局。未來大運城“鐵-公-機”的多元化交通方式綜合發力,進一步加強與周邊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密切聯繫。在公共服務體系方面,除了佈局一些市級的服務中心之外,還按照新的居住區設計標準要求的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生活圈,將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公共設施集中佈局,完整覆蓋居住社區,將來在不同的生活圈內,老百姓的文教體衛/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按照“依山伴河,林地環繞,池城相映,藍綠成網”的目標,修復保育中條山生態環境,疏浚水系連通黃河,保護林田生態本底,以水系和綠廊提升城區生態環境,實現山水融城,形成“山+湖+城”的北方生態城市格局。

2、北部新城片區規劃--創新活力之大運城

北部新城南起涑水街、北到復旦大街,規劃範圍約8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它位於全市中心位置和城市發展主軸線上,擁有高新區產業資源、大學城高教資源、高鐵站便捷交通資源,是一個天然具備優勢的發展增長極,將成為大運城建設的主戰場。未來的北部新城,將構建形成“一軸、雙廊、三心、三區”的空間結構,“一軸”——依託解放路向北延伸的城市發展軸,建設創新集聚、功能融合、面向新時代的城市創新發展軸;“雙廊”——一個是伴隨官道河建設的縱向的中部生態廊道,另一個是藉助高鐵-高速的通道,控制兩側大規模綠色空間,形成的交通型的生態廊道;“三心”——位於創新發展軸線的三個城市級功能中心。創新中心,位於高速以北,是北部新城最重要的門戶空間。商務中心,位於高速以南,佈局現代服務業集群,是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極核。高教中心,位於復旦大街以南,整合教育科研、工業研發、人才培養、職業培訓等資源,將建成晉陝豫區域最具影響力的人才人力聚集區。“三區”——商務功能板塊、產學研一體化基地以及居住功能板塊。三大功能既主題鮮明,又互補融合,共同構建北部新城完善的功能本底。

並通過交通整合、產業聚合、生態融合等一系列建設行動,實現協同發展、創新引領、綠色美好生活,帶動北部新城成為一個“創新之城、生態之城、活力之城”,進而引領大運城實現高質量發展。

3、官道河水系規劃--水韻靈動之大運城

官道河水系,位於大運城城市中部,北起涑水河,蜿蜒穿過北部新城,然後一路南下,把樊村、安邑、八一三大水庫以及韓信溝、鴨子池聯繫在一起,是市城區“兩橫三縱、八湖圍城”水系佈局結構中重要的一縱,連接城市新區、老區、交通樞紐,是城市重要的生態基礎設施,總長約35公里。規劃堅持系統、貫通、防洪、生態、人文相融合的理念,將官道河水系分為南、北兩段。北段,為新開河段,長約20公里,從北向南依次打造了風景名勝區和遊樂公園、濱水體育休閒公園、獨具魅力的複合型濱水公園、高鐵門戶景觀、大型綜合性公園廣場,滿足市民不同需求,營造更多的“綠色休憩空間”、更豐富的“娛樂親水空間”,形成可持續、高效化、激活化、獨特化的濱水生態廊道。南段,長約15公里,規劃主要處理好濱水區域和周邊建設用地之間的相互關係,針對已建成現狀提出具體提升改造措施,對局部新建地塊的生態景觀進行規劃。由北至南分別為城市門戶區、濱水遊樂區、東部文化區、南部山水田園區,統籌安排體育休閒設施、演藝廣場、康體活動空間等。 官道河水系作為北部新城的“引爆點”,建成後,將成為貫通城市南北的重要生態廊道,不僅可以激發城市活力、帶動周邊發展、重塑城市特色空間,而且可以給未來的城市帶來靈動和活力,從整體上提高城市品質,提升對外影響力和品牌營銷能力,進而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

4·河東東街片區規劃--生態示範之大運城

河東東街片區位於運城市內自然與景觀資源較好的禹都公園、八一水庫東側,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在這裡,我們將鼎力打造花園社區,把這裡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的試驗田,片區開發的樣板園。建構30萬平方米的開放水軸與公園作為片區最大的生態與開放空間載體,超過40%的綠化覆蓋率,使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家園;控制一條集濱水休閒、商業購物、文化展示、社區活動等功能為一體的“5公里環形活力路徑”,讓人們更方便地進入公共空間參與公共活動;構建“商業酒店中心、商業休閒中心、文化中心、商務辦公中心、雙創中心、社區生活中心”6個協同互補的主題中心,引動片區發展;全面徹底的“人車分流”,將更多的地面空間還給市民;匠心設計的“商住分離”,使社區環境更加文明有序;佈局合理的便民設施,構建起5—10分鐘的舒適生活圈。河東東街片區距老城中心5公里,距關公機場、運城北站均在20分鐘車程內,是運城未來城市東拓的核心區域,是大運城建設的重要戰場之一。它的建設崛起,將引領城市價值新風向,勢必成為人居品質的精品典範。

二、實施保障措施:

為了紮實推進市城區建設系列規劃落地實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切實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緊緊抓住機遇,勇於改革創新,善於攻堅克難,採取“五統一,五推動”措施,保障規劃實施。一是統一干部思想,推動系列規劃宣介會精神特別是劉書記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切實把全市規劃和自然系統幹部職工思想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劉書記講話的六個要求上來,紮紮實實抓好貫徹落實工作。二是統一宣傳標準,推動系列規劃成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每一個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都要成為規劃宣傳的播種機、宣傳隊、發言人、麥克風、攝像機,讓全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全面瞭解並深度參與到大運城建設系列規劃中來。三是統一技術規範,推動系列規劃科學、嚴謹、有序實施。規劃是法律法規,規劃是公共政策,規劃也是專業技術,規劃更是人文精神,要嚴格按照國家規範和技術標準,推動系列規劃不折不扣實施。四是統一協調服務,推動片區規劃向精緻建設轉變。做好統籌協調和服務保障,發揮好規劃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龍頭”作用,把規劃轉化為建設行動,以精緻建設為文明城市添磚加瓦。五是統一指揮行動,推動形成大運城建設的熱潮。要結合“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搞好基礎數據測繪;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完善“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資源大系統;結合片區開發,做好徵地和土地收儲服務工作;結合規劃宣介,做好招商引資、土地供應和保障工作。

運城“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為美麗河東建設繪製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