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生而不养”的父母,是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丨福林妈咪

最近看了一部影片《何以为家》,让我久久不能释怀。里面的小主人公赞恩起诉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看过影片的都知道,赞恩的父母虽然生了赞恩,但是小小年纪的赞恩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只是一个“奴隶”,他们让赞恩做很多工作来补贴家用,自己却整天无所事事。当家里没有办法生活的时候,他们甚至还卖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的父母,是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

在法庭上,赞恩的妈妈嘶吼道:“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是啊,生活艰难,但是既然知道艰难,既然知道自己没有办法让孩子过不艰难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生下他们?

“生而不养”,生了孩子,成为孩子名义上的父母,但是却没有一分一秒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经脱离了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没有感受过父母的温情,而一直都是无尽的冷漠和摧残,将孩子推进了生活的深渊。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的父母,是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

可能这个电影发生在叙利亚,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是在我们身边就没有“生而不养”的事情吗?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妈妈当年生了三个孩子,但是因为超生,于是便将年仅1岁的小儿子送养给了别人。而现在自己老伴去世,两个儿子生意失败,生活拮据,便想到了那个小儿子。因为现在小儿子年薪55万,所以这位妈妈希望他能承担起赡养的责任,而给出的理由是:我穷,没有办法。

看到这个新闻,真的是很不理解这位妈妈,虽然你生了他,但是从孩子一岁之后,你就再也没有管过他,甚至连关心可能都没有,为什么就因为你现在生活贫困,就要求孩子来赡养你呢?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的父母,是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

俗话说:生恩不如养恩大,这句话不是没有理由的,生了孩子不管不顾孩子,那么孩子的以后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就像评论里说的:“年薪55万也是养父母教得好,跟你真没关系!”

不管是状告父母的赞恩,还是拒绝赡养妈妈的儿子,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困扰着自己的问题:何以为家?

什么才是家?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地,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是一个无时无刻想让人栖息的地方,是一个无论风吹雨打都有人给你准备一碗面的地方。

《何以为家》:“生而不养”的父母,是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

但是显然,赞恩的父母没有给赞恩一个家,那位新闻里的妈妈,也没有给小儿子一个家,连家都没有,又怎么称得上是家人呢?又如何让孩子觉得你是他们的父母。

给不了孩子一个家,还要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这样的父母不是不合格,而是不配做父母。赞恩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但是我想说的是:“没有爱孩子能力的父母,就不要生孩子了。”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赋予了父母的身份,而父母这个身份承载的是给孩子一个家,一个充满爱的家,如果做不到,希望你不要再生孩子了。


孩子生下来就是孩子,可我们生下来并不是父母。从备孕到孩子成长,宝妈会遇到很多问题,加入圈子,你能向育儿专家提问,还可以和其他宝妈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一场妈妈的自我修行吧!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