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帮扶在行动:时隔一年 再访东方红村

再访东方红,已是一年以后。

唯一能进入村子里的那条路,已经修好了,平坦、厚实,直达村头的党支部。

党支部门前,一面“东方红村驻村工作队”的红色旗帜,迎风飘扬,迎来送往。

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不仅让村党支部多了根拐棍,多了份力量,更让这里的5个自然屯,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甚至是历史性的。

一、打掉“拦路虎”

东方红村,1956年开荒建点,是林甸县最东边的一个偏远村,与明水县接壤。

也许是因为处于全县路网的末梢,这条通村路自从铺上以后,已经10多年没有修过,早已是破损不堪。

2017年5月27日,魏庆阳从大庆市区奔赴东方红村,驱车60公里后,踏上这条坑坑洼洼的路,原本想大干一场的心情,顿时被颠簸得乱七八糟。

就在他上任前两天,省委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市委组织部把他从市委办抽调出来,任命为东方红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他仅用一天时间,脚打后脑勺地交接完工作,就兴匆匆地来东方红村上任报到,是揣着省委精神,带着市委任务,来协同村“两委”,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

让他窝火的是,还没等进村,就碰上了这条拦路虎。

“要想富,先修路”,魏庆阳当时就想起了这句老话。

这也正是村民们天天想、日日盼的头等大事。

为了把村情都摸透,魏庆阳一上任,就带领另外两名队员——市国资公司的王海龙、林甸运管站的柴宇——挨家挨户地去串门。不出所料,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埋怨这条路,老耽误事了。

村民王忠安说:“一下大雨,路上全是泥,直误车,得急病的,都送不出去。收粮的也不愿来,来了就杀价,同样是苞米,给别的村六毛五,给我们村六毛二。”

修路是件大事儿。面对年纪轻轻、细皮嫩肉的魏庆阳,村民们都私下里嘀咕:“他这副单薄的身板,能扛得起这么重的担子吗?”

对此,魏庆阳比谁都清楚。这条路能不能修上,决定着他能不能在村里抬起头来。

向市委办汇报,沟通交通部门,多方联系企业,和村“两委”研究……他紧锣密鼓地忙碌着,一周后,这事有谱了,他心里有底了——一家油田企业,同意来修路。

说干就干,赶在收秋前,在村民们敲锣打鼓的庆贺声中,这条崭新的通村路,如同一条喜庆的长龙,呈现在村民眼前。

一同修好的,还有屯里的两条路,“一条是修,两条也是修,那就顺手都修了呗。”魏庆阳说得轻松,可这修路,从来就不是轻松的活儿,上了多少火、遭了多少罪、欠了多少情,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3条路,7.85公里,每一里,他都用脚、用心丈量过无数遍。“民心路”“致富路”“东方红路”……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们,琢磨来琢磨去,决定把这条主路,叫做“工作队路”。

深意有三:一是工作队给协调修的;二是符合中央“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要求;三是寓意只要方向对路、决策对路、方法对路、工作对路,东方红村就必然会踏上小康之路。

二、打造“脱贫车间”

已经有39人,结伴踏上了小康之路。这39人,都是贫困户。村里的贫困户,经过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精准识别,总计是43人。帮助这些人脱贫,带动更多人致富,是工作队的第一任务、第一责任。

魏庆阳和工作队的那两名同志,深知肩头的担子有多重。

寻思来寻思去,他们盯上了刚刚投产的宏福农业。

“宏福”是北京集团总部斥资5亿元在林甸县投资的一个大项目,主要是应用荷兰的智能温室技术,生产无土栽培的小柿子。

怎么能和这个“大块头”联上姻、攀上亲,让村民们能多挣点钱?工作队着实花了些心思。

征得村“两委”的同意,便敲开了宏福的大门。“找一个各取所需的切入点,真诚实意地去为对方着想,这事儿就可能会成。”魏庆阳说。

一方面,宏福需要工人干活儿,如果都招外地的,管住管吃,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东方红村的村民,都守家在地,经过一番培训,对厂子里的小活儿,也能拿得起来。

这事儿,在记者初访东方红村时就谈上了,等到再次回访时,村民们已经去上班了,中间经过近半年的反复协商。

贫困户赵成超提起这事儿,还兴奋得不得了。“一听说能去打工,我们都疯了似的,抢着去报名。头一天,村支部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

“晚上一统计,有200多人,赶紧和宏福沟通,人家说,先招50人试试,我们当时就傻了。”魏庆阳说,“没料到能有这么多人,可既然都报名了,咱也不能伤了人心,我们哥几个一合计,先保贫困户,再提提门槛。”

第二天,先和村民们说清情况,再录入谈吐、特长、文化程度等指标,以便为下期招工做参考——如此,“人多岗少”的难题解决了,东方红村首个人力资源信息库,也建起来了。

“让村民当工人,最重要的,是转变他们的观念,把规矩养起来。”魏庆阳在心里盘算着。

进入工厂怎么干?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经过一番引导,村民们纷纷发言。工作队择其要者,形成“十准”“八不准”,总计18条行为规范。

与此同时,聘请宏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们,给村民们进行业务培训,也按部就班地开展着。

工作队、村“两委”和宏福签订了《脱贫帮扶合作备忘录》,包括“优先招聘村里的村民”、“优先采购村里的农产品”等多项内容。

“这样一来,就算以后我们走了,村民们的生活,也多了份保障。”魏庆阳说。

2017年10月份,39名村民当上了工人。

第一个月,他们拿到了平生的第一份工资。“最多的3980元,我是2600元,这已经挺多了,一年下来3万多,比家里一年收入还多哪。”贫困户田金凤说。

仅这一份工作,村民们一个月就能挣10万元,一年能挣120万元。

“不光挣到了钱,还学会了温室技术,再从这里出去,会很抢手的,至少能挣4000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温室专家李德泽,到宏福调研时给打保票。

三、“尚品”和“堡垒”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得让另一部分人跟着富起来”。

魏庆阳说的“一部分人”是那些贫困户,而“另一部分人”,则是东方红村的大部分村民。

这些村民都不贫困,但也不是多么富裕,年年守着东方红村——这个老年人嘴里经常叨咕的“大碱沟”,日子也就是将吃将用。

魏庆阳发现,大碱沟也有大碱沟的长处,这里的鸡鸭鹅、杂粮杂豆,都好吃得很。“得把这些好东西,卖个好价钱”,他开始琢磨起来。

工作队和村“两委”一商量,才知道村里早有打算,只是囿于眼界不宽,门路不多,“庆阳跟我们一说,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村党支部书记范文革说。

——他这句话,是在我们初访时说的,等我们再到东方红村时,他的心里早已变得敞亮了。

村里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庆东方,注册了一个品牌——东方红邨,陆续开发出六类产品——蛋、鸡、鹅、豆、酒、葱。

一时间,这些“大路货”,在工作队提出“尚品农货”的营销理念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比如“鸡”,魏庆阳追根溯源后发现,它有山东血统,是“闯关东”那批人带来的后代,还是国家地方标志产品,名叫“林甸鸡”。

它生的蛋,更是“金贵”。不仅登上了九号院、大庆宾馆和机关食堂的餐桌,还成为2017年“央视秋晚”指定食品。

再比如“红小豆”,玉米保护价取消以后,工作队和村“两委”反复研究,引导村民们种红小豆。开春5000亩,秋时大丰收,村民都赚到钱了。把种子送去国家杂粮中心检测,营养价值高过其他地区的,未来更是可观。

“这儿的大葱也好吃,葱白长,不辣,还甜。”工作队发现这点后,也把它纳入到“尚品”里,不仅卖得好,还卖上了好价。

“我们这是小试牛刀,接下来还要扩大规模,塑造品牌。”范文革说,“有工作队给我们撑腰,一定能干成。”

这位党支部书记感触很深:“农村工作不好做,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我们每走一步,都跟探地雷似的。工作队一来,我们就有了参谋,有了主心骨。”

工作队驻村后,在党建上提出“四心”,一是打造领导核心村党支部、二是建好办事公心“两委”班子、三是培育不忘初心合格党员、四是找到群众称心发展路子。

这“四心”不仅做到了,还带动起村里的“人心”,也抱团了。

“人心齐,泰山移”。

东方红村,正像它富有历史色彩的村名一样,沐浴在“脱贫攻坚”的东风里,美好生活,红红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