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雲南省公務員面試熱點:地鐵裡的無奈

【熱點背景】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1月20日晚,一女子乘坐北京地鐵13號線時在車廂裡進食,殘渣掉了一地,還把袋子扔到了地上,這種行為引來公眾譴責。有人辨認此名地鐵吃主與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上海地鐵吃鳳爪的女子高度相似。不過,最令公眾不解的是,對這種寡廉鮮恥、明顯違背公德的行為,地鐵運營方卻表示無能為力。北京地鐵工作人員表示,乘客在地鐵上吃東西並亂扔垃圾的行為,屬於個人素質範疇,並不能用強制手段進行約束,“地鐵工作人員沒有處罰權”,並且,“因為不少乘客有低血糖,這給地鐵內禁止飲食帶來了一定難度”。(摘自《光明網》)

2019年雲南省公務員面試熱點:地鐵裡的無奈

【命題預測】

近日,一女子乘坐北京地鐵13號線時在車廂裡進食,殘渣掉了一地,還把袋子扔到了地上,這種行為引來公眾譴責。北京地鐵工作人員表示關於地鐵進食與扔垃圾,工作人員並沒有處罰權,只能以勸導為主,導致此類問題時有發生。對此,你怎麼看?

【中公參考答案】

地鐵裡進食、亂扔垃圾、脫鞋、橫躺豎臥等不文明行為除了題幹當中的北京女乘客之外,還有諸如鳳爪女、脫鞋哥這樣的典型代表,一個個獨立事件看起來讓人憤怒的同時,折射出來的其實是公民素質的底下和規則意識的淡薄,需要引起整個社會的高度重視,加以引導轉變。

地鐵裡的不文明行為,比如進食一些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在車廂內脫鞋等,由於本身地鐵就屬於封閉空間,這些氣味很難散發出去,這會嚴重影響到其他乘客的出行體驗。另外,公共交通屬於城市的一扇窗口,地鐵裡的這些不文明行為也會嚴重影響到一個城市的城市形象,特別是給一些前來旅遊的遊客朋友造成不好的印象。

隨著我國地鐵里程數的不斷增長,選擇地鐵出行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常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可是一個一個的獨立事件背後,我認為有一些原因是共性的,值得我們深思。一方面確實是因為一些乘客本身素質不高,規則意識淡薄,只圖自己方便,完全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這是一種自私自利的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則是我們地鐵的管理人員缺乏處罰權,面對一些蠻不講理的乘客,往往採取的只能夠是引導勸導,過低的違規成本也讓這些不文明的乘客肆無忌憚地進行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還有就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設卻相對滯後,一些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地鐵你我他,文明靠大家,想要還地鐵一片乾淨整潔,還需要我們整個社會通力合作,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努力:其一,乘客自身要有規則意識,文明出行,不要在地鐵上做一些不文明行為。比如一些有低血糖的乘客,可以選擇口服一些糖果或者葡萄糖溶液的方式來進行,並且隨身準備一個塑料袋,將垃圾帶出地鐵,而不是以低血糖為由在地鐵進食並且亂扔垃圾。其二,地鐵方面管理人員,儘管沒有“處罰權”和“強制手段”,但也應該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為乘客提供必要的服務或制止乘客的違反公德公序的行為。我認為可以充分借鑑高鐵等公共交通對於失信乘客的黑名單機制,對一些不文明並且屢教不改的乘客出行給予限制,提高他們的違規成本,倒逼他們遵守整個社會的公序良俗。其三,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通過志願者現場引導、地鐵文明出行承諾書、公益廣告循環播放、不文明行為隨手拍等方式來提升宣傳效果,多措並舉避免這種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在整個相對寬容的社會環境中擊潰成疾,積重難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