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工匠"格桑羅布:把每個病例當成新的挑戰

“加強高原醫學研究,讓世人不要談高原色變。”是李克強總理2018年視察我區高原醫學研究所時提出的殷切期望。

之所以“談高原色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藏特殊的高原自然氣候條件等因素所導致的各種疾病,對我區各族幹部群眾的健康危害突出——患病率高、影響遍及全生命週期。

自治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格桑羅布博士勇挑重擔,數十年如一日,率領團隊堅守在高原病及高原地區心血管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一線,為各族幹部群眾健康護航。

圖為格桑羅布(右)在手術室與助手一起分析病情。

2008年,在格桑羅布等人的積極爭取下,自治區黨委、政府為自治區人民醫院配備了高原心血管病介入治療相關設備,解決了資金問題,建立起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心導管室。

2009年初,格桑羅布和同事們正式開展西藏自治區冠心病介入治療,開創了區內“先河”。

“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隨著西藏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考慮到心血管疾病譜演變規律,十年前我們就已經預判到,西藏的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冠心病等直接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將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格桑羅布表示,十幾年前他們就開始籌備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科開展心臟病和各種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比如患者出現冠心病、血管堵塞和畸形等情況,他們就會立即通過介入治療,把患者的血管打通,這叫“重建血運”,有助於挽救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

2017年,在格桑羅布等專家的推動下,西藏自治區心臟病中心成立,對規範我區心血管病診療、提高救治水平、建設相關專業團隊,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於西藏地區的缺氧環境,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臨床特點、血管的結構和功能等和平原地區患者相比,有很多特殊性,在治療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於平原的難題和特殊情況。

“剛開始開展介入治療時,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和可翻閱的教科書,我們就把每一個病例當成一個新的挑戰,術前綜合評估、制定應急預案,術中精準治療,不以開展介入手術為目的,而以救治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壽命為行醫宗旨。經過多年努力,現在我們可以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救治經歷、相關研究成果,科學施策、及時給予精準救治。”格桑羅布介紹說。

面對當時我區高原醫學研究平臺和實驗室條件相對滯後的情況,格桑羅布花了將近15年的時間搭建起了西藏自治區高原醫學研究所、西藏自治區“人類適應高原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原適應運動心肺功能研究室、高原醫學藥代動力學質譜實驗室等眾多高原醫學研究新平臺,目前這些平臺正在全面開展相關工作,將對進一步加強我區高原醫學科學研究、提高綜合防治能力、促進人民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格桑羅布牽頭實施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西藏地區主要慢性高原病的綜合防治研究”,標誌著我區在高原醫學領域得到了業界的進一步認可。為更好地開展研究,他率領團隊,採用最新的臨床檢查儀器,奔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鄉——普瑪江塘鄉和海拔4600多米的日喀則市崗巴縣、海拔4500多米的山南市浪卡子縣卡龍鄉等地,調查我區不同海拔人群在高原病方面的流行病學。

“通過調查,我們掌握了大量關於生活在我區高海拔地區的人群健康狀況、高原病和心血管病流行病學規律的第一手資料,也進一步掌握了相關疾病在我區高海拔人群當中的危險因素,為制定我區高原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原始資料和科學數據。”格桑羅布說。

採訪當天,記者瞭解到,截止到下午4點半,格桑羅布等醫務人員已經做了7臺手術,中午也沒休息,臉龐顯得有些疲倦。

“從醫多年來,病人的病情就是命令。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從日喀則、山南、那曲、林芝、阿里等地轉來的各種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救治。有些團隊成員住在拉薩城郊,但是一有緊急情況,立即趕過來救治病人,風雨無阻,這是我們的工作狀態,也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所在。”格桑羅布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