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到洛阳旅游,品尝了这家地方特色餐饮,本地人都认可


河南被誉为“中原粮仓”,它供给着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和全国四分之一的小麦,这在全国粮食供给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河南一直都是中国人的粮仓,小麦产量长期保持全国第一,几乎每个人中国人的餐桌上都可以河南农产品的身影。小麦面粉自然成为主要食材。此图是河南麦田正在收麦。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小麦是洛阳最主要的农作物,小麦面粉自然也是最主要的食材。此图是现在在洛阳很火的一个面馆的一个分店门口。

据了解这家面馆一直以经营地方传统名吃为宗旨,对散散落在民间的宫廷大宴、地方名吃和民族风味进行发掘拯救,逐步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在洛阳开有多家分店,并逐步走出了洛阳。此图显示面馆内座无虚席。


2019年五一假期期间到洛阳旅游,午餐在一家洛阳老面馆解决肚子问题,来到了一家洛阳老面馆就餐,2个水席菜,一个凉粉,外加三个面食,4个人207元。此图是结算单,下面按照结算单的顺序一一展示。

此图是老洛阳燕菜。“洛阳燕菜”是一道具有豫西地方特色的佳肴,历来被列为洛阳水席中的首菜,主料有白萝卜、海参、 鱿鱼、鸡肉。成品洛阳燕菜用白萝卜丝做成一朵色泽夺目的燕窝浮于汤面之上,花艳、菜香、汤鲜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适口。

此图是出汤的用萝卜丝做的所谓牡丹,出汤后自然不再成型,吃起来清醇爽口。因形态酷似燕窝丝,武则天赐名为“假燕菜”,1973年,厨师将其做成了牡丹形状,周总理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


此图是小碗汤,不过,这次是盛到了小盆里,再分到小碗里。相传洛阳小碗汤始于民国中期,该菜选用皮肚、小酥肉、油炸豆腐丁、熟肉片丁、扁垛丁、腐竹、焦炸丸、木耳、大绿豆、花生米、葱丁为基本原料,酸辣适口。

此图是铁锅炒凉粉。炒凉粉时蒜切碎末,凉粉切小块。热锅凉油下蒜末爆香,加入老干妈炒出红油。加入凉粉,迅速翻炒。用铲子把凉粉切碎,加入酱油和盐,起锅即可。老洛阳的炒凉粉一直加热,但是不会户锅底,而且锅底结的渣最好吃。

此图是老洛阳锅贴。锅贴是类似饺子的常见食品,以面为皮,包好后煎熟,馅料随各自口味调配,形状则是随心所欲。

此图是糊涂面,主要食材就是玉米面和面条,花生和干扁豆还有青菜,也可以配上一些胡萝卜丝和葱花,调料的话,主要就是味精,香油,盐,民间做的时候所配的食材不固定。糊涂面回锅的次数越多,就越香,特别是后来的面条都成了糊涂的条状,就可以直接拿个勺子,舀着吃,这个时候最好吃。

此图是炸咸食。炸咸食主要的食材就是胡萝卜和白萝,炸好后颜色金黄,鲜香松酥,没有萝卜的生味儿。以上内容照片均是在老洛阳面馆拍摄,制作的资料则是查询得知,不一定是老洛阳面馆的做法。


此图是在面馆内等待桌子的客人【《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转载链接,敬请“关注”并查看前期内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