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扶风——一个土老碗

一个土老碗

宝鸡:扶风——一个土老碗

春节刚过,人们还洋溢在喜悦的气氛里,隔三差五的炮声、人们的喜闹声还回荡在村庄周围。农村一般过完正月十五,年气慢慢就淡了。一日无事,我上楼找一件东西,无意中发现了放在一个纸箱内的几十个碗,那是每年春节正月里待客用的,其中一个大土老碗吸引住我的眼球,它做工粗糙,我拿着这个土老碗,里里外外端详了许久,勾起了我心酸的回忆,让我浮想联翩。

听奶奶说解放前,这土老碗是爷爷用二升麦子换来的,当时二升麦子约八斤,爷爷共换了四个,奶奶最后软磨硬泡从换碗人手中又要了一个小碗,说是和辣子水水用,屋里其余的碗都是过去碗边碰成豁豁牙牙、甚至有裂缝的旧碗。

宝鸡:扶风——一个土老碗

这土老碗的特点是粗糙厚重,奶奶开玩笑地说:“这个碗一般人不吃饭是端不起来的。” 奶奶据说有一次她逃荒去很远的地方谋生,好心人给了她半碗面条,她正吃着,突然不知从哪儿蹿出一条饿狗直扑过来,奶奶打断了手中的棍子也无济于事,眼看狗扑上来要撕咬奶奶,她一急把老碗连同碗里的饭一块向狗头砸去,饭撒在狗头上,狗惨叫一声吓跑了,奶奶有惊无险,但那土老碗还完好无损。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奶奶和一大家人在山后做山庄,为的是混个饱肚子,每次吃饭,姑姑和爸爸都抢这土老碗。

五八年大跃进,吃食堂,奶奶常常领着我,端上个大老碗,总想让人家多打一些饭,无奈打饭人多,正应了人们常说的“碗大勺有底。”

这四个土老碗,伴随着一家人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在一次搬家中,爸爸拉着架子车不小心翻了,打碎了一个老碗,奶奶把爸爸数落了好半天,气得一个晩上都没睡着,这必竟是她亲手用粮食换来的、跟随她风风雨雨多少年的土老碗了。

后来分家,剩余的三个土老碗,爸爸遵照奶奶的意见,我一个,弟弟一个,奶奶一个,每逢夏季,天气炎热,这大土老碗就最抢手了,因为碗壁厚隔热、不烫手。

那年冬季奶奶病重,想吃一碗羊肉。碰巧村上三爷杀了自家的羊卖肉。我就拿了我平时三分、五分积攒下来的二毛钱,拿上大土老碗,目的是想让三爷多打些羊肉汤,我常听奶奶说:“吃羊肉全凭喝汤呢。”

宝鸡:扶风——一个土老碗

三爷望着我端的土老碗,笑笑说道:“都像你端的这碗,几下就把我这锅里羊肉汤打完了。但他听到我给奶奶买羊肉,不但把老碗打满了,还多加了两三片肉,并夸我很孝顺。那一碗羊肉汤,我端回家,奶奶和我共分了三碗,虽然每碗适当的兑了些开水,泡了些馍,但喝起来还是醇香醇香的,全家五口人,都尝到了羊肉汤的香味。

我上了中学时,每天上午在学校就餐,我不用爸爸给我新买的“ 洋瓷碗。”偷偷换上了这个土老碗,奶奶知道后,笑得嘴都抿不上;其它同学看到这碗都十分稀奇,就连打饭的师傅也把这碗看了好一会。

班上有位同学,常缠住我要用他大花搪瓷碗换我的土老碗,我笑笑说:“这是我婆(祖母)买的,你给十个我都不换,这是我家的宝贝。”

有一次,天下着雨,学校放忙假了,我推着自行车和书包还有日常用品回家,不小心脚下一滑,自行车倒了,我忙扶起车子一看,老碗被自行车压成两半,我吓坏了,手拿着一半的破瓷碗,在雨中足足站了十多分钟,才慢慢走回家,停了十多天,我才告诉了妈妈。不久,奶奶在去世前,不能言语的她比划着要用那个老碗给她做一碗饭,她老人家吃完饭后安详地离去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家里生活稍微好了,妈妈和我们商量,用了一袋麦子,换回了五十多个新瓷碗,说在正月待客用起来方便些。

那时,我常常发现,爸爸每天早上用大土老碗,打上满满一碗糁子,在拿一个馍,端上一碟萝卜菜,趷蹴 [ kē cù ] 在大门口,跟街坊邻居,二爷、三爸、五哥边吃边聊天。上午爸爸端一大老碗鲜红辣子干面,再顺手捎一小碗面汤,连吃带喝;用爸爸的话说,用这大老碗吃饭解馋,一碗饭就够了,也不用舀第二碗饭。

宝鸡:扶风——一个土老碗

以后,家里除过别的碗,就仅仅剩下很惹眼的一个大土老碗了,我儿子见了,非常喜爱,人小常常要端这大老碗吃饭,害得妈妈怕把碗摔了、怕饭把儿子烫了,赶紧把碗藏到楼上了。

后来,爸爸对我讲起了这个老碗,他说爷爷年轻时给财主扛长工,每顿吃饭,这个财主故意给个小碗,吃饭时,他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爷爷吃了几碗,有时训斥爷爷吃得多、干活少。财主他总不说他那饭碗小的可怜。有一次,爷爷为吃饭跟财主吵了起来,一气之下不干了,他说以后一定要买几个头号大碗,后来爷爷就赌气换了这几个老碗,那时人们称为土老碗。

现在儿子结婚了,在城里生活,每次我去吃饭,他全用的是小小的白瓷碗,我一看,舀上五、六碗面条也倒不上一大土老碗,我说儿子:“这吃饭够麻烦的,多费时间啊。”没想到儿子说:“急啥呢,慢慢吃,这比不上我爷那个年代的那个大土老碗。”

宝鸡:扶风——一个土老碗

岁月如梭,风风雨雨几十年过去了,我家住的院子都搬迁了三次,过去老屋爷爷栽的土槐树现在都两人抱不住了。古老的槐树,记载着一辈辈人心酸的历史,记载着新旧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不愁吃、不愁穿还住上了小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高档沙发、高档电器一应俱全。

再看街道,水泥路面,门前花坛,路灯照亮大街,节假日,街道两边停满了汽车。文化广场,音乐悦耳,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那尘封的土老碗只是记忆中的一个掠影,它永远地留存在了我的记忆里……

2019-05-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