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欧洲骑士敢不带盾牌就上战场?全靠这个混战时必备的铠甲附件

为何欧洲骑士敢不带盾牌就上战场?全靠这个混战时必备的铠甲附件

英法百年战争末期与之后的15世纪中后期,欧洲下马重骑兵主要的武器,是由骑枪改短的短枪,或是戟之类的中长武器,而步兵更是大量使用长枪。这使得一手长剑,一手盾牌的搭配的实用性几乎不再存在。而更大规模的骑兵的集团运用对纪律和队形的要求,也使操纵马匹的难度上升,专门空出一只手来操作盾牌,是个越来越不现实的奢望。因此,在客户们的反馈下,我们可以看到靠着长久的经验和智慧,欧洲佛兰德的铠甲师傅们造出了独一无二的风格设计,也正是这一风格获得‘粗大’之名的源头:巨大的肘甲。

为何欧洲骑士敢不带盾牌就上战场?全靠这个混战时必备的铠甲附件

▲1458年去世的罗伯特·斯坦顿爵士灵柩雕塑复原图

上图中的人物,是于1458年去世的罗伯特·斯坦顿爵士。他的石棺雕塑非常完美地再现了典型的英格兰式歌特铠甲的风格。在意大利式,尤其是米兰风格的歌特铠甲中,确实也存在有大型的肘甲的设计,但是很少有对称使用的结构。如下图1475年左右意大利产铠甲那样,一般只是用于左手,来对抗对方的骑枪攻击。但是英格兰式大幅度地增加了肘甲的重要性。一如斯坦顿爵士的石棺雕塑所表现的。在曲肘时,肘甲的上缘与肩甲相连,下缘几乎与铁手套直接接触,而且内部有足够的空间,使肘部可以轻松地伸直、弯曲,以及转动一定角度,而不会露出空隙。

为何欧洲骑士敢不带盾牌就上战场?全靠这个混战时必备的铠甲附件

▲混合风格的15世纪中后期铠甲

在这种设计前,为了保证铠甲的臂甲在曲伸时不露出缝隙,采用的设计相当复杂。上臂和肘甲之间,以及肘甲和小臂之间总共需要三片弧度一致,互相匹配的甲片,形成类似于虾壳的结构。这无形中增加了铠甲的成本与工时。尤其是半圆的弧板加工格外需要精细处理,不然可动范围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为何欧洲骑士敢不带盾牌就上战场?全靠这个混战时必备的铠甲附件

随着下马重骑兵的肉搏战的比重增加,对手臂的灵活性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而可动范围越大,需要的虾壳结构的长度就越大,尤其是手臂需要水平转动对虾壳结构的弧度要求也就越高。因此成本也就越是下不下来。在15世纪中后期,这些技术难题还是属于相当难以解决的。而且对于急于需要铠甲上阵的英国骑士来说,也没有时间和条件亲自跑去大海对面的佛兰德不慌不忙地量体裁衣。佛兰德的铠甲师傅们不得不拿着客户送来的数据,为客户制造铠甲。尤其是大量配备的非贵族重骑兵的量产铠甲,更是没得时间和成本来精雕细琢。

为何欧洲骑士敢不带盾牌就上战场?全靠这个混战时必备的铠甲附件

▲意大利式臂甲设计

不过么,这可没有难倒从之前的百年战争中饱受磨练的铠甲设计师们。虽然远离熟悉的意大利故土,但是扎根在了佛兰德的铠甲大师们完全地另辟蹊径。在佛兰德地区,钣金行业已经相当成熟,而莱茵河流域的预制板材,也非常容易到手。于是铠甲大师们选择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手段,用大肘甲结构彻底地绕开了这些矛盾点。反正不就只要不把里面的胳膊露出来不就行么?那么就做一个足够胳膊在里面活动的大套子吧!而且不仅仅是把脆弱的可动部分遮掩起来,还能解放出左手来,巨大的肘甲足够胜任一面优秀的盾牌,而不再需要以前的下马重骑兵们以防万一而人手一面的小圆盾。

为何欧洲骑士敢不带盾牌就上战场?全靠这个混战时必备的铠甲附件

▲玫瑰战争, 风格酷似的两军

同时,作为一场贵族之间小规模战争为主的,被称为最后的封建战争的玫瑰战争,重骑兵之间的混战肉搏远多于主要依托平民步兵交锋的百年战争。几乎可以说,由于经常陷入马上混战,右侧的防御重要性几乎不低于左侧。因此,英格兰式歌特甲几乎全部采用了对称或是准对称的设计,左右双手的巨大肘甲,也因此成为了这一风格的代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