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離職超過一個月了,原單位還在給你打電話諮詢業務問題,你會怎麼操作?

職場運營小達人


離職不離崗,這是職場上的一句俗話。就是說雖然人已經離開工作崗位了,不在原來公司上班了。但是原公司的相關同事或者領導還會就一些工作或者業務問題繼續和你聯繫。這種現象並不稀奇,平常的很。但是不同的人處理的方式差別卻很大,有的人直接掛機或者關機,拒接電話;而有的人則繼續保持聯繫,力所能及的幫助原來的同事。選擇各有各的理由,都有道理。

離職不離崗,工作有它的階段性延續

一般情況下,除非你跳槽的頻率非常頻繁,在一家單位至少也要呆上一年的時間吧。一年的時間,開展的工作千頭萬緒,有臨時性的還有計劃性的,方方面面的工作牽涉到公司的細枝末節。有些工作是為當下服務的,有些工作是為公司未來服務的。

一旦離職,原來的部分工作算是結束了。但還有些工作,在離職者手裡結束了,但是在整個工作流和計劃推進上並沒有結束。當工作的一些細枝末節延伸到原來你曾經做過的工作時,其他人都不是很清楚當初你是怎麼做的。所以,就只能重新問一下離職者了。因為只有從離職者這裡經過信息確認之後,才能保證後續工作的流暢性。

這種性質的電話聯繫,只是進行以前工作細節的確認,是承前啟後的必要環節。

員工流動大、不少崗位換動頻繁,工作交接不清晰、工作過渡不順暢

在原來的公司,離職者所在的崗位換了新人或者與離職者工作相關的崗位也換了新人。大家雖然在賣力工作,但是在一些工作對接上,涉及到原來的一些初衷和信息,當前人員沒有辦法確認,也沒有辦法對接,需要從已離職人員那裡進行相關諮詢。比如一些統計的數據,當時統計的具體工作背景是怎樣的,當時相關領導是怎樣表態的等等。

這種離職以後工作對接出現的問題,純粹是公司求助於離職者。這與公司工作交接的規範性和人員流動率有關係,越是不規範的公司,越是人員流動大的公司,這種情況發生的次數越多。

在公司的業務開展或者工作推進過程中發生了問題,涉及到責任的主體

還有一種情況,員工離職之前的時候開展了一部分工作,這些工作在離職之後繼續發揮作用。某一天,與這項工作相關的業務或者項目出問題了。按照例行程序,要進行問題分析,找出原因,進行修正。在分析原因的時候,離職者所做的工作曝光在大庭廣眾之下。

於是原公司電話聯繫離職者,希望理清責任。

對於公司來講,電話聯繫已經離職的員工,涉及的又是業務問題,不是個人感情問題,無非就是以上三個原因了。

無論面對哪種原因,作為曾經在公司工作過的員工都有自己處理的選擇權。那到底怎麼選擇呢?

1.看長遠,不要計較曾經的和眼前的一點恩怨

如果只是為了進行一般業務的信息確認,對於離職的員工來說,就是動動嘴的事。這種輕鬆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對離職者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損失,幫助企業的同時還能賺一份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糾結,也沒有必要在到底要如何操作上思來想去。順手告訴別人就行了。

這對你個人是小事一樁,但對企業可能是大事,這時候你幫了他,也為自己以後鋪條路。這個社會誰都會有遇到問題的時候,為什麼不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一下?

2.有原則的出手

如果在工作交接或者業務開展等問題上,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或者說必須親自出面才可以解決問題。這就要看離職者自己的心態了。

如果公司要求的比較過分,不但耗費離職者的精力和資源,而且請假還要耽誤離職者的時間。可以適當表達一下自己的損失。

讓對方考慮一下,如果對方講道理,理解自己的損失,並且願意進行補償,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對方不管不顧,一廂情願的要求,且不照顧離職者再次付出的個人損失,這個忙不幫也罷。

3.如果涉及到責任問題,最好能夠澄清一下

因為離職者在離職手續辦理完畢以後,形式上已經與原來單位解除了勞動關係,對於原來企業的業務與經營問題無需再承擔責任,所以原則上可以置之不理。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況

A.與原來單位簽訂過勞動合同以外的其他協議,而且繼續生效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責任問題找到離職者,就需要謹慎對待。以協議規定為前提進行處理。

B.確實是自己原來工作的原因,導致後續出現了問題。如果企業有理有據,自己又無以辯駁,最好是配合解決。否則可能會面臨法律爭議。沒有必要賭氣。

C.如果是與自己原來的工作有關,但根本不是自己的責任。這種情況下不用生氣,也不用猶豫。直接把情況說明白就行了。而且沒有必要和原來單位扯起來沒完。

已離職者處理類似事情的幾個原則:

1.雖然離開原來單位,但是原來的同事還在,當老同事來電話諮詢一下的時候要給個面子。

感情和社會關係是需要付出和維護的,曾經的同事有問題招到你,你不理不問總是不好的。

2.在不清楚對方到底什麼意思之前不要不接電話,也不要盲目處理。

一旦對方來電話,務必要搞清楚到底是什麼意思,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答覆和處理。不要讓感情左右自己,要麼直接掛斷電話激化矛盾,要麼沒搞清楚原因的情況下直接答覆導致沒有必要的誤會。

3.對於無理要求直接拒絕

有些單位並不是很講道理。員工都已經離職很久了,還沒完沒了。而且提出的要求都比較過分,彷彿別人仍然在免費給企業打工一樣。這種情況下,也無需客氣,直接拒絕。否則,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

有理有節,這就是處理類似事情的基本原則。



指尖視野


我離職都快一年了,原單位的領導,還總是發微信,打電話,她是我的直屬領導,我走,也完全是因為她,吵了架走的。

在我耐著性子,回答了幾次後,微信拉黑,她給我打手機,我也拉黑,然後她又用座機給我打,我直接拒接拉黑。

她是我的直屬領導,我走的時候,所有東西交接給了新財務,並且打印了交接內容的紙質版,包括聯繫電話。新的財務從來沒有因為工作問題,找過我。

為什麼呢,因為我除了本職工作,還充當著她的私人助理,感情垃圾桶。(年過四十,剛從全職帶娃解放出來的女領導,有背景)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當著公司的面說,財務沒有人事重要。

無語凝噎。


sasaecho


我深有體會,2015年的時候,因為公司領導層人事變動太大,新的領導上位後要培養自己的人,我受到排擠和不公平待遇,決定離職,在離職交接的時候,想著在公司也待了三年了,也不想離職後被打擾,就把所有資料和流程全部進行了交接,完全沒有保留,結果倒好,天天打電話讓我解決問題,沒見過這麼笨的人,連去供應商開發票怎麼開都要問,公司財務部是死的啊?甚至我都離職三個月了,打電話問我表格怎麼做,而且每天最少三個電話問一些腦殘問題,我最後直接把所有人全部拉黑或者刪除了,半年後因為有事去公司處理,聽原來的處的很好同事說那個領導經常在背後說我壞話,聽說我現在的工作比之前好,就到處說我不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等等,我當時還特意去她辦公室跟她聊了幾句,反正我摩羯座說話不好聽,就讓她見識見識語言的殺傷力有多大。


Yangyangmay


我在原單位(日企)工作了13年,我是今年3月提出辭職,單位要求我呆至少兩個月才能走,後來算上假期共3個月,6月正式離職,單位給了退職補償金和年終獎金(日企財年是4月,年終獎金是6月發)到新單位上班後,原單位的電腦還保留了兩個月,且郵箱也是9月份才刪除,很多郵件還抄送給我,其間經常幫接替我的人熟悉處理工作,而且知道我已經離開的客戶也會打我電話諮詢問題。我也是半年後才有完全離開的感覺。感恩一切!


方方正正44


上家公司離職的時候,按公司要求提前了一個月提出。一個月後沒找到合適的人,因為屬於管理層,所以我就跟領導說那我再多呆一個月吧,儘快招人…結果還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我跟領導說我不能繼續這麼等了,時間太久了。領導說在等一個月吧,還找不到人就讓我走…抱著有始有終的心態我繼續等著,後來找了一個妹子來交接,領導問我說妹子不熟悉工作能不能再多呆一個月,我說我定了機票去旅行,不能等了,最後終於交接完畢我走了。

離職後兩個月內我被叫回公司又處理過一些事,電話微信就不說了。離職半年後的一天領導電話給我說有些很重要的單據不見了,我當時那個無語啊……都半年了跟我說單據不見了,而且這些單據是我在離職之前必須完成的工作中一定會用到的,如果單據不見了我之前的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很簡潔的告訴領導,具體找誰去找,單據大概數量等等,之後也沒有再回復我什麼,也不知道他們找到沒有😒


我是個福寶


我也遇到過,快轉正時,說我做的圖不行,達不到老闆的要求。那就離職被,人家說你設計水平不行還幹啥啊,然後我就收拾東西,把我做的設計圖作品什麼的,全都拷貝到自己的硬盤裡。然後我辦公的那臺電腦裡,我做的東西全部刪除,一個都不留。走人後一個禮拜,打電話給我,問我要我之前做的那個圖!我當時就反問他,不是說我做的圖不行嘛,還跟我要什麼啊,不打臉嘛!最後我也沒給!玩心機,這點套路還嫩了點……

謝謝各位道德崇高人士的忠告,關於此事不想再多加評論,解氣的是這家公司已於兩年前倒閉,我想說的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糖果琦琦啦啦啦啦啦


我工作10多年了,一共從兩個公司離職過,幾乎沒有這樣的困擾。偶爾也有給我打電話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但一般集中在我離職後的3個月之內,也不存在說我離職沒有交接的情況。因為我每次都會做好詳細的工作交接,並形成文件,一式兩份或三份,讓接收人和領導分別簽字,自己留一份,接收人留一份,或根據需要公司存檔一份。

以我最後一次離職為例,我離職的時候主要負責電子元器件的採購。首先我和領導溝通之後,提出的書面的《離職申請》,並請領導簽字批准。

然後附上《工作交接單》。我認為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離職,出於責任心也好,為了讓接收人上手容易也好,為了避免給別人背黑鍋也好,總之工作交接單還是清楚詳細一些的好。

由於接受人之前是機械方面的外協人員,對電子元器件幾乎一點都不瞭解,所以我對一些特殊的元器件做了詳細的說明並附上圖片。以減少他搞錯的風險,因為一旦他買錯了,那麼他或者領導有很大的可能會給我打電話,問我當初的購買途徑或者直接讓我幫忙購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我會把交接單做的儘量的詳細。

這份《工作交接單》按產品分類,每種產品有2到3家的供應商,聯繫電話、QQ號碼、某寶鏈接都寫的很清楚,一共有7、8頁之多。在最後,我、接收人和領導分別簽字,然後紙質文件各留一份,電子文檔分別發給他們的郵箱。這樣大家都明確了交接的流程,自己做到善始善終,問心無愧;接收人工作上手也相對較快,所以對我也比較感激;領導也會知道我是一個對工作負責的人,結算的時候也相當的痛快。

我連休產假之前也做了一份類似的文件,那時我在技術部門做工程師,重要的文件基本都在電腦裡,也不存在交接的情況,但我還是把電腦的密碼以及重要文件的保存路徑形成文件,交給我的部門領導,並讓她簽字確認。以方便我產假期間部門其他同事的工作。

我個人認為,工作上的事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能讓領導簽字確認的,最好籤字確認,能留一份文件的作為憑證的,還是留一份憑證比較好。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些文件我一般會永久的保存,既可以留作紀念也可以作為憑證以備不時之需。


魯的太太


這個問題我一直想回答。我在原單位八年了,離職時屬於公司管理層中堅力量。因為在職的時候老闆比較信任和看重,很多工作交給我來做。我才入職的時候是個文員,因為領導提攜加上自己也非常努力,一步步做到管理層,職場驚濤駭浪,險灘惡浪也闖過不少。我的老闆算得上是我的職業導師,教導我職場規則以及應對技巧。包括我現在離開了他的公司我對他依然感恩戴德!當時離開老闆留了我很多次,我也非常捨不得,很長一段時間身在曹營心在漢。我在公司這麼長時間,風雨同舟,知道公司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公司要發展必須要有新鮮血液,新來的副總各種排擠,無奈之下,我詳細整理了離職交接事項和清單,揮淚告別了我親愛的下屬們和我曾經當做自己的家的公司。

生活所迫,我進了一家同行公司,兩家公司同屬一個行政轄區。但我這麼長時間累積的工作內容,原公司一下子無法找到合適的人選代替,無奈之下,提拔了一個我在職時精心培養的一個助理做了副職,但大多數工作都不瞭解,我離職三個月了,公司裡面的人還經常會打電話給我詢問工作如何處理?只要不涉及我現單位的機密問題,我都會很認真的教他們如何處理以及處理程序。

我覺得,做人品德最重要,要永懷感恩之心,只要不涉及你現在的公司機密,不違背做人原則和道德良心,能幫的,你都可以儘量的去幫。你記住,任何你在過的單位,樹大樹小,都曾為你遮風擋雨!


魚寶唄Mary


我在某國企工作八年,因為一部門當時管事有點問題,加之我和自己新上任分管領導性格有點不同,大領導在考慮換人接管部門的時候選擇讓我去。我就這樣懷著滿腔熱血的去了,然而到這個部門後直屬領導和另一個部門領導為了爭控制權,都來插嘴管事,弄的我頭皮發麻《整的我都不知道該聽誰的話了,聽這個哪個說不對,聽哪個這個說不對》,本來我通過自己的一些辦法,所在部門業績已經逐步提高了。經過這些事這下好了,下面幾十人怨聲載道,他們又不可能直接找上面領導要說法,每次找我說事。整的我心裡焦脆。一邊要發展業務,一邊還要應付上下,每天加班到深夜,領導不爽了還叫我去談話,我都忍了。可是有個領導因為過年想衝業績被上面追急了天天來找我說事,給我安排各種奇葩事情,讓我照他吩咐壓別人工資和年終獎,這個事情我一說下面炸開鍋,不過都還是體諒我的難處沒為難我。過了年後我想通了辭職,幹他媽的。 一大堆問題沒人幫我還每天給我添堵,張個嘴巴說話不嫌累。我圖個什麼。後來辭職了了解到我部門下面幾十號員工集體去勞動局上訴公司壓工資不發。壓工資不發這個事情當初公司給我說我就不贊成,還專門打電話給領導請他改主意,但是領導一意孤行,這下好了。出事了,打電話找到我,要我給他們一些數據證明公司沒錯,最後把人召集起來和他們解決工資,然後基本都辭職走了,部門也取消了。這些傻逼領導張個嘴巴說話頭頭是道,根本不理解下面人的苦和難。


多年241619845


以前公司隔壁辦公室的一位男同事離職,那位男同事是安全合同和資料整理,領導換了個他看中的男同事,比我小十歲,據說他家有權有勢的。這個同事厲害了,一來報道我就聽見隔壁開始有響聲,出來一看,他把以前大概那位同事的辦公桌上,抽屜,甚至人家沒帶走的餐具都給扔了出來,我說你幹嘛給人家都扔了,也許有些沒來的急他會來拿,或者給放一段時間,電話聯繫一下還要不要,不要再給處理也行,那同事就當沒聽見,我就站他門口,接著他又掏出優盤,直接發現電腦重裝系統,天哪,這是領導從哪請來牛逼的同事,我是負責考勤,計生,經營綜合。但是有業務我們以前幾個部門會開會溝通,那臺電腦裡面有重要文件,招標文書合同原件資料。我的電腦資料因為存儲不下,有些部門領導讓先保存那臺裡面。結果一發現他重裝,說他兩句,你怎麼不問問就重裝。他依然沒理我。我回辦公室之後報告了另一位領導,說後臺硬,你管不了。沒過幾天直接果斷寫申請辭職了。因為工作沒法開展。走後半年說老同事也陸續走了,那小夥也被調走了,一年後那分公司由於屢次出現工作疏漏,有些重要證件總是出現拖審,後來換的幾個新人都是些八五後工作責任心遠不及以前,經營不下去,就註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