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個人防護 避免“絮”意傷人

最近一段時間,家住市區塔山附近的王女士發現,一出家門就會遇到飄揚的柳絮,而她開車出行,也會有絮狀物飄進。眼下,正是飄絮飛揚的季節,對過敏體質者來說,飄絮雖美卻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引發過敏。那麼,市民應如何做好防護呢?快隨記者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飄絮究竟是啥?園林部門來科普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記者一樣,對楊絮、柳絮的概念是分不清的,甚至有人以為楊絮柳絮是一樣的?“飄絮”到底是什麼?楊絮和柳絮有和區別呢?就此,小晚諮詢了威海市園林局養護科的工作人員。

據這名工作人員介紹,我市的飄絮主要由楊樹、柳樹和懸鈴木(法桐)產生,其中,楊絮和柳絮都是植物種子上的毛,它們在風的帶動下,帶著種子飄散到各處,是植物繁殖後代的一種手段。說到繁殖後代,就可以知道楊絮和柳絮都是雌花結實後的產物,楊樹和柳樹都是楊柳科植物,花單性異株,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楊樹和柳樹,有的會產生楊柳絮,有的卻沒有。另外,從外形上看,楊絮的質地更加凝聚,有點像棉花;而柳絮纖維更加纖細、分散,可以隨風飄得很遠。

此外,懸鈴木也會產生飄絮。懸鈴木的飄絮來源於小堅果——600個到1400個倒圓錐形的小堅果組成一個球形果簇。每年春天,上一年的成熟果簇脫落,小堅果也就帶著毛飄散四周。正是藉助這種方式,懸鈴木才得以向周邊播散後代,繁衍生息。

過敏人群注意,外出要做好個人防護

市民於女士是過敏性鼻炎患者,每年到這個季節就會格外注意“飄絮”問題,因擔心引發過敏,她每次出門都會佩戴口罩。於女士並非個例,小晚從市中醫院瞭解到,每年5月份左右,都會出現因飄絮引發過敏性鼻炎或皮膚過敏的患者。

據市中醫院皮膚科醫生劉政蘭介紹,飄絮引發的常見疾病一般分兩類,一是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是打噴嚏、流鼻涕、流淚等,會感覺非常不舒服。另一種是皮膚過敏,表現為暴露在空氣中,與飄絮接觸過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風團,以及皮膚瘙癢。

飄絮中含有灰塵、細菌,容易飛入鼻子、嘴巴,除了可能引發過敏體質人群出現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外,甚至可能刺激加重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也要提早預防和治療,馬虎不得。

醫生提醒,飄絮主要對乾性皮膚、過敏性體質人群有影響,所以,飄絮高發期市民外出時,要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回家後應洗臉洗手。如果果毛進入眼睛,不可用手去揉,可通過眨眼讓眼淚流出將毛絮沖刷出眼睛,或是用冷水沖洗。

出現輕度過敏的人群可以服用抗過敏藥物,出現嚴重過敏者可能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必須就醫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多喝水可以緩解氣管幹燥,也有利於粘稠痰液的排出。”劉政蘭還提醒市民,應注意營養均衡,保證維生素的攝入,增強免疫力。 (威海晚報記者 周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