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太自私了”,可别把这帽子扣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先给大家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闹闹和壮壮年龄相差十个月,是真正的"发小",但两个小朋友的关系很有意思。

一岁的闹闹和两岁的壮壮在一起玩,超不过十分钟就会有纷争,起因大多是一个要玩另一个手里的玩具,又死活得不到。

父母:“孩子太自私了”,可别把这帽子扣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两岁的闹闹来三岁的壮壮家玩,壮壮明确告诉他:"变形金刚是我的孩子,你不许玩!"但那些不是"孩子"的玩具,闹闹可以随便玩,甚至借回家去。

四岁的壮壮去三岁的闹闹家,闹闹赶紧从厨房找来一个塑料袋,把架子上的小汽车——他的最爱,一骨脑装进袋子里,使出浑身力气往外拖,向妈妈宣布,他要出去玩,而外面正刮着凛冽的寒风。妈妈一语道破:"他就是不想让壮壮玩这些小汽车。"

父母:“孩子太自私了”,可别把这帽子扣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那么一段时期,拼命护着自己的玩具。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食物时,父母的脸上往往会"挂不住",这些孩子也太不给父母面子了!

于是,大人会断言:"现在的孩子真是太自私了!"自私?这样一顶关乎道德人品的大帽子,小小的孩子顶得起吗?

壮壮和闹闹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继续发展的?

父母:“孩子太自私了”,可别把这帽子扣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壮壮快五岁了,闹闹也刚过四岁生日。两个小家伙好像一夜之间都变得大方起来,谁借谁的玩具都可以,买来新玩具恨不得立刻把"发小"叫来一起玩儿,壮壮说:"两个人更有意思,我们能变出好多花样!"这样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是"始料未及"啊。

他们自觉地开始分享,并能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就是成长。

三岁前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而不是不愿意分享,这不是个道德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心智的成熟,他们会经历从"自私"走向"分享"的历程。

父母:“孩子太自私了”,可别把这帽子扣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要求3岁前的儿童做出分享行为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的,3岁前的孩子行为完全没有复杂的动机,他们会不会做出分享的行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孩子不喜欢这个东西,给不给你无所谓;

二是孩子不明白"我的"这一概念。只有孩子明白了所有权的概念,才可以慢慢学会分享。简单地说,就是"自私"过,才懂得分享。

研究表明:3岁前的儿童,思维发展要经历混沌一体到主客分离,再到自我中心的过程,这种发展历程必然导致儿童先独占后分享,先利己后利他。

父母:“孩子太自私了”,可别把这帽子扣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所以对于3岁前的儿童,不必刻意进行分享教育。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分享的概念和能力。独占和利己是孩子的一种社会化属性,我们没有必要总是试图通过外在诱使等手段让孩子去分享。

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他们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越来越愿意和他人分享。

不知道也搞不懂"借"与"还"

3岁前的孩子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还能完璧归赵,而是片面地认为一旦离开手,就意味着再也回不来,不是"我的"了,所以才会死死把住自己心爱的玩具、物品。

父母:“孩子太自私了”,可别把这帽子扣您3岁以下的孩子身上!

自然,"借"来的东西,既然已经是"我的",哪有"还"回去的道理?他们只有确认什么是"我的"、"他的"之后,才能逐渐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开。

了解了这个,就知道为什么小朋友会对"妹妹只是借一下,待会儿就还给你"这种安慰置若罔闻,因为还这件事情,他们的小脑瓜还不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