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石龙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被称为“武平县”,到了明清时期称为“武平里”,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而在清代,石龙(武平里)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巅峰,石龙各村相继有不少人考取进士(或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至今仍有不少清代进士故居在石龙得以完好保存。

石龙各村清代出现众多“进士”名人,与石龙自古重视科教大力开办私塾有密切关系。据调查,宣统年间石龙有私塾27间;到了民国22年(1933年) 私塾数量有所减少,含石龙在内全桂平县尚有私塾57间;至1956年,石龙乡水尾屯还有人办私塾。

今天小编介绍的这一座古旧的砖瓦房隐藏在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里,这是清代进士陈中英的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这是一间在如今看来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青砖瓦房,历经百余年风云变幻,现在已是残破不堪了。偌大的祖屋里早已无人居住,屋前屋后上长满了杂草,大门敞开着,等待着陌生的人前往探秘这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大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进入大门,虽然是春节期间,但这里的杂草依然没有被修整,一片苍凉的情景。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走进进士故居院内,门楣上的一个醒目的牌匾在告知着后人这里曾经的辉煌:成均进士,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国学生陈中英立,钦命广西承宣布政使司黄为。“成均”指的是清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成均进士”虽与科举考试中的进士无关,泛指进入国子监(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监生”。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古宅正堂古朴高敞,以厅堂、天井和两侧厢房的对称式建筑样式,这是石龙老式民居的典型建筑风格。琉璃花窗,积满灰尘的家具随着历史的变迁,停止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古老的宅第在岁月中摇摇欲坠,急需维护与修缮,否则,这一座进士宅第将成为历史的尘埃,消逝于岁月中了。希望石龙这些古老大宅都能得到保存、维护、修复,永存在自然界,永存在典籍里。祖上的“进士”匾额昭示着无上的荣耀,若是子孙们能加以保护,让后能记得着这一份乡愁,这一份家族光辉历史。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你看天井角上的几只蝙蝠木雕,虽历经风雨冲刷,仍留存完好,依然栩栩如生,这只蝙蝠福泽了一代又一代的陈氏子孙。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把寿板(棺材)高置于阁楼纸上,有着高寿之意,是对长寿的一个寄望。这个古老的大宅,有福有寿,福寿双全,尽是好意头。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门楣旁边依然存留这斑驳的毛主席像。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桂平市石龙镇思源村有个清代进士古宅:陈中英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