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样板戏在当年到底有多火,现在还有人记得样板戏吗?

魏青衣


我以前不喜欢(老的)京剧,尤其不喜欢女角(正确的说法是旦角,但是我不懂),觉得她们𠲖𠲖呀呀地唱,难听死了,更听不懂她们唱的什么。偶尔看一次戏也喜欢看花脸、武将,看他们穿的铠甲和拿的刀、枪,看他们的武打动作,尤其喜欢看头上的翎子,但是又觉得花脸好吓人。文革中普及样板戏,广播里一天到晚只有样板戏,轮番播出。渐渐地听多了,听熟了,也觉得好听了。那时候,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在唱样板戏,水平虽然参差不齐,然而确有唱得很有水平的,但我根本不知道该称他们为“票友。”书店里也大量发行样板戏的书,比如八大样板戏的剧本,主旋律等。这样一来,样板戏得到空前普及,电影院也天天放样板戏,在特殊的日子还免费发票给各单位职工看。那段时间,我也哼哼自己喜欢的唱段,也学会了京胡伴奏,可以伴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些唱段,诸如:《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和《除夕夜》。耳濡目染,记下了几乎样板戏的全部唱词。应该承认,那些唱词写得很好。一次单位组织看《龙江颂》,因为没有字幕,老一点的职工听不懂唱词,我给他们一句句地唸。如今想起来,还是有回味的地方。我认为,在八大样板戏之后的《杜鹃山》是水平最高的。


zjbengineer


要说当年“样板戏”有多火,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有真切的体会。60年代中期以后,“样板戏”逐渐火起来(小编写过一篇”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样板戏”)。有多“火”呢?我用“三个一”来说明:

第一个一就是。一个细节,。大概1970年1971年那个时候,我刚上小学,我们家几辈子都是农民,家里没有一个人有文艺特长,但是从学前开始,父亲经常督促我和哥哥学唱样板戏。那个时候,整个村子不论大人小孩儿,不论男人女子,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样板戏的台词,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按着有线广播小喇叭,小喇叭里每天定期播放样板戏。父亲经常让我跟哥哥跟着小喇叭学唱样板戏。并且还要我跟哥哥比赛,看谁样板戏唱的好。“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一抓就起来”,这些唱段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永生难忘。这个细节,可以很典型的反映出那个时代,样板戏是多么的流行,多么的影响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

第二个一就是,难忘的一句台词。样板戏中有许多经典的台词,大众化,口语化,简单好记,流传广泛。比如,“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黄什么?防冻摸的蜡,怎么又红了?精神焕发”,“磨剪子来锵菜刀”,“老九不能走”,等等等等,这些台词红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红遍了村村寨寨,红遍了学校军营。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活跃在我们的网络中,活跃在老百姓的语言中。从谢谢台词的生命力之强盛,可见当年样板戏“火”到什么样子。

第三个一就是,一个人物。样板戏刻画了一个一个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鲜活生动,犹如一个个艺术丰碑,影响了几代人。喜儿白毛女,地主黄世仁,英雄杨子荣,开茶馆阿庆嫂,参谋长刁德一,红军洪常青,铁路工人地下党员李玉和,《林海雪原》少剑波,小白鸽,等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用一句歌词来形容,“”从来都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比如,《白毛女》中,喜儿过年的情景,年关来了,喜儿家里一无所有,家徒四壁,地主老财黄世仁又来逼债,爹爹用仅有几毛钱,给女儿买了二尺红头绳,帮女儿扎起头发,“扎呀扎起来”。穷苦人家过年时苦中作乐,心酸日子,让每名观众陪着喜儿留下来多少同情的眼泪。穷人家的年就是这样过年的。这个情节,我多少年了,想起来心里就酸楚楚的,眼里还会噙满泪水。

这就是“样板戏”,这就是“火”了半个世纪的“样板戏”。


学文说话


样板戏创作非常成功。小时候我一点都不喜欢京剧,但却很喜欢样板戏,戏里的歌曲非常优美动听,不仅曲调旋律好听,而且歌词也情深意长,情意浓浓,常常听得入迷沉醉,听得多了,也能唱出很多戏里歌曲和背出很多片段台词。记得有次夜里很晚了,我躲在被窝里,手拿着一个很小的收音机,非常认真仔细愉快的听完整版交响乐智取威虎山,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交响乐智取威虎山,里面的曲调歌词,演唱者演奏者每个细节都处理的非常精致,听得出创作人员热情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兴奋时还忍不住跟着哼几句。可惜现在再也听不到这么优美的音乐唱腔京剧作品了,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没人思考创作类似京剧作品呢。


梁梁101005846


上世纪66年以来,革命京剧样板戏戏风靡全国,诸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杜鹃山》、《海港》……天天耳边彻响,还有一首《看见你们格外亲》歌曲,一辈子都忘不了,如今当年饰小铁梅的刘长瑜都将近80岁了,扬子荣(童祥岺)70多岁还在上海闹市区帮儿子打理小菜馆,如今也是耄耋老人了,在67年,我在海港(汇山码头,上港三区)务工时有幸认识了市劳模杨怀远,经常上他船上去聊天,他还特意送了一大串黄浦江里捞上来的古钱币给我,有几天,时任上海市委第三书记的马天水(第一张春桥,第二姚文元),也在码头储藏间帮忙,他是大光头,正值酷夏,他一边抹汗,一边与我们唠客,如今斯人巳去,但一切不再不复返了。


若无252072


革命样板戏在当年到底有多火,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深有体会。

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小喇叭,也是当时唯一的误乐工具和信息工具,小喇叭天天播放革命样板戏的唱段。我们村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革命样板戏《龙江颂》,在离家二里地的大队院里放影,我父亲用独轮小堆车推着奶奶去看的,因为奶奶小脚,视力不好,晚上走不了路。从此奶奶也知道了什么是电影。这大慨是六十年代未。


进入七十年代后,不仅要普及革命样板戏,还要学唱革命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海港》等里边的唱段人人都会哼上几句:

”我家的表叔,数也数尽,没有大事不登门……”

”大吊车真厉害,钢铁的铲子一抓就起来……”

”九龙江上摆战场,相互支援情意长……”等等。

我们大队青年团还排演过《红灯记》、《沙家浜》和《平原作战》。不是京剧唱腔,而是山东吕剧唱腔,利用冬天晚上的时间排练,新年过后,就在大队院里露天上演,那时最高兴的事就是正月里看大戏,晚上整个大队院里灯火通明,人潮涌动,附近村的社员也跑来观看,前面的坐小板凳,后面的站在高凳子上,将演出场地围得水泻不通。

其间还发生过一些喜剧故事,我远房大伯家的姐姐扮演《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看上了扮演李玉和的男青年,两人谈起了恋爱,遭到了大伯的竭力反对,主要是觉得小伙子家里穷,兄弟四个,家徒四壁,是全大队出了名的”老贫农”,小喇叭里播放李玉和的唱段,大伯气得将小喇叭摔得粉碎。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那位姐姐最终还是嫁给了李玉和的扮演者。

还有《沙家滨》中扮演啊庆嫂的姑娘看上了我本年族中的二叔,也就是胡传魁的扮演者,两人喜接连理。如今他们都做爷爷奶奶了。

好怀念红红火火的革命样板戏时代!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落英乡间


样板戏是当时特殊背景下的产物,记得65年前,我家有一副上海大世界年画。有京剧,沪剧等全国有名的剧种,演的大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公子遭难,小姐嫁人一些剧。65年以后逐步被现代戏替代。同样是上海大世界年画,全是现代剧,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沪剧《芦荡火种》以后改为沙家浜。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改为红灯记。其中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智斗一场……。还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赴宴斗鸠山。打虎上山等等。直到现在仍记憶犹新不时哼上几句。我认为比现在宫庭戏有教育意义,国家应适时推出一些现代戏,弘扬正能量。


s大浪淘沙s


“样板戏”全称革命样板戏。“样板”及“样板戏”的叫法最早见于1965年3月16日的《解放日报》和1966年10月24日的《人民日报》。1966年底,报刊上又出现了“革命样板戏的称呼”。

代表作品有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十七部作品。



样板戏当年有多火呢?

完全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经典唱段至今百听不厌。如果今天你到公园里走一走,仍然可以听到一些中老年人咏唱那些荡气回肠的唱段。样板戏传唱了五十多年,仍然有那么多人喜欢唱,喜欢听,你可以想像当年应该有多火。

样板戏为什么那么火,因为她是中国戏剧的经典。

样板戏为什么被称为经典呢?

其一:它是五四文化的延续。五四运动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充斥舞台,为当时文化主流,人民大众迫切需要民主、自由和话语权。

其二:用毛主席的话来表述:“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工农兵登上舞台,人民大众当然欢迎了。人民有了当家做主的自豪感。


其三:样板戏只所以称其为经典,从剧本、演员和道具都是经历严格筛选,提炼和精心安排的。老一辈艺术家呕心沥血,心怀赤子之心全身心投入的结果。

样板戏是无法复制的,它不但是需要艺术的高境界,还需要精神的高境界。它将是中国艺术的一个丰碑。


雾中观你


正确的称呼叫革命现代京剧。

当时除了耳熟能详的八个样板戏之外还有吉正国,平原作战,舞剧沂蒙颂等共十几部戏。

革命现代京剧紧跟时代节拍,以普通话为标准,革新了慢节奏拖拉,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全民欣赏艺术。

现代京剧剔除了大量不能大众听懂的含有昆曲余音的台词道白,同时引入了西方管弦乐器,对传统京剧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改良,传承弘扬了京剧艺术的精髓唱腔。

毫无疑问,现代京剧的改良是极为成功的,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多次在国外知名音乐厅演奏。

现代京剧不能单纯看作文革产物,不能过于政治化,直到当下仍具现实意义,应该说,现代京剧的改良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方向,有利于京剧艺术的持续传承。






黄海红日


时至今日,经常在公园里会有一些人在唱样板戏选段,各种晚会上也会出现有唱样板戏的节目。

阿里巴巴的马云也喜欢唱《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可见得样板戏现在还是有人记得的。

至于说样板戏当年有多火?现在的人是无法想象的。保守点说,当年从5岁到75岁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城乡地域,人人都会几句唱样板戏。

全国所有电台广播报纸杂志,天天都是样板戏。

如今什么明星也抵不上那个阵势,如果谈票房,那现在都是小儿科。

样板戏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贫乏,为了引导人们向往革命的情怀,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逐步地排出了一些样板戏,严格地说能称为样板戏的只有八个。

最早提到“样板戏”是《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被人民日报确定为样板戏的只有八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后来陆续出现的作品,是被称为革命现代戏。

至于说样板戏好不好?还要留给后人评价,只要50后60后还活着,样板戏就还会有人记得,那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呆呆熊沙龙


当年的〈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现代京剧和芭蕾舞剧,无愧于“革命样板戏”的称号。首先,这些戏在政治上反映和歌颂的是工农兵的光辉形象,横扫了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这是中国自有戏剧史以来的第一回,作为广大的工农兵群众无不扬眉吐气,无不欢欣鼓舞。再说,那些样板戏艺术上也是千锤百炼,有些唱词唱段唱腔非常生活化、口语话,非常贴近大众生活,堪称精品经典。因为那些戏来源于人民大众,自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那年头,不管多大的官还是小小老百姓,谁不会哼上二句样板戏唱词唱腔?谁人不识阿庆嫂、刁德一?谁人不知杨子荣、李铁梅?谁人不会来二下抬头挥手的舞台亮相?如果不会,那才叫傻冒呢!因此,当年的样板戏是真正的全民戏剧大普及,几乎深入到社会最基层,深入到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