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做夏话福州

“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

——《福州风土诗》·郑东廓(清)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曰:“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孟夏即立夏,天地万物生长繁茂,是夏天的开始。然而若按气候学的标准,立夏前后实际上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到“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

立夏做夏话福州

舌尖上的立夏

立夏对于福州人来说,不仅是重要的节气时令,更是饱含情感的传统节日。每年这天,福州城乡都会举行过节仪式,称之为“做夏”,家家户户磨麦粉,磨米浆,煮鼎边糊。流传至今已然成为以传统风味小吃为主的美食节日。

立夏做夏话福州

“磨米成浆趁昨宵,艳谈立夏是今朝。鐤边糊熟煎煎饼,葱肉虾干味味调。”正如福州风俗竹枝词《做夏》所云,立夏煮鼎边糊,在明末清初的福州大为盛行。立夏意味着进入农事繁忙期,这一天,人们下田劳动前不仅要吃鼎边糊,还要互赠邻居,借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鼎边糊又称“锅边糊”,其做法很简单:将浸泡的大米磨成浆,均匀地沿热锅边缘迅速抆下去,米浆熟时铲入锅内汤底中自然成卷,再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味道可口,香气四溢。

立夏做夏话福州

北京人的早餐是从一碗豆汁儿和油条开始的,兰州人的早餐是从一碗拉面开始的,陕西人的早餐是从一碗胡辣汤开始的,而在福州,大多数人的早餐都是从一碗鲜香的鼎边糊开始的。走在今日福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写有“鼎边糊”三个大字的醒目招牌。商店里还有袋装鼎边糊出售,可以随时煮食。凡生长在福州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甚至已远播台湾等地区。

立夏做夏话福州

福州人“做夏”吃鼎边糊,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传说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常遭倭寇骚扰,百姓深受其害。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处处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一日,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打了几场胜仗。当地乡民摆下八仙桌,备好食材,正准备热热闹闹地招待凯旋的将士们。就在此时,又有一股倭寇袭击,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老百姓一听着急了,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于是将大米磨成浆,将肉丝、虾米、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锅鼎边糊做好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

自此,鼎边糊就在民间保留下来,并伴随着戚家军的英雄事迹、和人们缅怀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一起流传至今,成为一种特殊印记。福州人不论身在何方,只要听到“鼎边糊”三个字,就像看到了家乡的“倩影”,浓浓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守望历史的古城

八闽首府,海滨明珠的福州,自汉朝建闽越王国都至今,始终是福建省的中心城市,并曾先后五次为国都、行都。在两千多年城市发展历程中,其城址稳定未变,城池扩展均由北向南沿着一条轴线,这在国内极为少见。如今,在这条轴线上,历代护城河、城墙、城市道路等古城演进的轨迹仍然清晰可见。而坐落在市中心城区的“三坊七巷”,作为这座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也一直守望着古城的历史之源和文化之根。

立夏做夏话福州

旅游在一座城市,总喜欢看看老街古巷。较之其它城市的历史建筑特色街区来说,三坊七巷的名字仿佛几乎不为外地旅行者所知,但查阅过资料你就会知道,这片街巷的底蕴并不像它的名声那样低调。素有“中国都市里坊制度活化石”之美誉的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其基本格局形成于唐末,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区内现有古建筑200多座,展示着浓厚的闽都文化底蕴。

立夏做夏话福州

南后街是连接这片坊巷的动脉,商铺林立的街道两旁,大都是特产店、咖啡馆、旅游纪念品商店、小吃铺子,还有免费领票参观的博物馆等。两侧延伸的坊和巷,就像分叉的水道,蜿蜒流向生活的深处。曲线优美的马鞍墙、流畅的鹊尾翘角、精雕细琢的斗拱月梁、古意盎然的镂雕窗棂……走进三坊七巷,便见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宅院,低调安静地驻守在古朴小巷内。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尽沧桑的古厝已被风雨剥蚀,却仍掩饰不了曾经的气派和辉煌。石条大门、灰砖砌墙,二进、三进、四进的厅堂,一砖一瓦、一钉一木都是极具价值的文物。

立夏做夏话福州

在这片规模宏大、时光悠久、别具一格的建筑背后,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书香、怡然自乐的生活影调和兼济天下的文人襟怀。传统文化昌盛,才俊名流辈出的福州,是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城市之一。唐代韩愈曾赞誉:“闽越有长才、秀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其文化可与当时的京都长安相媲美;宋朝时,陆游、辛弃疾、朱熹等先后在此讲学或任职,更有“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启蒙思想家严复、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黄花岗英烈林觉民、著名女作家冰心……在这方圆只有40公顷的三坊七巷,竟出现了一百多位照耀历史的人物。

立夏做夏话福州

立夏之日,来到这片传承文化、凝聚精华的千年历史古街区,除了可以品尝到正宗美味的鼎边糊,还可体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玉尺·孟夏”吟诗会,闽剧折子戏、越剧演出,画展和摄影大赛……人们聚集在此,听高雅古琴演奏,吟千古诗句,体味深厚的闽文化底蕴,共度佳节温馨时光。

立夏做夏话福州

“海丝”门户,有福之州

濒海而居的福州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早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了造船和航海的活动。盛唐以后,凭借着濒临台湾海峡的独特区域优势,福州海上贸易勃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发祥地。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均在居于南北海运枢纽的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扬帆。明清时期,经由福州港这个控海咽喉,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越洋过海,远销异域他乡。

立夏做夏话福州

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福州在悠悠两千载岁月中,不仅成就了“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万国舟航通禹贡,九仙楼阁倚空同”的港口繁荣,更形成了以“福船”为代表的独特船文化和海洋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交通工具和见证的福船,是中国四大船系之一,因在福建沿海制造而得名。

三坊七巷里聚居了不少与福船有关的名人,如明代东南沿海抗倭名将张经、齐鲲等三位琉球册封使、黄巷“造船世家”等。在文儒坊尤氏民居内,还坐落着国内首座“福船文化馆”。馆内用80多艘船模展示了福船建造技术和航海技术。在“明代福州建造册封舟浮雕”前,我遇到了携妻儿来此参观的温州人廖先生,他说,“以往对福船悠久历史了解得并不多,看了实物展览后才知道‘海丝’运输船也是以福船为主。”的确,福船尖底造型、小方头阔尾等特点使其结构坚固、抗风力强、善于装载、吃水深而适于远洋。据文物专家称,郑和七下西洋用的“郑和宝船”、郑成功收复台湾所用战船、明清册封琉球的“册封舟”、清代早期东南贸易及海上移民用船等,都属于福船类型。2010年,其制造技艺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立夏做夏话福州

走出文儒坊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看来又将迎来一个可喜的丰收年。间或看到游人撑着从明清里熏染过的油纸伞摇曳在长长的雨巷里,青灰色小巷变得更富韵味。福州,这座厚重谦逊的历史之城,一如她的名产寿山石一样,温润清透、似柔更坚。愿其继续有力地释放能量,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时代浪潮中,化身为真正的有福之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