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蓮池村:農旅融合融出鄉村振興路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點擊上方“多彩紅花崗”關注我們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還未到達旺季,但是楊澤燕開辦的“黔冠山莊”卻人來人往,客源不斷。

“正月十五過後便開門營業了,平均每天至少兩桌,到現在,純利潤已經超過了3萬元,照這樣下去,今年淨賺10萬以上肯定沒問題。”談起自己的生意,楊澤燕信心滿滿。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致富,難怪楊澤燕會放棄城裡一個月1萬多元的高工資回鄉創業。

楊澤燕是紅花崗區金鼎山鎮蓮池村的村民,他告訴記者,五年前,村裡沒有一家農家樂,也很少有人來遊玩。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蓮池村位於遵義市西郊19公里處,面積22平方公里,下轄14個村民組,有1536戶6238人,耕地面積3996.38畝。

過去,蓮池村由於一直以傳統農業為主,再加上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雖然地處近郊,但經濟發展十分緩慢,群眾收入普遍不高。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2015年,蓮池村緊緊圍繞金鼎山鎮“文化古鎮·果蔬之鄉”的定位,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總體佈局,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在補齊基礎施設短板的同時,充分發揮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等優勢,將農業發展與休閒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產村一體、景村融合”,在產業發展方面,蓮池村首先明確了“規範種養、規模發展、壯大產業”的發展思路,通過引入果蔬種植公司、種植大戶等方式,流轉土地發展蔬菜產業。同時,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成立起果蔬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增收。目前,該村已建成1500餘畝的保供蔬菜基地,年產蔬菜4000噸以上。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土地流轉後,富餘勞動力怎麼辦?

蓮池村村支兩委帶著這個疑問,經過多方學習和考證,在紅花崗區委、金鼎山鎮黨委的支持和指導下,將目標鎖定在現代農業觀光和鄉村旅遊發展上,全力打造“蓮池·新天地”景區。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觀景臺、300米竹排長廊、30畝荷花池、兒童樂園、蔬菜小品等景觀打造。隨著“蓮池·新天地”“蓮池·千丘田”“蓮池·週末集市”等系列特色旅遊項目的落地,以及鄉村運動會、親子民俗文化節等系列活動的開展,遊客紛至沓來。

與此同時,蓮池村積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圍繞旅遊做文章,鼓勵大家開辦農家樂、農家客棧,幫助村民創業就業。截至目前,蓮池村已先後開辦了農家樂10家。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既有土地租金,又可就地務工掙錢,還能夠創業致富,蓮池村通過農旅融合發展,一改過去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在解放了生產力的同時,極大地拓寬了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曾經貧瘠的鄉村顯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2015年,蓮池村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2018年,蓮池村人均收入已經超過13000元。去年,經遵義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專家評定,蓮池村正式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實踐證明,蓮池村“賣風景”加“賣產品”的產業融合發展路子,實現了本地人休閒有去處、外地人旅遊有看頭、農民致富有奔頭的農旅發展目標。通過發展,該村累計帶動50戶157人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低到3%以下。

如今,行走在蓮池村,既能欣賞到“瓜果滿枝頭、魚戲荷塘間、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美景,也能感受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新貌。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校對:周 彬

審核:何 鈞 李如敏

【脱贫攻坚】莲池村: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路

關注“多彩紅花崗”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